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文明的缩影
——谈抢救保护中国民间服饰的重要性
栏目:民俗
作者:朱芹勤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我国自古就有“衣冠王国”之称,在广阔的国土上,各民族服饰各异,争奇斗艳。就是同一个民族,不同支系、不同时期、不同节日的服饰也不一样。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民间服饰,恐怕是谁也无法确计。这些民间服饰所蕴含的文化、艺术、历史、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更是浩如大海,难以滴数。民间服饰的式样、图案、线条、色彩,往往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宗教、民俗、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其生产制作工艺,又承袭了本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生活模式,民间服饰的创造、存在和发展,往往与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因而民间服饰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如何将这部分文化财产完整保留和传承下去,是今天我们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服饰包括服装、佩饰和随件。服饰最早的功能是御寒遮体,原始人纫叶为衣,缀皮为袄,是为了保暖。到了战国时期,服饰的功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不再仅仅是蔽体御寒,而成了礼教等级观念的体现和德修的象征。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服饰对阶级的规范这种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持续了很长时间,并被不断强化和细化,因而各时期的服饰都沉淀了丰富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

  少数民族的服饰,则更多地反映出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水平、民族审美偏好和历史文化,因而呈现出各不相同、奇丽无比、绚烂多彩的面貌。如苗族支系众多,各支系服饰各异,可谓洋洋大观。苗族服饰色彩夺目、装饰繁复,常用蝴蝶、花草、河流等纹样,其图案因记载了本民族的起源、远古祖先、神话英雄、民族图腾、迁徙历史等重要信息,被史学家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苗族服饰的生产工艺,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技法,各种工艺手法穿插使用,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瑶族服饰也多彩多样,瑶族妇女用自织的土布,加蓝草提取的汁液进行印染,工序繁复,工艺精湛,她们至今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印染技术。瑶族的绣花上衣加短裤绑腿装束,显示了山地文化的特征。广西西林县瑶族保留的一件数百年传承下来的“师公” (宗教)服饰,上面绣有天神、山神、雷神、日神等许多神灵,则记录了瑶族人民多神崇拜的宗教心理。赫哲族人早年多穿鱼皮服饰,有鱼皮衣、鱼皮套裤、鱼皮鞋子、手套等,上面贴缝或染绣着精美的花纹图案,这些图案很多为云纹、水波纹、动植物形象,与他们的生产和生存环境密切相关。

  在过去的千百年间,各族民间服饰适应着当时当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而自发地延续传承着。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展,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对民间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民间文化遗产中最灿烂、最重要的一部分,民间服饰文化深受冲击,正在日渐衰微、消隐,有的民族服饰正在退出生活舞台,其织造、制作工艺濒临失传。如制作一套苗族姑娘的节日盛装,要花费数年时间来手工绣制,现在已很少有人做了。苗族姑娘的嫁衣,以前是姑娘从小就要学习刺绣、花十几年精心绣制而成,这是学艺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的过程,现在孩子们不学刺绣了,这门工艺连同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历史面临失传,这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巨大损失。赫哲族的鱼皮文化艺术是在其漫长的渔猎生活岁月中产生的,古今一脉相承,但随着赫哲族人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变化,鱼皮服饰文化艺术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处境,如鱼皮的染色、鱼皮线的制法,现在已无人能做了,很多图案已失传,图案所蕴含的意义,很多赫哲族人也不清楚了。可见对民间服饰进行全面、系统、有组织的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

  对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虽未有系统、全面地组织进行过,但进入本世纪以来,各地政府、民间人士、学者还是做了不少工作。2002年贵州省九届人大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 ,说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性。贵州一些州县举办了“芦笙节”“服饰节”等展演活动,带动了民族服饰的生产和复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许多已改穿汉服、洋装的人又穿起了民族服装。2004年,中国民协在山西省榆次老城举办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其中的民族服饰展演活动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2006年,中国民协将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点实施项目,并先期对土族、裕固族、蒙古族、朝鲜族、赫哲族、纳西族、羌族等民族服饰文化进行示范试点调查。2009年,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举办“中国民族民间服饰文化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展” ,展览囊括了我国56个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服饰作品,并有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服饰制作技艺现场表演,新疆、云南、吉林延边等地民间艺术团精彩纷呈的民族服饰现场展示,深受观众欢迎。这些活动为民间服饰文化的抢救保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传统的服饰往往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风俗、审美的浓缩体现,具有很重要的保存、研究、实用价值。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加剧,民间文化处境危急。维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保护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意义重大。第一,通过实施抢救保护,取得全国56个民族民间服饰的最全面、最系统的图文资料以及有关的服饰生产制作工艺、技术资料,为全国各地、各民族服饰建立一个完整、实用的资料库,为保护、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留下一份珍贵丰厚的财产,也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服装业提供一个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极大地促进服装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将延缓、避免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蚕食、同化,保全我国民间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使民间服饰这样异常美丽、鲜活、丰艳的文化分支得以长盛不衰,为丰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保证。第三,将增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力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强各地政府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和能力,提高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唤醒民众自觉保护民间文化,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永久持续发展。

  目前,对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在国内也有文化学者或专家进行个体的搜集抢救,但对民间服饰都只限于收集、举办展览等零散的行动,未有完整的体系和系统,一直没有统一进行过全方位、大规模的调查、抢救和保护行动,对其现状和深含其中的文化内容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研究。因此,对全国各族的民间服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为之建立数据库,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探索民间服饰的抢救保护及维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