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山水”诠释洞庭山水的当代风貌
作者:倪熊  来源:中国艺术报

  被人称为“江南画痴”的邵文君先生堪称吴门画派传统山水衣钵传承的代表性画家,他是吴门巨擘吴木先生的入室首席大弟子,传统山水功夫极其深厚。在其近一个甲子的绘画生涯中,他的思考自始至终围绕一点:南方山水蕴藏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和艺术精神,作为一脉相承的吴门画家,如何以最传统的中国理念和南宗笔法来诠释这灵山秀水的当代风貌?正是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艺术思考和绘画实践,他走出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那就是“青衣山水”。对,有别于通常意义的青绿山水。

  所谓“青衣山水”,邵文君作如此解释:一是博采众长的传统承继;二是对景写生以后的再创作;三是打破陈式,敲碎固有,升华和重组元素;四是在学习揣摩古人前辈精品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洞庭山水的创作母题,独辟蹊径。其特点主要有:一是以矿物质的石青为主色调;矿物质的朱砂、植物颜料藤黄为辅助,形成青绿为主,对比鲜明的画面效果;二是借用京剧中最美的角色——青衣花旦的青衣之名,取其艳丽之意,给洞庭山水为主要表达内容的山水画以一次传统脱胎;三是以笔墨线条的粗细长短组合代替旧式山水的皴擦,加重山体的变化;四是色泽大胆,在石青、花青、墨青中加入各种色彩,从而使画面清新亮丽,夺人眼球,还比较文雅,且依然有灵性十足、生动、丰富的画面意境。简而言之,严格意义上按照其师吴木先生的说法就是:传统再创新。

  邵文君的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通常不是一个具体的所指,而是利用“山水”作为载体和图式,通过观察、领悟、心得,再进行勾勒,最终完成的是一幅用作者个人语言表现的“山水”题材,不仅有技术的完成,更体现作者的学养、视野、境界。

  他的“青衣山水”创作差不多集中于最近四五年,不仅数量可观,而且基本上不是四尺就是六尺整张的大画,而其实践摸索已经10多年,但即是如此,也只是在他漫长艺术生涯的五分之一左右。

  邵文君深悟:中国山水画自盛唐启立门户,千百年来,薪火相传,代有才人,无不从学习古人作品入手,悟得个中“况味”,进而以充满个性的笔墨,自出机杼,化古为我,卓然而立。这无疑是后人可以追寻的一条入门路径。然法本无体,贵乎会通,中国山水画博大精深,画家即便终其一生也难穷其尽,除了探寻,还是探寻。

  邵文君有几个独到之处。一、画树的“树叠加法”:用笔时中锋带侧,有些波折,以增强线条的动感;轻松自然地画不规则的椭圆;树的阴暗部加些皴擦,以增加质感;不同的树有双钩,有混点,构图生动,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厚重而见灵动,得势又生险劲。二、画石的“重披麻皴”:此法之妙,妙在虚实之间。这是对前人古人画披麻皴山石时大多呈馒头形、线条排列齐整的程式化的打破。他是以一种半弧形、半曲线的短线,似是而非地画出平行和倾斜的短线,不用排聚,不紧不松地画出江南泥石山体大块山坡并左右不同斜角的地貌,以及山脚临水部分的山峦石块,形成不规则的山峰,画面新奇、气韵生动。三、“淡青绿设色法”:这其实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取舍,前人大青绿法设色过艳,小青绿设色偏暗。“淡青绿设色法”以墨汁绿、石绿、石青为主色,赭石为辅色点缀。石根一般用赭石打底,石绿渲染,树色以墨绿、淡绿、石绿为主,加朱砂点缀。必要时还可夹些胭脂色小树以渲染气氛。远山以青色为主,淡墨打底,上着石青,淡青隐在山后,若隐若现。而整幅着色时以淡中色为主,浓色为辅。

  创新不是无源之水的兴之所至、随心所欲,而是对以往传统的提炼和发展,是在时代背景下对山川的热爱而产生出强烈的创作热情。传统山水画从宋元到明清的发展脉络及变化其实又何尝不是当时社会历史环境和画者观念认识的反映呢?从中国绘画史的脉络来看,无论是陆俨少的后期艺术风格转变、吴木执意攻坚的“第三类”,还是齐白石的深厚而通俗,都是符合传统山水画正脉的延伸。

  邵文君从齐白石的“馒头山”的形体,陆俨少的点、线形态变化,吴木的抽象元素,其大小、形状根据需要自由变化。烟云似山路的呼应,形成曲与直的对比。枝干、树叶、山石、湖畔等等的结构内化为统一的、抽象化的语言形式,使得原本在客观形象与笔墨之间相互博弈的绘画语言有了新的进展,画中的点划与客观物象的形相结合,点、线与面作为线形态的拓展在原有的绘画图式及语言中被提纯,绘画没有因为语言的简化而显得苍白,反而更多地承载了物象的意味和想象空间,画中漫山葱郁、湖水盈盈,也饱含着邵文君对精神理想的诉求和对故乡故土的无限深情。

  (倪熊 苏州美协理论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