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援建西藏牦牛文化博物馆成就高原传奇——
“高原之舟”牦牛文化走进京城
栏目: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张婷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宗杂牦牛(标本)

  45000年前的古牦牛化石、 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岩画、 2000年前的金质野牦牛饰品、 1000年前的合金铸造牦牛摆件,有数百年历史的壁画和唐卡……这些极具特色的展品,因共同围绕的主角,而汇聚在1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亮相首都博物馆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上,让更多的北京观众有机会走近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牦牛。

  作为青藏高原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数千年来,牦牛与藏族人民相伴相随;西藏有这样的传说,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岗仁波钦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而岗仁波钦的山褶,就是牦牛的背脊。因此当地的俗语也说:“凡有藏族的地方就有牦牛” 。藏族人民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创造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形态多样的璀璨文化,这与牦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被驯化、被畜养、被役使、被广泛利用到被精神化、艺术化,牦牛更是人类文明进程宏伟篇章中的传奇。

  由西藏牦牛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此次展览,包括牦牛标本、与牦牛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品以及与牦牛相关的古代和当今艺术品共500余件,并分为“探秘牦牛”“相伴牦牛”“灵美牦牛”等多个部分,展示牦牛在青藏高原传统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对高原牧人衣、食、住、行、运、烧、耕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西藏牦牛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以牦牛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作为北京市重点援藏项目之一,博物馆于2011年开始筹备, 2014年5月18日开馆试运营。

  探秘牦牛:野牛家牛的“爱情结晶”与“神牛”

  事实上,牦牛家族类群庞大,生活在我国的牦牛类群包括天祝白牦牛、甘南牦牛、西藏牦牛、青海牦牛、九龙牦牛等8种;另外,还有西藏斯布牦牛、西藏宗杂牦牛等地方品种。其中的宗杂牦牛是野牦牛和家牦牛的“爱情结晶” :草原上每年夏季总会有野牦牛混在牛群中,在家牛群中一通捣乱后,野牦牛还会拐带些雌性家牦牛逃离牧场,跟自己回山做“压寨夫人” ;即使怀了“野牦牛种”的母牛留在了牛群中,生下来的杂交牛也难以被牧民驯服,明显遗传了父亲的野性,长大后极易跑回山里。此次展览中,便有一件宗杂牦牛的标本。

  另外,在“探秘牦牛”部分,还有一件金色野牦牛头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金色野牦牛是野牦牛中一个奇特的品种,仅生长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虽群居生活,但不与其他色系的野牦牛集群生活、繁殖。由于资料稀少,研究和保护金色野牦牛难度极大,截至2013年,世界范围内金色野牦牛存量仅为200余头,面临着绝种的危险,也被当地百姓视为“神牛” 。

藏人(主题画)  昂桑

  相伴牦牛:充满智慧、实用且美

  牦牛能够耐受高寒、缺氧的环境,对食物单一的情况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传统农业和交通运输中,牦牛是牧民进行耕作、运输的重要工具,“相伴牦牛”部分便以多件展品呈现了牦牛与牧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一件“吾尔多” ,即抛石绳,是牧人用来驱赶牛羊或攻击野兽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和防身武器。吾尔多以羊毛和牦牛绒毛编织而成,也有的用牦牛毛编织,质地粗糙;其绳索和石兜图案,一般是双色泉眼菱形,与藏毯等其他编织物造型近似。抛石绳以抛物线的力学原理,将石头置于石兜中画圈甩动数下,松开一根绳索,将石头抛向远处,最远可达百米。

  一件用牦牛毛捻线编成的盾牌,不仅轻便,也结实耐用。如果在作战中遇到雨水浸泡,盾牌的牛毛即刻收紧,会变得更加坚不可摧。展览中的盾牌中间有摩尼宝图案,周围是色彩绚烂的海浪纹,这样凌乱的效果可以迷惑敌人。据专家初步考证,这件展品已有约1300年的历史。

  还有一件颇有趣的“牦牛头” ,它是人们表演“仲孜”时的重要道具——仲孜的“仲” ,藏语意为“野牛” ;“孜”则是“舞”或者“玩耍”的意思,是一种集唱腔、道白、舞蹈于一体的艺术形式。藏族人民在吉祥的日子里总要表演仲孜,按照古代传统的习俗,表现喜庆、圆满、欢乐的场面,舞蹈动作欢快、热烈、豪放。演出时,通常为一雄一雌两头“牦牛” ,时而蹦跳,时而吼叫,时而打滚斗角,时而欢腾歌舞,特别是达到高潮时,要用“犄角”挑起哈达,献给最尊敬的客人。

  大环境到小细节,无处不西藏

  经过千年的相伴相处,牦牛成为高原艺术的主题,并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牦牛文化。从古老的岩画、壁画,到随后的唐卡、石刻、木刻、织品、绘画,大量作品生动、准确地表现出牦牛的勇猛与力量。

  展览中,一件“火镰”相当讲究。火镰多以牦牛皮缝制而成,并且还要用龙凤、云纹、卷草等铜铁箔片装点,华丽者更有松石、珊瑚珠宝镶嵌。曾经,火镰是重要的取火用具,现在有了火柴、打火机,它几乎演变成单一的佩饰,成为牧区藏族男女着装的必需品。

  另外,藏族当代画家昂桑在作品《藏人》中,以一半是牦牛的脸,另一半是藏族的脸,表达藏族人民与牦牛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西藏牦牛博物馆馆长吴雨初还讲起,他最初是在网上看到了这幅作品,非常激动,经多方联系找到了昂桑。两人谈起牦牛、谈起藏文化,相见恨晚。对于《藏人》 ,昂桑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牦牛最质朴的感情,在与吴雨初相识后,他又对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多的理解。2013年5月18日,昂桑将自己的作品《藏人》及其版权无偿捐赠给西藏牦牛博物馆。

  为了给观众营造更好的观展体验,展厅中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藏式风貌,无论是藏式手抓墙、牦牛标本陈设,还是牧民居住的牦牛帐篷,高高垒起的牦牛粪,人们穿行其间,能感到从大环境到小细节,无不彰显着西藏风情。此外,首都博物馆还联合北京市文联、北京摄协以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选取了多件与牦牛相关的藏品参与其中,大大丰富了展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