加强全民美育教育 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栏目:两会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杨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加强全民美育教育 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协副主席、湖南省文联主席鄢福初

  推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关于汉字书写审美、应用的乱象当止……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鄢福初每年都关注着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为各种亟须改革的文艺问题疾呼。在他的呼吁下,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鄢福初认为,这正是他作为人大代表的意义所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鄢福初的关注点又落到了哪里?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听一听他今年的两会声音。

  记者:您今年的建议关注的是哪一方面,为何会关注这一方面?

  鄢福初:我今年建议的内容是《加强全民美育教育全面提升审美能力》 ,关注了提高群众审美能力这一方面。

  虽然当前各种艺术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增强了幸福感,但是,当下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美学风范、对传统艺术的审美认知普遍缺失,文盲不多、“美盲”多的现象经常遭到社会诟病。就书法方面来说,当前大量背离书法艺术书写规律、摒弃传统书法审美和审美意识的低俗作品充斥于大众生活空间——有的歪曲汉字形义,胡抹乱画,俗不可耐;有的自谓自创字体,随意破坏汉字结构,误导大众……造成这些乱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书法文化传承的断代,以及社会普遍缺乏书法艺术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的书法审美能力。就音乐方面来说,现在群众喜欢浏览的短视频平台上,“快餐音乐”较多,缺乏高雅音乐的流传、缺乏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等。不只是书法、音乐,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类似问题。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我们要全面培养具有美育能力的人才,在全面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同时,不断提升美育的重要性。提升全社会的审美能力、提高全民的艺术素质,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记者: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

  鄢福初: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解决全社会对艺术审美的认识问题,特别是要强化对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审美的认识。就书法艺术而言,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最具中华民族美学风范的民族艺术,但是大众普遍对传统书法、经典书法认识不够。因此我们可以从最具群众基础、最受人民群众喜欢的书法着手加强美育教育,将书法艺术的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群众书法活动与专业展赛相结合,大众参与和学院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书法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群众热爱书法。加大书法文化进校园的力度,以学校为阵地,以青少年为对象,做实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进课堂,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情、兴趣与审美能力,逐步提升国民审美水平,逐步解决审美断层问题。同时,要吸纳所有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培养全方位的审美能力。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艺术空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的、足够的、具有艺术风范的美育服务条件。

  二是全面培养艺术情操,用尽善尽美的品质引领社会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美服、美食、美言、美居……美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都反映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美的品质的追求。能否欣赏美、懂得美、享受美,取决于个人艺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良好的美学情操,就能够自觉抵制低俗、媚俗、庸俗作品,为社会规范注入温度,为平凡的生活增添情趣,为社会营造和谐美好的人文生态。

  三是全面提高全民艺术素养、增强艺术创造力,加大艺术传播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在欣赏美、追求美的过程中,还要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全民的艺术创造力。在新科技、新媒体时代,更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方式去创造美、传播美。特别是通过对传统艺术、经典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年轻一代喜欢的方式进行传播,获得点赞与流量,在寓教于乐中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

  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大学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将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学课,在实际教学中、考试中真正落实;二是要修缮社会美育缺失的缺陷,政府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如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剧院等具有美育功能的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美育教育活动;三是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强媒体美育功能的建设,通过媒体的传播力引领潮流。

  记者:对于提升群众审美能力,文艺家该何为?文联又该如何做?

  鄢福初:文艺家思考“何为”之前,应该首先思考文艺家的时代使命担当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要用高尚的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尚。

  要想创作出高尚的文艺作品就要求广大的文艺家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就要到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感受人民群众的温度,感受他们的精神需要、精神渴望,感受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也感受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湖南省第一任文联主席周立波写《山乡巨变》时就是回到湖南老家,一呆就是11年。他把自己当成一个纯粹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和老百姓在一起生活,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所以他能写出这个时代的面貌。文艺家需要周立波这种创作精神,只有这样,文艺家创作出的作品才能让老百姓接受,才能受欢迎,才能引领社会风尚,进而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

  只做一些形式创新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真正的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生活特殊的感悟,创作出的作品就不能让人得到启迪,就不能感染别人。作为湖南省文联主席,我会组织文艺家到群众中去,进而创作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真正为老百姓提供久看不厌、常看常新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