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需要灵性
澳门艺术传承与发扬的重任,
落在富有创意的人肩上
  来源:中国艺术报

  记:澳门基金会的艺术家推广计划和“澳门制作本土情怀” ——澳门基金会市民专场演出项目已经进行了多年,贵会设立这两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吴:一个城市需要灵性。近30年来,澳门艺术创作积累了相当多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一批优秀艺术家,经过近30年的探索,如今已成为澳门艺坛的中坚力量,引领时风。这一群体人生历练丰富、艺术造诣日臻完善,所投射下的物化形象有着迷人的魅力。另一方面,近十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地的美术创作逐渐走向专业化和多元化,新人辈出,又带来新的艺术思潮、新的创作技巧、新的视觉元素和新的欣赏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推介,澳门艺术家总体形象尚不够鲜明,其在城市文化艺术发展中的贡献也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颂扬。澳门基金会致力推动澳门本地文化艺术活动,为艺术家提升艺术素质创造交流平台,为此,我们推出“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 ,邀请澳门资深及青年艺术家参与此项目,以艺术家造诣、作品质量等因素来考虑邀请对象,旨在为默默耕耘的澳门艺术家们塑造一组栩栩如生的群像。

  “澳门制作本土情怀” ——澳门基金会市民专场演出的“澳门制作”是指本地、本地与外地团体联合举办的演出,坚持从市民中来、到市民中去,得到市民的支持和欣赏;“本土情怀”则要抒发澳门人的家国情怀,讴歌我们这个中西文化交汇城市的迷人风韵,歌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此向世人展示我们高度的人文关怀,展示澳门引人入胜的人文风景线。

  记:在您看来,这些项目对于澳门的文艺建设有哪些积极意义?

  吴:澳门市民希望视觉艺术和舞台艺术的创作者和社团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产品。截至2017年底,“艺推”已经完成了71位艺术家的展览和推广,我们希望系统地为澳门艺术家举办展览、出版图录,整体建立澳门艺术家的群像;同时希望他们不断创作,在艺术创作上不断完善。“艺推”计划的实施,能够活跃澳门艺术创作气氛,检视目前的美术创作水平,深化艺术教育,塑造文化城市形象,张扬城市的文化性格,并在唤起广大市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与支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市民专场演出”的原意,便是基金会搭台、社团演戏,展现本土演艺团体的群体形象,放大社团活动在社区里的功能,彰显文化在市民生活中的地位,最终达到传承文化、延续文脉、凝聚人心、增强归属感的目的。每年“市民专场演出”的申请项目数以百计,但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希望每年通过专业的评审,挑选出十余场演出给予更多的支持和更充分的资源,推动文艺项目走向专业化。“市民专场演出”除了支持、鼓励推动本地文艺团体制作更好更精彩的节目外,还提供更多演出机会让本地青年艺术表演者发挥所长,提升演艺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促使他们深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设施,走近市民,加强演艺团体与市民之间的互动,让市民欣赏高水准的本地艺术表演,提高市民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和欣赏水平,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活跃社区文化氛围,塑造动感城市的形象。

  我们认为,社会的进步一定不能忽视文化建设,繁荣的经济与繁荣的文化是一个现代化国家或地区的表征之一;澳门艺术传承与发扬的重任,落在富有创意的人肩上。众所周知,经过艺术熏陶的人,必将具有更开阔的胸怀,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人文修养,更富有活力和魅力的人格,更富有创新进取精神。

  在推动这两个项目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减少其他没有纳入项目的艺术作品与演出的支持:我们每年支持的视觉艺术展览数量基本在“艺推”项目的十倍以上;每年还做8至10个艺术交流项目,把外地的艺术家邀请到澳门做展览,同时促使澳门艺术家走出去,比如与中国文联合作的、 2016年在宁夏、2017年在湖南的交流项目。演出项目也是一样,促使更多的艺术家进行更多的演出,比如粤曲演出每年就有200多场,也邀请外地的艺术团体来澳门演出。

  记:基金会的项目更多针对澳门本地的艺术家和艺术社团,有没有考虑更多地纳入内地或者国际上的一些艺术项目?

  吴:目前这一类项目还不太多。具体原因是澳门具有竞争优势的项目并不多,专职的艺术家、文学家不多,大都是业余创作,因而交流呈现不对等的样态。澳门很小,我们能派出的团体不多,但想来澳门展览、表演的艺术家和团体很多,这是个客观存在的现象。但我们鼓励不同地域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之间的交流,比如我们与中国文联合作,每年联系一个省,做一次合作的展览,期待互相学习,达成更加充分的交流。10多年来,我们每年邀请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和中央芭蕾舞团来澳表演并走进校园,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