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进校园,要有“形”更要有“神”
栏目:视线
作者:刘加民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抢救保护取得丰硕成果之后,如何把我们手中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有效的、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中国梦的“文化生产力”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民间文化传承与教育体系的结合不失为其中的一个选项,走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民协开展的“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这样的一个实践与尝试。民间文化的校园(教育系统)传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作为“手工课”的技艺型民间文化,比如剪纸、泥塑、传统器乐吹奏以及特色手工艺制作等,是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出现的,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属于民间文化,也就是说,参与的孩子尽管已经不少,但并不等于民间文化意识的觉醒。

  第二,看得见民间文化的“形” ,看不见民间文化的“神” 。在传授民间艺术的同时,要了解我们民族民间艺术的精髓、灵魂,要有全球文化视角,要有人类文明的高度,要找到真正能够足以自信的关键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间文化?如何甄别、区分民间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如何辩证地看待“人民群众喜欢”的取舍标准?如何防止已被历史淘汰掉的文化糟粕借“文化热”之机死灰复燃等等,不一而足。

  第三,在中小学的高年级,随着“手工课”的淡出,民间文化应该怎样得到强化?实际上,广义的民间文化在中学语文、政治、历史课本当中一直大量存在,但缺少的是一种“自觉”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专门的民俗学高中阶段选修课教材,一些学校有自己的地域文化校本教材,甚至化用民间文化元素写出的“文化作文” ,也是中高考作文中大受欢迎的类型。也就是说,高年级的民间文化传承,不但不能淡化,反而需要也十分有必要格外引起高度重视。

  其实,民俗、民间文学的元素早已化入我们所有学科的机体,成为浑然天成的一部分。比如历史和地理当中无法避开的对风俗民情的介绍,比如冯骥才、林斤澜、莫言的文学创作,无不闪烁着民间文化的光辉。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为世界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当下,对青少年进行优秀民间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民族民间文化所受到的外来文化的挤压最大,可谓触目惊心。例如,中小学课文中的美德故事,由外国孩子领衔的不在少数,竟然成为了一个集体无意识悄然形成,令人懔然而惊。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也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