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谭贵清书法艺术
作者:杨丹菲  来源:中国艺术报

  谭贵清的习书,既非家学传承,亦非科班出身。与书法艺术的结缘,开始于他的一段军旅时光。用他的话讲,他的书法生涯,是在军队被逼出来的。那时,谭贵清在部队从事文书之职,宣传工作大多以黑板报为主,在一次重大宣传任务中,谭贵清被拉了“壮丁” ,彼时的谭贵清从未接触过此类工作,但在部队,领导任务的下达,部下只能服从。谭贵清只能想方设法找到学习资料,一有闲暇就去钻研、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月时间的加紧练习,谭贵清漂亮地完成了领导交付的任务。但让谭贵清始料未及的是,这次的宣传任务,成为了他书艺生涯的开始。自此以后,谭贵清便疯狂迷恋上了研书习字的行当,并一发不可收拾。

  谭贵清是一个天赋极佳的人,在习书时,他虽潜心研究揣摹名家名帖,普读书法典籍,生发出“师古而不泥古”之感悟。谭贵清表示:“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看过很多古贤名家的法帖,因为我一直明白基础是最重要的,打好技法基础之后,把不同书家的风格优长根据自己的特点融作一处,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

  谭贵清自部队退伍后,便投身到忙碌的工作中,虽依旧醉心于书法之习,但工作的繁忙让他很少有闲暇时间去练习。

  “对于书法,我看得多,练得少。主要在看的功夫上,看是学习,看的是字的间架结构、章法布局、用笔节奏。看完之后默记在心,有时候用走路的时间用意念练一练。其实这样的方法是非常有用的。 ”谭贵清表示。这与书法之习中“读帖”类似,强调一种心摹的积累。对于心摹之习,越发沉潜、笃静、率真之人便愈得要领。多年来,简单、质朴的军队生活把谭贵清的心境磨练得既清净又率性,故在默书时,自然有一种通透的,洞悉要旨的悟性。谭贵清擅行草,书作尤以榜书见长,三十多年来不辍研习,让他不论在心法或实修方面,都逐步脱于窠臼而自成一格。

  观谭贵清榜书,一种正气凌然的韵辨扑面而来。在笔法中,兼各家之优长而汇于笔端,有碑之厚重,亦有帖之妍美,并参以行笔之流便,提按使转,弹掠挑趣等动作皆逸出自然,无意间的点画线条呈现出“飞白”之破锋,却全是不自觉意识里顺然带过之谐畅。其书一点一画一字似乎既在意料中却又每每出人意料之外,虽是率意之游笔,细审却渊源有自,妙在有意无意间,其章法结构细谨,从不拘泥点画之间。欹让互有,外纵内敛。疏阔开张,清朗萧散,在收纵有度间使情趣迥然。在谭贵清的书韵中,观者能感受到其不急不躁、率性而为、兴之所至的创作心态。任心灵深处的真诚诉说,自然流淌,以一种十分淡定执着的心态—— “我写我法、我写我心” ,不受外界牵绊,不受陈规制囿。

  俗语云:“字如其人” ,生活中的谭贵清是一个洒放派,他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也是他多年的军旅生涯历练出的一派爽快性格。他打趣地说,自己学书无门无派,全凭心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在笔墨的轻重缓急,虚虚实实中体会一种对心境的修炼过程。谭贵清一直以这种洞察的理性行走于书研之路,他注重对自身内省的发现,外见于纸墨的,便是一种沉实坚固而又雍容简穆的笔墨韵致。也因此而得到大家认可,在书坛博得一席之地。

  文化助人也是谭贵清不断追求的人生目标,在“献给母亲的爱”谭贵清作品义卖活动中,他的榜书作品《龙》被爱心人士以6万元成功竞拍。所得款项当场捐助给了重病中的少年胡世杰和母亲旷阳芳。在首届“中国梦·中华情”艺术品慈善拍卖会中,谭贵清所捐54幅榜书作品全部拍卖成交,以一个“梦”字被收藏者以10万元的价格买走。

  “我的不足之处太多了,学海无涯,在艺术的道路上,永远没有顶峰,只有不懈努力。写书法的意义,从自身来讲,是最终形成自我风格,但最终是要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这是一种责任。 ”谭贵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