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急需“学院派”传承
栏目:观点
作者:翁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欣闻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开设了非遗文化学院,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推进。这种非遗文化与高校教育结合,将非遗传承融入职业教育的“学院派”传承值得点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文化瑰宝,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它代表着所在地域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气质和文化人格,具有珍贵的传承价值。作为以人为载体的传统活态文化形式,非遗的生成、赋形与延续都需要传承人参与。然而,在现代化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其原有的存在土壤,生存空间日益狭窄。以前可以闭门挑人传艺的非遗项目,现在开门求人学艺仍乏人问津。何解?一是难学会,除了靠上辈的口传身授,天赋加勤奋必不可少;二是难学精,不坐个5年、 8年“冷板凳”恐怕难以精通;三是回报少,很多非遗项目耗费的精力大、时间长,但缺乏市场认可,付出与得到的经济回报不成正比。笔者认为,所谓漫长的成才周期并非阻隔青年人学习和投入其中的主要因素,比如非遗传承中热门的“中医药”项目,成长周期同样漫长,但学者众;真正横亘其中的“拦路虎”恐怕是与时代严重脱节导致的投入和回报失衡。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各式各样“非遗进校园” 、非遗展览、表演、宣传、讲座等非遗保护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遗的普及和传播,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兴趣,但面对非遗传承问题仍是束手无策。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非遗项目传承人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知识结构偏老化、开展非遗传承的手段有限的状况。他们大多数依照上辈的口传身授依葫芦画瓢,对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缺乏思考和总结,更别谈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个先进的工具来加强宣传、促进管理、优化效能、培育市场了。有的传承人因为高龄或生病,身体不能承担传承的重任;有的迫于生计奔波,主要精力不能投入非遗传承等等。这些让代代相传这种单一的“带徒传艺”的传承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另有个别不法的非遗传承人,利用国家的扶持和“输血”弄虚作假,将非遗作品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外包代工后加冠他本人的名字,再利用口碑和社会影响力卖出天价。他自己也演变成演员、商人或者行业协会代表,专在公众和媒体面前表演作秀,实际技艺荒疏已久。种种因素,让非遗的传承走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

  在这个意义上,非遗的“学院派”传承做法更具指导意义,值得大力推广。高校作为知识形成、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青年人的聚集之地,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开设非遗专业,辅以现代化的理念和教育手段,对挽救现在非遗传承的困境有积极的意义。学院“Academy”一词最初便含“正规”的意思。学院派的出现,是在16世纪的意大利。当时为了挽救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美术的衰落,捍卫文艺复兴已有的艺术成果,在官方支持下欧洲出现了许多“学院” ,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美术世家卡拉齐兄弟建立的卡拉齐学院(波仑亚学院) 。他们结束了古老的、行会师徒传艺的、手工作坊式的教育,使整个美术教育向前大大提高了一步。时至今日,学院派的含义虽有所不同,但“接受正规且完整的科班教育和综合学术专业训练”的这一核心内涵是不变的。在高校开设非遗专业,一方面可聘请非遗项目传承人担任技艺导师,开授专业课程,辅以大学的人文通识教育,弥补以往项目学习者在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缺陷,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这样的做法,一是可以实现传统师带徒、家族传承与现代职业化教育相结合,二是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开拓意识的形成。毕竟我们需要培养出来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传人,而不是只能照抄照搬的工匠。再者,还可尝试多专业跨界交流,在交流与碰撞中探寻新的非遗传承方式。另一方面,可利用高校的研究力量,开展对非遗知识技能记录、整理和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形成学科优势。变传统单一“口身相传”的传承途径和方式为专业化培养,强化传承的稳定性。学历的颁发和专业资格的认可亦可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民族性特点,高校在设置非遗研究专业时,还是应当发扬当地的特色,将本校的实际和当地非遗项目相结合。地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可重点考虑开设技艺传承型科目。如果专业设置合理、教师教学有方,学生能学有所长,则不仅能促进所在地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也能打造成本校最具特色、最有自身优势的专业,实现双赢。

  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当我们谈论一座城市的历史的时候,除了指出连串“吓人”头衔和数字、几座斑驳的庙堂村庄,还应该有那些根植于民间的、活色生香的古老传说、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艺术等,那才是这座城市原有的真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