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生活 写景时代
——第二届“中国梦湖山情‘写·景’”展侧记
作者:许向群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二届“中国梦湖山情‘写·景’ ——优秀美术家徽乡、巢畔写生创作学术邀请展”的采风行动于今年初春拉开了序幕。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来自各地的美术家通过写生活动,深入实地,探根寻源,真切地体悟了皖江文化的深厚魅力,感受了红色遗迹的精神内涵,领略了“大湖名城”的崭新面貌,激发了内心的创作潜能和热情。在第一届“写·景”活动的基础上,美术家们更加确立了“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思想,扎根本土,深植时代,在彰显安徽暨合肥的人文内蕴、自然之美、红色传承、发展步伐、建设风貌等方面,奉献了情感真挚、感受鲜活、思考深刻、风格多样的倾心之作。

  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对时代的敏感和认知,对文化及环境的洞悉和发现,而写生成为实现这些价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环节和途径。如何将主观的思想、观念、感受准确、深刻、生动地“写”入具有人文特征的现实“景”象之中,既揭示了艺术家主体精神与自然对象之间的关系,又是“写·景”的学术主旨和要求。执着于西藏和高原题材美术创作30余年的吴长江,在谈到进藏写生的感受时曾说过:“画他们就是画我自己” 。这句通俗而简单的话语,虽然是针对特定地域和对象的写生感受,却一语道破了“写生”的真谛。这种将“写生”超越获取现场鲜活感的范畴,进而将自己的身体、生活、生命与地域或对象捆绑联系的理解与追求,应该是所有写生种类的至高境界。从吴长江笔下的皖风徽韵也能感受到这种真情的融入和表达。如《徽乡黄田》等作品,将清澈的目光投向溪柳槐荫、巷尾村头,画面质朴恬然、耐人寻味。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深入,徽乡巢畔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作为发展的软实力和内驱力,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用艺术的方式揽采皖文化风物,探求其深层魅力,挖掘人文传统在当下的精神价值,是“写·景”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李翔的作品小中见大,尺幅间诗意隽永。淋漓挥洒的《春雨江南》 ,“墨韵”与“神韵”交相辉映;而《郊野新春》以跳跃随性的点线构成旋律,颇具“笔墨淡彩语境新,绿坪犹闻鸟鸣声”的天然妙趣。孙浩是二赴屏山实地写生,他的《屏山印记——牌坊》是由四幅80 cm×80 cm的油画布组成,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用不同材料和媒介完成了皖南经典建筑“舒光裕堂”的色彩演绎(第一届“写·景”是水墨写生) 。对于一个谙熟写生技巧的油画家,孙浩在硕大的画布前,摒弃了一切的套路和经验,腕底生风,笔(刀)随心走,显示出对徽派建筑的浓厚兴趣和表达欲望,造型功力、色彩修养与即兴发现不断碰撞,在物我两忘中奏响了激情澎湃的响亮乐章。当观众被他引向情感的高潮时,他却意犹未尽:“要找出自己心中的关注点,我还要再来的。 ”

  初次赴皖南写生的李晓林也为徽州文化的独特品格和人文气息所吸引,他徜徉在村野田头、山间溪畔,深品细查。“我画下了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房一木,好比穿越了明清徽州历史的隧道,揣摩品咂一种古老的滋味。 ”他的《徽乡人家》洗练厚实,画面中流露出深沉的历史遗韵和岁月留痕。王平虽系皖籍,却是第一次近赏天柱雄姿。他流连在悬崖陡峭的山谷松涛之间,“坐石上以忘归” ,记录勾画着灵感火花和奇绝景象。 《意写皖山》系列作品简淡静雅,有文人意蕴和真情皈依,是低徊吟诵的笔墨回想与梦牵魂绕的意象追思。孙佩梁秉承“以天地为画卷,用生命作画笔”的执着信念,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自然之美,他的《皖南小村》系列作品,有洗尽铅华始得真的纯净与凝练。

  安徽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厚广博,有数量众多、形式多样、内涵深邃的红色文化遗存,是人们铭记安徽红色岁月、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财富。这次行程特地安排了泾县云岭等地的写生环节,将感受与弘扬红色文化纳入活动之中,是“写·景”的另一个亮点。云岭的新四军军部旧址现完好地保存有军部司令部、大会堂、政治部等遗迹,且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徽派古典建筑,革命精神、人文景观与绮丽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给美术家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和心灵震撼。多次担任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任务,在大型主题性美术创作领域建树颇丰的骆根兴,对此感触更深。他曾在《淮海战役》创作谈中指出:实地考察搜集素材,是军事历史画创作前期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要注重艺术的真实,不能让太多的细节干扰自己对战争的整体认识。“很多历史题材的画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专注于细节描绘,缺乏对历史事件本身的概括提炼。 ”这次云岭写生的《新四军军部修械所》 ,他着重把握了特定空间的历史氛围和典型环境,用写意的笔调和抒情的色彩,将遗址所蕴含的可读性和象征性进行了深刻挖掘,用刮刀“写”出的挺立于围墙外灰色天幕间的柏树,无疑是英雄主义壮烈情怀的流露与张扬。

  吴长江、章红兵的《云岭新四军旧址》等作品,也均以不同的艺术视角和手法,缅怀并表达出“物”与“景”中所散发的精神力量和家国情怀。夏荷生以“石”为主体的画作令人印象深刻,“石”作为他作品的意象符号,提供了一个颇具意味的画“眼” ,如《铸石》 《屹立》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主题创作。家乡“巢湖石”的奇巧造型给予他诸多的启发和参照,他的“石”系列作品在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上找到了富有个性色彩的突破口,有一种阳刚之美和正大气象。黄小宁的《留痕》系列专注于建筑的局部,那些历经风雨苍茫的灰瓦白墙,虽然远离了硝烟与战火,但在模糊而富有动感的呈现中,汇聚着复杂的历史音讯,由远而近地纷至沓来,又由近而远地铿锵走过。

  科技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新貌,给参加活动的美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审美感受和题材选择。合肥的高新科技发展基地( “中国声谷”科大讯飞、科大“先研院”和合肥科学岛) 、引江济巢水利建设工地的走访与写生,给大家留下了新鲜的印象。高科技的形象印记与“创新高地”的建设场景,也使“写·景”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和丰富。崔光武的《科学岛印象》 《中国声谷》等作品,强化了现代建筑和机器设备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强烈的色彩,激越的笔触,营造出一个具有科技气息的浓烈场域,给人耳目一新的享受和感动。由于题材内容的变化而引发的表现观念及方式的转换,显示了画家敏锐的洞察力与不懈的创新意识。 《讯飞》尝试用视觉的方式来传达声波的韵律,探索用抽象语言和意象表现相结合的方式,诠释了科技的魅力和伟大。许向群根据引江济巢工地写生整理的《工地消息》等作品,关注一线工人在浩大工程中的“螺丝钉”作用与贡献,通过对普通劳动者形象的塑造与关怀,折射出时代的建设步伐和精神面貌。另外,像孙浩的《院士葛庭燧》 《中国声谷创始人刘庆峰》 ,章红兵的《工地乐章》 《蓝色工棚》等作品,都是用形象和场景来展现徽乡巢畔发展、建设新貌的精彩佳作。

  “写·景”是“写生创作学术邀请展” ,强调“学术”与创作本体,显然是活动的基本诉求与核心看点。以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安徽暨合肥的历史和现在,用各具特色的审美眼光和艺术语言来发掘和描绘自然人文景观的气象和面貌,建构了这些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学术高度。如邢俊勤的《画室里的皖南》 《山水里的沙发》 ,通过空间与概念的改造与挪用,在自然“山水”与画中“山水”之间搭建起出人意料的精神桥梁,巧妙地将画室内与画室外、传统文本与现实景象融合为有机的整体,给人匠心独运的惊喜和启发。他说“惯常的、顺着经验涂抹是没有悬念的,但我经不住诱惑和内在观念的驱动,无论置身现场,还是回到画室,脑子里全都是交错复合的信息碎片和力求变法的时空造化。 ”因此,他笔下的黄山,也“披”上了“迷彩” ,将个性化的符号语言引入写生图像中,其“熟后生”的思考与追求充满实验性与探索性。叶向明一直致力于写意油画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他的《写意风景》系列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删繁就简的形色提炼与构成,有一种音乐的美,在抽象与写意的融合中收获了个人的图式语言。黄小宁的《留心》 《留忆》系列,与第一届的作品相比,在构成中更多地注入了现场感的因素,同时更加注重对画面精神性的观照。细品他的作品,不失“ ‘写景’实意在‘非景’ ,‘写心’之处本‘无心’ ”的禅意和韵味。

  章红兵的写生作品与他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和废寝忘食的投入状态紧密相连。 《徽乡春雨》 《皖山新绿》可以看出他在繁简之间努力寻求最佳的视觉呈现的探索和努力,装饰的语汇和专注的情感,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宁静的诗意和悠远的乡愁。他在语言的探求与语境的把握方面,善思勤为,有一种锲而不舍的信念和勇气。栾剑的画作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以当代的形式语言发怀古之幽思,他“坚持继承与创新,临古今、融中外的艺术追求。 ” 《古城记忆》等作品,以“物语”的方式,讲述着充满东方情调和文化积淀的造型故事,作品面貌鲜明独特。吴蒙对家乡的山川景物熟稔于心,他的写生作品有扎实的传统功底和淳厚的地域人文特征,取景不大,却境阔韵浓。其《变奏》系列的可贵探索,在笔墨与色彩的纯形式转换方面举重若轻,值得鼓励和期待。

  “写·景”作为系列创作写生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烈的时代担当。作为“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具体行动,“写·景”正在以优秀的作品呼应和反映着以徽乡巢畔为缩影的当今中国的历史巨变,描绘着与时代同步伐的壮美画卷。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三届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