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与当代中国形象建构
栏目:专家发言
作者:阳丽君  来源:中国艺术报

影像与当代中国形象建构

阳丽君(《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主编)

  今天参加艺术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也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李树峰所长,在这里,有一些研究观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摄影现在已经实现了大众化和日常化,影像生产力获得巨大解放。由于获取影像自动化、摄影器材袖珍化、存储便捷化的实现,相机已经成为与笔一样平常的东西,发挥着记录和表达情感的双重功能。大众拍大众、百姓拍百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为大众拍、拍大众,酝酿着新的视觉风暴。为大众拍,突破了传统摄影为宣传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的局限性;拍大众,使过去有意无意被遮蔽的内容进入视野,在影像记录和传播平台上大家有了更多对话和沟通的机会。

  第二,自媒体大量涌现,微信成为影像传播的日常途径。摄影业界以微信圈为基础的摄影组织纷纷出现,有地域性摄影组织平台,有新结成的摄影同道部落,有以商业目标为基础形成的部落。微信部落和群体,一方面让人类进化到虚拟世界个人原子状态,现实生活当中个人需要分子般聚合才能生存,虚拟世界的聚合更加自由。

  第三,无人机航拍成为热门,鸟瞰成为常见观看方式。无人机可以以宏观、全景视角观看事物,灵活的高度调整和小空间多角度俯视,使观者对地表存在的横向事物有了更加全面和各个角度的认识。这是人类认识手段方面一大显著的进步。

  第四,摄影艺术创作理念和方法多元裂变趋势更加显著,传统风光摄影裂变为自然地理摄影和艺术化的风光摄影。新闻摄影仍在向前发展,影像常常诞生于非职业记者,但是纪实摄影在普及,艺术摄影范畴在扩大,影像艺术界限更加模糊。

  当然, 2018年最重要的学术热点问题是影像与历史、记忆的关系。2018年,注定在中国摄影史上因全社会借助影像对改革开放40年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回顾留下一笔。2019年是纪念“五四” 100周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影像在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依然会发挥主体作用。对影像的真实性、影像中的现实和虚拟现实、影像与集体历史和集体无意识、影像与记忆建构、影像与文本和传播等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推进摄影艺术学术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