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不能戏弄历史
作者:唐小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

  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商业浪潮的巨大冲击,一些文艺工作者几乎把文艺创作等同于商业产品式的制作。为了博得读者的眼球,赢得更多的票房和收视率,一时之间,众多的抗战神剧犹如成灾的蝗虫,漫天飞舞。在这些抗战神剧中,接连出现了自行车追火车、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形形色色不可思议的狗血镜头。

  戏弄历史的文艺作品何以会如此之“火” ?有数据显示,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 ,不但没有受到观众的鄙视,反而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这说明,市场的诱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正是戏弄历史的文艺作品迅速滋生的温床。事实上,戏弄历史,并不仅仅表现在有关抗战的历史描写中。有的作家在其历史剧中,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荆轲,描绘成了一个欺负邻居寡妇、将瞎子推到井里、出卖朋友、勾引朋友老婆、无恶不作、罄竹难书的无耻小人。

  虚假的东西一旦在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历史的真相很可能让人根本无法分清,乃至在岁月的流逝中被无情地淹没。这种文艺创作中的遍山跑马和随意解构历史,对历史进行妖化和污名化的所谓“创作” ,恰恰就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任意改写和无情戏弄。它将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中国的历史,制造出更多的乱麻和一个又一个新的谜团。

  我们知道,在鲁迅先生的创作生涯中,也曾有过写作三部长篇小说的计划。他曾想创作一部名叫《杨贵妃》的历史小说。1924年,鲁迅先生应西北大学邀请到西安讲学的时候,曾打算沿途好好考察考察,回来后再完成,但鲁迅先生从西安回来后,却毅然放弃了这个计划,因为他到西安后发现,西安的天空已经不是唐朝的天空了,艺术感觉全都被破坏了。尊重历史,敬畏文字,以鲁迅先生的才学和创作能力,写一部《杨贵妃》这样的历史小说,绝不是什么大问题,但鲁迅先生却绝不愿意糊弄和忽悠读者。

  对于文艺创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我们的文艺批评家们曾一度表现出罕见的集体沉默。在当今的文艺理论报刊上,我们几乎看不到那种一针见血、对症下药的真正的文艺批评,更多的却是那种文坛哥们梁山弟兄意气似的友情吹捧。长此下去,我们的文艺创作怎么可能走向举世瞩目的高峰,产生流传后世的伟大的经典作品?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像鲁迅先生这样尊重历史、敬畏文字的伟大作家,同时也需要更多敢于对戏弄历史、草率写作的作家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的文艺批评家。

唐小林(深圳评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