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融合的美学价值
作者:王蕴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族文化融合的美学价值

王蕴明(中国剧协原分党组副书记)

  2019版《藏地彩虹》前后打磨了四五年,有了重大进展。我认为这部戏一定可以成为中国评剧院的保留剧目。这个戏主要表现民族团结、民族友谊、民族感情,表现各种人物关系中丰富的情感,有汉藏情、夫妻情、母子情、师生情等,表现知识分子对祖国、对事业的奉献精神。

  难能可贵的是,舞台二度呈现达到了相当高的美学层次。第一,导表演把评剧艺术跟藏族文化和藏戏融合得好,抓住了“说雄”这个藏戏最本色的特点,用藏戏串场表现得十分自然,成功打造出浓郁的藏族风俗人情。这个戏音乐创作了不起,是地道的评戏,又不是老腔老调的评戏,吸收了很多新鲜元素,包括藏族音乐等,几种音乐样式融合得很好。唱腔和表演紧扣评剧,没有丢掉本体艺术,两种艺术样式高度融合,达到新的美学层面。

  这个戏二度创作舞台呈现出色,导演、表演、音乐、舞美创作都作出重大贡献。演员唱得好、演得好,表演比较生活化,非常青春亮丽,肢体语言很规范。虽然是现代戏,可以看出青年演员形体动作都是规范的,有章法、有设计、训练有素。可见中国评剧院青年演员成长了,青年演员梯队顶上来了。

  《藏地彩虹》这个题材创作难度挺大。北京医务工作者援藏多年,坚守在艰苦环境下工作,人物原型顾虹的先进事迹很感人。但剧中主人公方丹缺乏戏剧性,人物形象比较单薄,仅限于表现好人好事,舞台形象难以打动人。按照传统的戏剧观念,第一主角一定非常丰满。但这部戏几位主演分量都很重,方丹、梅朵、达瓦、德吉,人物形象都很生动鲜活,形成多主角群像样式。我们的戏剧评论观念也要开放,不能拿一把尺子去套用所有的作品。题材不一样,戏剧样式也会有所区别,一剧一格,要针对具体的作品评价它的成就,这才是成熟的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