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纽芬兰的龙舟竞渡
栏目:非遗
作者:李牧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纽芬兰龙舟点睛及入水仪式上的舞狮表演  阿里克·徐供图

纽芬兰龙舟阿里克·徐  供图

  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最东端,因其丰富的渔业资源曾被誉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其首府圣约翰斯是欧洲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座城市。1949年3月,经过全民公投,原为大英帝国自治领的纽芬兰加入加拿大联邦,与隔海相邻的拉布拉多合并,成为该国最年轻的省份。到目前为止,纽芬兰岛上的居民多为英裔或爱尔兰裔,在文化上相对封闭和保守,崇尚本地渔业传统和英式文明。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华人最晚在1895年8月19日就已经来到纽芬兰。记录中最早的两名华人是方彩和司徒兴,他们都来自于中国广东省开平县(现属广东省江门市) 。在到达纽芬兰以后,方彩和司徒兴便开始经营洗衣店(这是华人在北美最常从事的职业) ,并因商业规模的扩大,不断从中国招募亲戚或同乡来此劳作。此后,越来越多的华人将纽芬兰作为谋生之所,他们从事着洗衣、餐饮、家政服务等不同行业的工作。由此,华人人口在纽芬兰逐步缓慢增长。然而,与世界各地华人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相似,华人社会在纽芬兰也受到不断地排挤和压制。纽芬兰政府于1906年4月30日也通过了限制华人移民入境的歧视性法律。这一法律的颁布,不仅剥夺了华人的移民自由,贬低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限制了他们的职业选择,与此相随的是,中华文化传统也因此受到了当地社会的轻视和排斥。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加拿大人逐渐意识到,加拿大其实是一个由多个族裔组成的多元文化国家。1971年,时任加拿大总理的皮埃尔·特鲁多在国会向世人宣布,加拿大将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来保存和鼓励文化多样性。在这一背景之下,华人文化在纽芬兰开始逐渐为当地社会与民众所认知和接受。1976年成立的纽芬兰华人协会逐步开展了各项公共性的华人文化活动,如每年举办的大型华人春节庆祝、积极传承和传播舞狮文化等,使华人及其后裔和当地民众接触和熟悉中华文化传统。

  端午节是当地华人保持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之一。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纽芬兰的华人超市会供应粽子,或者荷叶、糯米等包粽子所需要的食材。一些当地中餐馆,特别是新移民所经营的中餐馆会销售一定数量的粽子。另外,许多当地华人家庭,以及在当地纽芬兰纪念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也会购买或者自己动手包粽子。但是,由于纽芬兰华人人口数量单薄(不足2000人,占当地人口的0 . 2 %左右) ,相较于春节和近年来在当地日益时兴的中秋节,端午节在纽芬兰不能算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节日。不过,与端午节相关的划龙舟传统正以一种积极的态势逐渐进入并融入当地社会的日常和节庆生活中,成为华人与当地人共享的文化遗产。

  2008年9月14日,在纽芬兰东部,离首府圣约翰斯不远的天堂镇的八角湖,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龙舟点睛和下水仪式。这条龙舟的出资人是当时纽芬兰生意最红火的中餐馆“苏记食家”的所有者、来自香港的苏金堂先生和谭杏媚女士。苏先生和谭女士对于中华文化十分推崇,其中,苏先生本人还是一位出色的舞狮表演者。而龙舟的使用者则是一群英裔或爱尔兰裔的乳腺癌幸存者。在一次募捐活动中,纽芬兰乳腺癌幸存者协会请求苏先生和谭女士的帮助,于是,苏先生建议:“在圣约翰斯,每年八月的第一个星期三都会有赛舟会。这与我们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赛龙舟很相似。既然你们要表现康复之后的激情与活力,为什么我们不组织一个龙舟队呢? ”于是,在苏氏的资金支持和文化建议下,阿瓦隆龙舟队(The Avalon Dragons)成立,并开始积极参与到纽芬兰的各类赛舟赛事和募捐活动中。与其它竞技队伍使用的船只不同,阿瓦隆龙舟队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式样的龙舟,样式简单古朴,色彩绚烂缤纷。然而,苏金堂先生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引入传统龙舟的外在形式,他更希望传递和传承龙舟所蕴藏的文化含义和精神气质。这便是9月14日龙舟点睛入水仪式的由来。在仪式上,苏先生亲自为龙舟点睛,并解释了仪式的历史基础和信仰内涵。同时,在仪式过程中还加入了中国文化的其它元素,如同样以祛病禳灾和强身健体为主题的舞狮和太极拳表演,使得仪式过程成为了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集中展演。

  苏金堂先生一直努力促成中华传统文化与纽芬兰当地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在苏先生看来,中国端午文化所标识的是人们在失去(屈原对于国破家亡的哀思,以及时人和后世对于屈原殉国的缅怀)之后所迸发出的勇气和活力,而这一对生命的尊重和努力正与那些和病魔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乳腺癌幸存者所体现的积极精神相契合。在这个意义上,中华端午文化的龙舟竞渡便超越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语境限制,与普遍性的人类经验和情感相对话,创造并实现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跨语际和跨文化的共享与整合。可以说,纽芬兰的龙舟竞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的相互融合,提供了文化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和想象的具体方式和可能。

  (作者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