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文化产业园莫忘坚守“初心”
——可资借鉴的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
栏目:关注
作者:贺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国家提倡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出台各项振兴文化产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文化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建设,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但不少地方过于重视有形的园区建设,忽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无形支持;各地粗制滥造相互模仿炮制,文化产业园的泡沫开始显现,潜在的风险也正在积聚。

  有一些问题是比较具有普遍性的:除了园区的开发商和运营商,作为文化产业园运营主体的政府都应该做些什么;对于园区的文化定位与核心资源是否有准确的考量;园区的品牌运作和生态产业链如何打造;相应的人才引进机制与策划与执行团队是否能正确理解与坚定地实施既定目标……每个问题都很重要,但是作为文化产业园区的立身之本,其中的基础问题是文化核心资源和品牌的打造。

  作为深圳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代表,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简称观澜版画基地)堪称深圳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蜚声国内外具有示范意义的版画重镇。

  当我们透视当前各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发展之后,我们更清晰地发现,观澜版画基地的一系列举措和思路尤其值得参考:“政府主导、权威指导、国际标准、文化惠民、注重学术、坚持原创”等标签鲜明突出。

  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专家指导”

  观澜版画基地是由中国美协、深圳市文联、龙华区政府(创建之初是宝安区政府)共同主导创建的。版画基地非常重视引入专家论证指导,得到了中国美协、深圳市文联等权威学术机构的大力支持,在规划上定位明确,坚持原则,避免了像许多园区目前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艺术基础薄弱、无法支撑后续发展而滑入低端商业模式等问题。相比某些园区自发聚集、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后,政府才介入管理规划的发展模式,观澜版画基地在创建之初就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其政府主导力度大,不仅在资金政策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有优势,也为园区的艺术家工作室、版画工坊等提供了可以自由、专注创作的环境,驻留艺术家的创作受租金市场、产品供需市场的影响较小,确保了艺术创作不受市场利益驱动,最大程度地尊重了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坚守了文化与艺术理想的“初心” ,这也正是一个艺术园区长远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资源。

  坚持文化惠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观澜版画基地前身是有近300年历史的观澜大水田村客家古村,基地修缮改造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注重环保生态修复,没有大拆大建,完好地保留了客家古村田园牧歌式的风光,基地东西两区现有古民居90栋,保持了良好的建筑风貌,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岭南客家建筑群。观澜版画基地以版画艺术注入古村落保护,让客家古村重焕新貌,成为全国古村保护开发利用的典范,并成为深圳的都市桃花源。

  中国版画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6日建成开馆,占地面积1.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公共空间设有展厅、画廊、艺术书吧、手艺工作室、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研究中心等,每年举办主题展览及学术论坛40多场,成为市民欣赏版画、提升鉴赏水平的文化惠民平台。

  坚持国际化定位,“走出去”也“引进来”

  观澜版画基地优美安静的环境,深深吸引着国内外知名版画家前来入驻创作,激发艺术家创作灵感。2008年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开放以来,已成为国际版画艺术中心,被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定位为“中国美术对外交流中具有话语权的项目” 。观澜版画基地引领了当今中国版画艺术对外发展的航标,是目前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版画艺术机构。版画基地截至目前已吸引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位中外名家入驻创作,累计印制版画7万余张。

  为加强艺术交流,近年来,观澜版画基地积极实行“走出去”战略,先后举办观澜版画赴内蒙古、黑龙江、青岛、北京、香港、澳门以及保加利亚、美国、澳大利亚、塞尔维亚等地区和国家展览,同时贯彻落实“引进来”策略,目前已有加拿大、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南非等100余个国家于观澜版画博物馆举办展览,版画基地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版画艺术交流进一步繁荣。此外,版画基地与全世界多家专业机构合作,与世界各地院校师生开展交流学习,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目前,版画基地已经和中央美术学院、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波兰克拉科夫美术学院等14家国内外著名美术院校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坚持学术立本,集聚权威资源,规避浅薄商业模式

  观澜版画基地通过中国美协的直接指导,创建了“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版画大展”“中国(观澜)原创版画交易会”“版画学术论坛”等知名学术品牌项目,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和十届版画学术论坛,并连续十年举办了深圳文博会分会场。作为业界权威刊物《版画》杂志的主办单位,观澜版画基地的出版物多达29种。其中,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现已成为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展览,通过成功举办六届展览,现已有8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参与,每一届展览近5000件国内外版画佳作汇集于此,洋洋大观。十年磨一剑,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现已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的重要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同时,作为各项展览活动的交流平台和展示空间,中国版画博物馆为艺术家提供更加规范和专业的展示场地与服务,同时对接版画基地入驻艺术家的作品收藏、研究工作。2016年,中国版画博物馆举办各级展览31场,学术研讨活动9场,教育推广活动33场,出版物29种,接纳参观人数近10万人,完成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上报作品8590余件,很好地引领并促进了版画的专业创作与研究,让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沿着艺术发展的轨道发展,有效规避了不尊重艺术规律而坠入浅薄商业模式的旁门左道。

  坚持原创,尊重版权,引领行业标准

  相比一些文化产业区靠商品画与艺术衍生品的低端开发聚集起行业规模的发展模式,观澜版画基地从建立之初就坚持走原创之路,通过举办各类学术展览和交流,推广原创版画的鉴赏、展示、收藏和销售。此外,观澜版画基地在产权保护方面先试先行,获“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的名誉称号。在2008年版画基地创建之初,为使版画基地与国际行业规范相适应,在中国观澜培育出国际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中国版画市场,由中国美协,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以及全国各版画群体代表的参与见证下,版画基地发布了《中国观澜版画基地公约》 。 《公约》的制定出台,意味着中国版画有了第一个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将有效地规范版画创作和版画市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推动中国版画事业和版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门类众多,生产方式多样,加之政府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使得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投资主体多元、运营模式多样。当前观澜版画基地的园区产业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促进版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规范产业发展之路上一直奋力前行。这个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并不容易,中国文化艺术园区的发展也难以找到一个一成不变、具有普世价值的成型经验,即使是美国最为闻名的苏荷区,也并没有守住作为艺术区的初心、逃脱商业变异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变化应该尽量地放缓,以让艺术家和艺术园区的艺术生命得以延长;或者是否可以换一种思维来思考这个问题:无形的文化产品,作用于人的精神,能激发正能量,形成社会和谐的红利。各地兴建文化产业园区,通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也许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而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健康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后续发展空间和软实力,让人们能因此艺术并优雅地生活,同时可以成为一个对文化理想和艺术价值有更高期待的文化艺术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