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每天从读一首诗开始
栏目:书中艺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8天天诗历》  霍俊明  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7年11月出版

  “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仙境/也可能是另一个人的寒庙/而一部剧是一个时代的后院/一个名字是一群人的突然缄默”,2月14日是情人节,翻开《2018天天诗历》 ,属于这一天的诗是李元胜的《终生误》 ,这一天,有人遇见仙境,有人身处寒庙,不见是误,一见却终生是误。

  新的一年,各种装帧与内容兼美的日历书层出不穷,单向历、故宫日历、豆瓣日历、中国诗词日历、笺谱日历、童谣日历等等,涉及诗词、名著、养生、博物、艺术、建筑、文物、儿童等不同领域,出版社、新媒体、文化机构纷纷出手,创意频出。其中筹划出版较早的,当属由诗评家霍俊明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天天诗历》 ,自2016年已连续畅销3年,开近年来诗历风气之先,颇受广大读者好评。

  记者: 《天天诗历》已经连续出版三年,选做诗历的初衷是什么?

  霍俊明: 《天天诗历》的初衷或者宗旨就是:每一天都是诗人的诞生,每一天都是诗歌的节日,每一天都是诗意的生活。抚慰平凡生活的种种焦躁与不安,让美好取而代之,让希望取而代之!也就是做到诗歌审美的日常性,推动诗歌的日常教育。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离现代诗越来越远,而普通读者对诗歌和诗意的感受力也无从谈起——甚至对新诗充满了偏见。这也许正是对新诗教育的补课。“心上没有诗歌,就像地上没有花。 ”以日历的形式,每天选取一首活跃于当下的优秀诗人的诗作,辅之以诗人的信息和每天的日历信息,构成一本精美的日历,意在将优秀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介绍给普通读者,使读者一册在手,一年都与诗歌同行,与诗意同行,培养起读诗爱诗的习惯,进而建设一种心灵诗意的生活。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当下的诗歌艺术,日历还每年配发我的12篇评论短文,每一篇放在月份的开头。

  记者: 《2018天天诗历》的诗歌是如何选定的,选择诗人代表作还是近一年新作,怎样保证诗歌的质量?

  霍俊明:这是一本立体化的特殊诗歌选本,强化不同代际、不同区域(整个华语诗歌界) 、不同风格的365位诗人的力作,同时着力塑造中青年诗人的精神群像。主要选择标准是:杰出诗人的经典作品,重要诗人的代表作品,实力诗人的优秀作品,青年诗人的实验作品。这四个方面使得诗历所容纳的诗歌层次清晰,状貌多样。一个人编选总会有诸多遗漏,所以我设定的是我的阅读、编选与诗人的投稿相结合,这样能够让更多的好诗不被遗漏。当然,平心而论,每年的邮箱里都有大约一千多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投稿,而其中平庸的诗也非常多,甚至很多根本就不是诗——这反过来使得我的阅读量和工作量成倍增长,整个编选过程非常辛苦。我在感谢这些朋友热情参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歌也许真的不是“大众化”的“人人皆可”的行为。诗歌有它的特殊性。这也是我想和那些诗歌爱好者们所说的。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度是每页只能容纳一个人的一首诗,所以对诗歌的行数有极其严格的要求,这也增加了遴选时的难度和工作量。

  记者: 《2018天天诗历》中可以看到,在一些节气或节日,会特意编排和该节日节气相关的诗歌,比如立春是《立春的下午和一场雨交谈》 ,情人节是《终生误》 ,大年初一是《正月初一:凌晨登衡山》 ,六一儿童节是《教孩子们伟大的诗》等等,有一些诗安排在诗人的生日或结婚纪念日,如姜念光《生日书》 ,可以看出编者对全国诗人诗作了然于胸。 《天天诗历》都有哪些别具匠心的编排?

  霍俊明:这并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诗歌选本。既然是日历,就要考虑几个要素:该书的开本不能太大,为了符合读图时代的需要每个诗人都刊登照片且为彩印(这无形中增加了出版成本) 。既然是日历,那么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时间节点的重要性,比如重要节日、二十四节气,都对相应的诗歌主题设定了具体要求,这也增加了编选的难度。至于一些诗安排在生日或结婚纪念日这是一些诗人朋友主动提出来的,这代表了他们对这本诗历的重视。所以在明年的诗历征集中我会格外强调这一点,让每一天都属于一个独一无二的诗人,那是他(她)的诗歌节日。

  记者:诗歌日历将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购买诗历的更多是诗人还是普通读者?他们的评价与反响如何?

  霍俊明:购买者当中普通读者更多。至于业界的反响也给了我很多动力。著名诗论家陈仲义认为在当下“以各种名义出版的诗集、选本、合集、年鉴、教辅、丛书、档案……有增无减,据说年产不下两千部。虽然大都是传统模式,但出现一些变样,如‘日历’型选本,有霍俊明主编的《2016天天诗历》 ,收录半个世纪不同风格的365位诗人力作,让一些容易被遮蔽的‘新’文本走向公众视野”( 《新诗“嘉年华” :“新招”“奇葩”及其“留守” 》 ) 。每年诗历出版后,最开心的就是很多熟悉的以及天南海北的更多的陌生读者在微信圈晒图卖萌,我记得印象最深的是一只金毛叼着诗历在一座雪山上的照片。诗刊微信公众号、凤凰读书、诗生活网、搜狐网、中国图书网、 《中国青年》 、中国诗歌网、 360个人图书馆、当当图书、京东图书(读者好评率是100 %) 、作家网、今日头条、青年文摘、诗网络、桃花源诗季、百道网等等众多专业媒体都进行了跟踪报道。除了来自业内的好评,更多的是普通读者的喜爱。比如豆瓣上的读者Beatis说:“虽然选的好多诗人都没听说过,不过每天读一篇,同时当日历记便签,还是蛮方便。 ”知名微信公众号“诗歌杂志”这样推荐《天天诗历》 :“有一种温暖/是每个故事都有人聆听//有一种美好/是每天都有诗歌相伴” 。

  记者:各种形式的诗词日历越来越多,包装越来越精美, 《天天诗历》对自身的定位是什么,如何保持自身特色,从而在诗词日历市场中取胜?

  霍俊明:诗词日历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具体的出版定位和编选标准有差异。更多的诗词日历是选取经典的古诗词,其优势是这些诗词读者都比较熟悉,容易获得认同感,但是其局限就是缺乏原创力和现实感。而我编选的这本诗历却恰恰是注重了原创性和现实感,更多的诗歌是大家不熟悉的,而这就是我们推广当代诗歌的初衷,当然这也是我们的首创和“发明专利” 。如果我们不及时推出优秀的作品,真正的好诗就被瞬间吞没了。应该说,最为欣慰的就是在2015年10月《2016天天诗历》出版后引起了国内诗历跟风潮,一些出版社和诗歌同行推出了很多类似的诗历,比如某某省诗历,某某市和某某地区诗历,有些甚至直接模仿了我们《天天诗历》的出版行为。不过模仿也没关系,大家都是在为诗歌做事,当然做到什么程度,是否为读者喜爱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