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同体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粤港澳大湾区同属岭南文化圈,有天然的文化认同感和亲切感。 ”不久前,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中国作协全委、澳门基金会主席吴志良在发言中指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形成的现实基础。本次会议以“推进城际合作、共建文学湾区”为核心,围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展交流研讨。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金海以及香港作联会长、香港艺发局顾问潘耀明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界人士与会。

  粤港澳大湾区由“9+2”11城市组成,即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肇庆。2017年12月21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在深圳举行,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一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在理论建构和文学实践两个方面均得到不断发展和丰富。

  “改革开放4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有着很多共同的故事,有许多大家共知共识的事迹,这些都值得去书写。 ”吴志良表示,在某种意义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形成是必然的,只是需要确立一种大湾区文学的意识,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顺势推动。他建议编选、出版英文版粤港澳大湾区文学作品,因为大湾区文学和大湾区建设应该有共同的使命,那就是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是国际文化窗口、中西文化交汇基地。潘耀明介绍了改革开放初期他在香港三联书店工作时同内地出版机构合作的经验。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利用内地丰富的作者阵容和编辑力量,他们主动策划选题,与内地出版社展开合作,制作大型图书。比如,与广州花城出版社合作策划了两套文集,一套是《沈从文文集》 ,一套是《郁达夫文集》 ,打响了香港三联书店的品牌,成为和内地合作出版的样板。潘耀明建议,现在有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平台,可以聚集出版的力量,通过大湾区整合资源,出版一些有分量的文学丛书;还可以设立独立的编辑部门,统一组稿,减少各自编辑、组稿的工序。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表示,大湾区在文化上和经济上的主要方向应该一致,要互联互通,只有让物质、产品、信息、人员方便快捷地跨城市流动,才能创造比单个城市机械相加更高的劳动价值、更多的财富和更进步的科技。文化也类似,尤其是和产业结合的文化,如创意、动漫、影视、工艺美术等。有了这种跨城市大湾区的观念和价值,文化活动的构思、安排、组织和推动的各项工作才能真正活跃地展开。

  深圳市作协副主席梅毅表示,大湾区城市群是岭南文化最主要的承载地区,都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有着历史悠久的海上文化气质。近30年来,由于人口大迁移,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新移民作家群体,成为中国文学版图上卓尔不群的创作力量。基于强强联合,大湾区文学势必与上海、北京等地的文学不同。

  峰会通过了深圳市作协主席李兰妮宣读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发展倡议书》 。倡议书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及合作发展的建议,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而且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应该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的综合优势,在文学艺术领域积极开展精诚互信、富有成效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贡献文学智慧。倡议书提出,要建立粤港澳三地11城市文学合作长效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文学会议或论坛,不断加强文学交流互动;通过共建城市文学活动载体,互通文学作品发表渠道,不断完善文学交流平台;通过轮值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发展峰会,不断推进文学联动,构建粤港澳三地文学界交流合作新格局。培育清新刚健、多元蓬勃的大湾区文学生态,形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共同体,使之成为华语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