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极,用镜头保护地球
——专访自然生态摄影家张安华
栏目:关注
作者:文/本报记者 张婷 图/张安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北极熊习性寡居,但是因为饥饿,只得逐渐向人类居住地靠近。它们多在废弃的考察站、垃圾站等地寻找能够果腹的食物,有时甚至冒险爬上人类的船只觅食。我将镜头聚焦肮脏的污染、冰雪的融化和动物的焦灼。因为置身北极,我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实在太过深刻……”

——张安华

冰川融化的北极

  将镜头聚焦极地风光的摄影家不在少数,而近日在伊春举办的首届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周上,摄影家张安华的一幅幅作品,却一反极地摄影呈现壮观景致的常态——通过他的镜头,观者可以直面环境变化的境况,消融的冰川、污染的冰面、饥饿的动物。张安华镜头中的极地并不那么“美” ,却真实得震撼人心。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张安华选择了摄影,他在南北两极、珠峰等地的拍摄又有怎样不同寻常的经历,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原本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经济政策,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决定端起相机,并将镜头聚焦环境与生态主题的呢?

  ●张安华:我开始学习摄影,还是20多年前的事。在工作之余,我爱好文学、美术,也喜欢拍摄一些漂亮的“花花草草” 。后来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老师的博士生。求学期间,我有幸跟随他在2002年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次会议成为我投身环保的契机。会议上很多全新的环保理念令人兴奋,而环境恶化的趋势又使我忧心忡忡;随着日后知识的不断积累、视野的扩大、岗位的变化,我的摄影更多地转向了环境与生态主题,并决定将其作为我一生的表达对象和研究主题。

  ○记者:作为行走过两极、珠峰与中国陆地边境线的环保摄影人,您镜头中的极地十分震撼人心,特别是表现南极的很多作品,仿佛带领观众亲临那片神秘而遥远的白色大洲。您在南极拍摄的经历和感受是怎样的?

  ●张安华:南极的万年冰雪,深藏着地球气候变迁的自然密码,影响着海洋、大陆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地球最大的科学试验场,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激发着人类探索发现的欲望。

  2012年12月,我从北京飞广州再飞多哈,从多哈飞跃红海,横穿非洲大陆,跨过大西洋,到达巴西圣保罗,再从圣保罗转飞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然后经过3个半小时的飞行抵达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在历时3天飞行约两万五千公里后,短暂休息了一晚,又从乌斯怀亚转乘“钻石”号探险船继续前行,穿过有“魔鬼西风带”之称的德雷克海峡和冰山重重的利马水道,终于在2012年12月3日抵达白恩利安岛,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南极大陆。

  没到南极之前,我觉得探访南极是一个梦,到达之后,置身于云幻水异、动人心魄的瑰丽世界,更觉得宛如梦境。那种无法言语的至纯至净,那种不可名状的亦真亦幻,那种沁人心脾的安然圣洁,更加使人顿生精神呵护之意、不忍破坏之心。踏上南极不久,我的双手都被冻僵,但摄影的欲望却越来越强烈——我要把南极大陆的现状真实地传递给世人,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由于南极阴天偏多,且天气变化无常,即使有幸遇到艳阳高照,但转眼便可能会阴雨骤至,甚至雪花纷飞,加上有时需在船上运动中拍摄,拍摄的难度要比平时大得多。在南极,企鹅是绝对的主人;将企鹅称为南极的象征,当之无愧。不过想要摄取企鹅的精彩瞬间,必须有十足的细心、精心和耐心。我拍摄过一张企鹅集体跳水的作品,当时,有好几个同伴也发现了这群企鹅,大家伫立了许久;有的人觉得距离太远,离开了;有的人觉得这群企鹅其貌不扬,走了;有的人觉得光线不好,放弃了。而我在那里架好相机、调好数据,一站就是将近一个小时。忽然,太阳出来了,企鹅活跃起来,近30只企鹅排着队、迎着阳光,一一从雪堆上跳入水中,我压抑住兴奋的心情,赶紧拍下了这张不可多得的作品。

  南极也是极富艺术感的地方,这里有浑然天成的雪岩雪峰,有鬼斧神工的冰雕冰山,有奇丽多姿的海湾海石,有变幻莫测的风云风景。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南极环境生态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威胁。如今,南极冰川的融化不仅令许多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且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更加剧飓风和台风的破坏性,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们对南极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大落后于对南极的开发利用;因此我的摄影并不单单是为了好看,还为了呼吁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记者:通过您的镜头,我们所看到的北极,与想象中有很大出入——十余只海象依偎在泛着黄褐色、蓝绿色和灰色的冰面,不远处的另一对海象趴在摇摇欲坠的一小块浮冰上,消瘦的北极熊跃入海水中,大型轮渡的航行前进无需借助破冰船……这些作品是您在怎样的环境中拍摄的?

  ●张安华: 2013年6月30日至7月16日,我在NGO组织的支持下赴北极进行了实地考察,切身感受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地区带来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冰床和北冰洋海冰急剧减少。作为南极以外最大的陆地冰体、储冰量占世界8 %的格陵兰冰盖,自1993年以来冰盖的南部和东部边缘正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减薄。

  在北极,冰污染十分严重,很多地方都是脏乎乎的,很可能是风和洋流把人类的污染带到了这里。北极熊是这片白色世界的主宰。曾经人类却为了得到它们昂贵的皮,进行大量捕杀,导致目前平均每200平方公里才有一头北极熊。它们依靠多年形成的海冰来进行捕食和养育幼崽。而全球变暖,让它们生存和狩猎的冰盖面积日益缩减,融化分裂的冰层迫使它们经常各自单独求生,并被迫长途跋涉以寻找食物。由于海冰面积的变薄和大幅缩减,使其寻找食物的旅途充满危险。北极熊习性寡居,但是因为饥饿,只得逐渐向人类居住地靠近。它们多在废弃的考察站、垃圾站等地寻找能够果腹的食物,有时甚至冒险爬上人类的船只觅食。我将镜头聚焦肮脏的污染、冰雪的融化和动物的焦灼。因为置身北极,我对气候变化的理解,实在太过深刻。

一对海象趴在摇摇欲坠的浮冰上

  ○记者:从两极归来,您的“环保之旅”并没有停步,不仅发起“万里边疆环保行”活动,在联合国总部和珠峰营地举办展览,还挑战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您的初衷和收获是什么?

  ●张安华: 2015年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这天我们的“万里边疆环保行”活动从辽宁东港出发,终点则定在广西的东兴,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实地了解中国边境地区的环境现状,引起人们对边境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关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走过了30多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城镇、口岸、哨卡、港口,完成了“万里边疆环保行”计划中90 %的行程。让我印象深刻的瞬间有很多,比如在漠河育才学校,我为当地的孩子讲述气候变化的情况、普及环保知识的时候,他们的认真与热情。一路上,我也切身感受到了环保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觉得十分欣慰。

  2015年8月,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办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联合国友好大使基金会合作的“自然·生命·家园——张安华环保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 。这次展览获得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签名题词,联合国友好大使基金会主席为我颁发了“优秀环保艺术家”证书。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关心环境保护的时代理念,证明中国人正在与国际社会一道,树立环境保护的信心,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展览中的40幅作品都以环境与生态为主题,其中的20幅摄影作品是我前后花费10年时间创作的,表现南北极冰川融化、干旱、水污染以及森林砍伐对世界各地带来的灾难场面;希望借由这些作品,提醒大家环境问题已经到了需要全人类付诸行动、积极加以应对的时候。

  2016年3月底,我向珠峰进发。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测试,最终在尼泊尔亚洲探险旅行公司的协助下,于2016年5月18日在海拔7950米的四号营地举办了主题为“气候、冰川、灾害”的环保艺术展。这次特殊的展览在狂风、缺氧、寒冷的恶劣环境中持续了20多分钟,作品要事先用冰锥固定在冰面上,以免被大风吹走,观众也很特殊,都是我们同行的登山者。展览结束后,我继续征程,于次日早晨7点半成功登顶珠峰,并在峰顶拉起了写着“关注气候变化、关注冰川融化、保护地球环境、保护人类家园”的条幅。

  ○记者:十余年的时间,您的足迹遍布七大洲、四大洋,用摄影关注环境问题与气候变暖,也用镜头记录这些年普通人对环境认知的变化,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张安华:环境问题是工业化的悲剧,我的本职工作让我深谙节能减排的意义;因为摄影,更让我把视野扩大到全球,意识到尊重环境、保护并治理好环境,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义务和责任。

  当今我们所处的“读图时代” ,环境和生态问题被频繁地进行表达,摄影人对环保的理解日益清晰,并愿意付诸行动。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通过影像来传达环保的理念,效果更为直接;而且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会承担这份以摄影传播环保理念的责任,一直拍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