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场中去 到时代中去 到生命中去:
保持关键词生命活力的DNA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刘大先(著名评论家、 《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 :目前,现代文学研究也好,当代文学研究也好,都有史料化的转向,转向会牵涉到一个很大的领域,即关于文学制度的研究。文学制度包括很多内容,尤其在中国文学的生态当中,这其中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有一个自上而下的扶持政策,会涉及到评奖、刊物的扶植出版、作家班、采风和笔会等活动,实际上每个点都可以深化出来作一篇非常细致的文章。实际上,当下的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影响到文学内容和文学精神的因素,我们如果从这个点切入,可以讨论技术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荣光启(著名评论家、武汉大学教授) :关键词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这个词的出现一定要与当代文学现场发生关系,即很多人关心,或者说对于很多人来讲它模糊不清,现在要把它擦亮,使其意义呈现出来。

  ◎房伟(著名评论家、作家、苏州大学教授):我们在高校、科研机构里做学术研究的时候,总感到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困难,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科研体制所造成的,学院派讲究严谨,但是另一方面,它束缚了批评家们的锋芒,文学杂志不一定就要发理论性的东西,我认为这是学术期刊应该做的事情。我们需要更接地气、更有血肉的批评,我有时特别想念上世纪80年代批评的环境,那时候没有现在这样学院化,但那时候文学批评和文学现场的结合度比现在大很多,因此杂志对关键词栏目的设定非常好。批评本身要更有血肉、更鲜活,要和时代的创造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徐勇(著名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选题好坏可能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和时代的关系:如果选题说得太过严肃,就不能触及到社会的痛点,可能不会被时代关注,选题要能超越某个小群体,能产生和时代、时代主题的密切联系;二是选题或者说关键词与现场的关系,我们如何和文学现场产生一种勾连,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陈培浩(青年评论家、韩山师范学院副教授) :徐勇刚才讨论栏目的定位,现在栏目阐发现场的作品比较多,注重文学与现场密切联系。但我们希望在进入现场的基础上栏目能拉开一点距离,有一定的历史感、有宏观的视野,可能宏观性、整体性依然是该栏目坚持的一个维度,但是怎么样让关键词更好地进入时代,不仅是去描述一个时代而是去阐释或者照亮一个时代?这是我们努力思考的一个方向。

  ◎徐晨亮( 《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 :如何做到让杂志有效地成为一个传播文学价值观的媒体,文学期刊要恢复有效地介入到文学现场的功能,不只是刊登作品,而且要更有效地向文学写作者包括读者传达自己对于文学现场的观察、判断。从“文学圆桌:当代文学关键词”这个栏目的设定以及所呈现的几十篇文章来看,确实体现了栏目不同于现有的批评理论的方向,它有强烈的现场感、开放性,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确实是很难得的尝试方向。

  ◎郑润良(知名评论家、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副教授) :当代文学或者说当代文学批评的关键是创造文学史,这里不仅是指狭隘的文学史,它还关系到当下的文学生产。从当代文学的关键词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批评家的概念生产能力——上世纪80年代有很多批评家所创造的概念,以及批评家和作家共同创造的概念,诸如寻根、伤痕等,确实能够触动文学某一个时期的热点、创作现象、流派的生成等,但新世纪以来,当代文学对关键词或对概念的生产能力以及批评家对概念的生产能力都有所下降。

  ◎徐福伟( 《小说月报》副主编) :“文学圆桌:当代文学关键词”栏目办得挺有特色,它是文学杂志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写作关键词的有效思考,也是对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一种有效的践行方式。我们纵览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各种流派或文学时期的命名实际上就是以关键词串联起来的。我觉得这个栏目办得非常有价值,为普通读者去解读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平台,让我们有的放矢,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文学土壤上去扩建本质。

  ◎林培源(青年评论家) :我觉得发明关键词就能发明未来,所以我也希望有一些没有被纳入到文学史讨论的、正在发生的甚至正在萌芽的文学现象可以被《广州文艺》及时抓住,让它成为某种潮流或者引领某个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