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来箸往中应见文明
栏目:建言献策
作者:崔巍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由于新冠肺炎病毒可通过飞沫及近距离接触传播,使用公筷的话题再次走进大众视野。近段时间,国内就弘扬推进“文明餐桌”发出许多倡议,但离落地还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观念传统,思想上不重视。长久以来,用筷子吃饭、给客人夹菜,已是中国餐桌文化的一部分,但客观上也滋生了病毒传染的风险。二是推广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疫情以来,“公筷公勺”的话题再次被大家聚焦。今年,宁波率先推出统一定制公筷并正式在首批试点餐饮单位免费发放;杭州市余杭区组织开展了“文明公筷” 21天习惯养成打卡活动。这些举措都很好,但都是各地的“单打独斗” ,难以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三是形式单一,宣传缺乏创意。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一般餐厅提供的公筷和普通筷子没有太大差异,以致很多人容易混淆,一定程度上给公筷行动造成了障碍。再加上没有充分挖掘筷子的文化和价值,推广形式多数是教条的口号式传播,难以形成共鸣。

  针对在公筷推广中的上述不足和短板,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公筷革命” 。前期调研中,很多地方呼吁要把“公筷革命”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系统工程、文明工程来抓,系统推进“公筷公勺”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人自觉。比如在杭州,“文明餐桌公筷公勺”文明实践活动被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人大应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比如《衢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把“餐饮服务机构提供桌餐服务时应当配备公筷公勺”写入,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予以批准,并拟定3条罚则,这也是国内首部对使用“公筷公勺”设置义务性规范的地方性法规。

  挖掘筷子千年文化,筷来箸往中见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筷子”不再是简简单单的餐食器具,已然成为了带有华夏烙印的文化符号。所以建议在“公筷行动”中,要充分挖掘筷子的文化与内涵,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给小小筷子赋予大大的能量,让每个人都成为“筷乐”文化的传播者。另外,可以把筷子与文创进行结合,把“好家风”“好家训”印上筷身,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优秀家风,让中华美德在日常的筷来箸往中走入千家万户。

  建议将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让“餐桌革命”蔚然成风,“小手拉大手”就是最好的形式。首先,孩子的行为习惯尚未定型,更容易接受“使用公筷”等新的文明用餐方式,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其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中心,尤其对使用公筷的“阻力军” ——家里的老人来说,政府再宣传,子女再劝导,都不如孙子辈们软绵绵的一句提醒。同时,赞同杭州市政协委员葛继宏提出的“将11月11日设为‘全民公筷行动日’ ”的建议。经此疫情,大家惊觉健康才是“1” ,其他的都是“0” ,设立“全民公筷行动日” ,旨在时时提醒大家注重“舌尖安全” 。“双11”代表两双筷子,生动形象又好记。这一天,全国各部委可以联合推动,号召全国家庭、单位食堂自觉履行“公筷行动公约”。

(崔巍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