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70年:“说”好新故事,“唱”响新时代
作者:章一无  来源:中国艺术报

山东快书70年:
“说”好新故事,“唱”响新时代

  ——第二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系列活动在济南圆满举办

  10月27日晚,第二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汇报演出结束,全体演员登台合影留念

  “手打鸳鸯板儿,唱响新时代;文艺轻骑兵,踏上新征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山东快书定名70周年。70年风雨征程,山东快书作为地方传统曲艺,始终与共和国的发展同进步,始终与全国人民共奋进,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山东快书艺术,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自觉扎根生活沃土、深入火热社会实践,用心用情用功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山东快书节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10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曲协、山东省文联主办,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术委员会、山东省曲协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系列活动在泉城济南举办。

  一、哪里需要,舞台就在哪里

  10月26日至27日,三场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在山东教育电视台演播厅接连上演,来自北京、天津、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川、江苏、安徽、辽宁、广东和内蒙古12个省区市的33个优秀节目进行参展演出,充分展示了山东快书创作的最新成果,表现了山东快书人团结、奉献、爱国、爱艺的崇高境界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本次展演作品聚焦现实主义题材,紧跟时代步伐,体裁创新,题材新颖,内容丰富,超过95 %的作品都是来自基层第一线的原创新作品。比如, 《第一书记进村来》 《小村夜景》等作品再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真实图景,展现了党员干部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及和谐的干群关系; 《深夜奇案》 《路打不平》等作品展现了人民警察为民服务、扫黑除恶的英勇故事;《三退鱼》 《过关》 《擒“雕” 》等作品讴歌了英雄人物和道德模范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品质……节目普遍内容积极向上、艺术品质精湛、表演精彩纷呈。除此之外,本届展演的另一大亮点在于表演队伍的年轻化,“本次参加展演的演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大部分都是中青年演员,最小的仅有17岁。 ”山东省曲协主席慈建国告诉记者。

  展演期间,黄宏、田连元、杨鲁平、高洪顺、孙立生、王连成等知名曲艺家担任点评专家。通过专家们精彩的现场点评,令观众更好地欣赏并进一步了解了山东快书艺术,更好地发现和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山东快书作品。中国曲协顾问、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黄宏谈到,“山东是曲艺大省,山东快书是曲艺大种。山东快书是山东曲艺的一面旗帜,山东快书更是一本大书,值得所有曲艺人去学习和研读。 ”他认为,山东快书的历史源远流长,青年演员应该充分了解、熟悉山东快书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作和表演。“这次展演的作品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让我看到了耳目一新的作品。我从小也是从山东快书开始学习曲艺的,山东快书的发展之路走得很艰难,今天,正是有你们这些敢于不断创新、为山东快书作贡献的人,山东快书才能得以继续发展。 ”黄宏表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谈到,“这次展演是从上百个节目中筛选出来的优秀节目,我注意到这次表演的队伍竟然是如此的年轻。不仅如此,作品题材也极其丰富,既有反映家庭教育的,也有反映反腐倡廉的;既有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也有反映军旅生活的……这说明山东快书的发展愈发向上了,山东快书展示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

  10月27日晚,老中青少四代非遗传承人在汇报演出上表演山东快书《传承发展勇担当》

  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曲艺系主任张怡介绍, 17岁的杨鸣豫是他们学校中专五年级的学生,也是此次展演中年纪最小的演员。他带来的作品《李逵夺鱼》在此次展演中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这次活动也为其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她还谈到,山东快书当前正作为曲艺艺术的一门通识教育进行推广,山东快书教学落地到院校后,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系统科学地将教学工作推展开来。20岁出头的山东快书演员程鸿双、程鸿征双胞胎兄弟在此次展演中带来的作品是《红信封》 ,他们以“吃葱、买葱、卖葱”这一小故事为切口,以小见大地表现了反腐倡廉的大主题。“新作品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作为青年快书演员,多学习新作品,不仅能对当前的曲艺形势有更好的了解,也能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 ”

  山东快书大师高元钧长子、著名曲艺作家高洪顺认为,新作品是本届展演的一大特点,整体比上届展演更加富有活力,这是一个最大的提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老百姓的喜爱,才能更好地歌颂新时代。他认为,文艺工作者尤其是曲艺工作者,就是要做轻骑兵,做“尖刀匕首” ,紧跟时代脉搏。“山东快书的根在山东,我希望山东快书在山东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同时能够辐射全国、带动全国。 ”高洪顺说。“展演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宣传山东快书,更要让青年山东快书演员通过大赛得到大量信息,打好基础,提高审美,不断壮大曲艺创作的队伍。 ”中国曲协评书委员会主任、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杨鲁平表示,作为曲艺战线的老兵,自己要给青年快书演员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深入浅出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对现实狠狠砍一刀,留出来的就是未来” 。

  10月27日晚,第二届全国山东快书优秀节目展演汇报演出精彩上演,演出现场名家云集、星光璀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曲艺盛宴。在清脆的铜板声中,由济南市少年宫的山东快书小演员们带来的音乐山东快书《铜板声声传真情》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紧接着,黄宏、种玉杰、田连元、李金斗、杨鲁平、王连成、付强等曲艺名家为观众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曲艺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演出末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高洪胜携老中青少四代非遗传承人带来的山东快书《传承发展勇担当》 ,不仅道出了传承山东快书的坚定信心,也唱出了弘扬山东快书的深深冀望。整台演出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笑声掌声此起彼伏。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程守田,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王世农,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映海等观看演出。

  据了解,为将本届山东快书展演举办得水平更高、影响更广、效果更好,主承办方吸取首届山东快书展演的经验,并于今年8月在济南举办了山东快书创作表演培训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通过课堂教学、作品辅导等形式,为培训学员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参与此次展演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由专家们提出了在创作和表演上的修改意见后,年轻演员们再进行一次次的打磨和加工,最终呈现出的优质快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展演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山东是山东快书的发源地,山东省文联、省曲协积极推动山东快书的传承发展,常年坚持下基层演出活动。作为本届展演的系列活动之一, 10月25日,主办方先后在济南市馆驿街小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开展了两场“送欢笑、到基层”慰问演出,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推动了山东快书在青少年中的传播。

10月28日上午,全国山东快书艺术理论研讨会在济南举办

  二、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本届山东快书展演成功举办之际,全国山东快书艺术理论研讨会于10月28日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西等地的全国知名曲艺表演家、评论家以及参加此次展演的山东快书演员们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国曲协副秘书长李蓉在讲话中谈到,此次展演系列活动的举办,总结了一年来山东快书发展取得的成就,也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山东快书未来发展的道路,为繁荣发展新时代山东快书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希望山东快书工作者们能够继续秉持植根生活、说唱百姓的初心和情怀,自觉承担起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与使命。王映海在致辞中讲到,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东快书的传承和发展,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山东快书是山东的“艺术名片” 。在中国曲协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文联、省曲协积极行动,举办了展演、培训班、下基层、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发现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山东快书演员,推动了山东快书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曲协山东快书艺委会委员、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解喜兰作的《山东快书与祖国同行——新中国成立70年山东快书发展报告》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重要内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报告从山东快书的历史演变、改革发展、推新出新、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出版发行等几个方面对山东快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总结。黄宏在研讨会上分享了他年轻时和高元钧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高老带我去理发,理发师认出了先生,说想看先生的表演,先生二话不说立马回家取了鸳鸯板,单独为理发师一个人说了一段书。如今回想起这件事来,仍然记忆犹新。先生的艺品人品值得每一位山东快书工作者学习和研读一生。 ”他还讲到,“我们不能仅仅做乘车人,还需要做开车人、造车人,更需要做开路人和铺路人,只有这样,创新的作品才能不断涌现,这门艺术才能长青。 ”

  “青年演员要有自信、有自强、有自尊。 ”广东省曲协名誉主席、曲艺表演艺术家杨子春对当今青年演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他认为,山东快书作为山东地方传统曲艺,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要坚定文化自信,希望年轻的演员向高元钧、杨立德、刘洪斌、刘学智等山东快书前辈学习,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弘扬山东快书的任务,唯有这样,山东快书的发展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山东省曲协名誉主席孙立生认为,作品是“根” ,山东快书的经典理论来自于尖端的作品。理论研究不能停止在过去,要对具备更广阔、更多元的生长环境的新作品进行研究,要发掘和研究山东快书的“独有之美” 。山东快书不可“吃老本” ,必须提倡和鼓励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去塑造和培养山东快书的领军人物。李鸿民、包长春、王连生、刘肃、刘燕等曲艺专家也谈及了对此次展演的感受,为山东快书的传承与发展“诊断号脉” 。

  会上,参加山东快书展演的演员们也与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我离不开那片土壤,离不开我的父老乡亲们。 ”今年53岁的山东快书演员栗瑞杰讲到,他从16岁就开始在农村表演,常年扎根基层,此次展演中带来的作品《第一书记进村来》就是根据发生在农村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在山东快书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近20年,他感觉到山东快书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不仅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8月19日至23日,山东快书创作表演培训班在济南举办

  三、山东快书,蓄力扬帆远航

  山东快书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具有鲜明的地域审美特色、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厚的传统文化是山东快书艺术的“根” ,塑造出山东快书独有的文化气质,也是山东快书工作者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山东快书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曲种之一,发源于山东临清一带,从诞生起便广泛流传于城乡各地,深受广大百姓喜爱,被誉为山东的“艺术名片” ,因其“短、平、快”的艺术特点,被称为宣传思想战线上的“轻骑兵” 。山东快书历史上名家名作辈出,涌现出了高元钧、杨立德、刘司昌、刘洪斌、刘学智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以及《武松打虎》 《东岳庙》 《狮子楼》《一车高粱米》 《三只鸡》 《抓俘虏》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1949年6月,高元钧在上海正式定名山东快书。此后,山东快书不断改革创新,在表演形式和乐器改良等方面进行了重大突破,其艺术特点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充分彰显,进入了历史发展新阶段。2006年5月,山东快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新时代,山东快书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山东快书创作表演培训班、山东快书进校园、山东快书下基层汇报演出、山东快书理论研讨会、山东快书少儿教材出版、山东省少儿曲艺考级等一系列工作的火热开展,从全省到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山东快书学习的热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有力推动了山东快书的传播、推广、传承和发展。

  回顾70年来山东快书与新中国一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可以看出,山东快书的发展壮大源于其深切体察人民的喜怒哀乐,源于其时刻关注火热的现实生活,源于其勇于自我革新的崇高境界,源于其紧随时代的精神品质。 “哪里需要,我们的舞台就在哪里” ,一代山东快书大家高元钧的这句话,反映出那个年代山东快书工作者们深厚的为民情怀,更应当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曲艺工作者们的写照。如今,山东快书在历经70年岁月的打磨和沉淀后,已然成为新时代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相信在所有山东快书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山东快书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迷人的风采。

  10月25日,展演系列活动之一“送欢笑、到基层”慰问演出走进济南市馆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