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军凛:艺是养出来的
栏目:书者
作者:刘照丁  来源:中国艺术报

操军凛书法作品

  操军凛这个名字,我最初是从年近八旬的蒋士云先生那里知道的。那时,我还在报社工作,有一次采访蒋先生,问到他弟子的情况,他便提到了操军凛,他说:“这小伙子有悟性、有恒心,是个可塑之才。 ”蒋士云为岭南章草名家,作品连续入选多届全国书展,他推介的人,定不是简单之辈。可惜那次只闻其名,无缘认识其人。

  到文联系统工作后,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文艺家。此时,我想起了蒋老先生的这个弟子。经多方打听,我们有了第一次的见面。他30多岁,头发浓密,两眼有神,身体结实。说到书艺,他侃侃而谈,志向高远,孤傲不羁。之后,我拜读了他的一些作品,果然字如其人:苍劲中不乏灵气,传神时却显稚嫩。

  时光荏苒,蒋先生94岁仙逝之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操军凛变了,他浓密的头发不见了,变成了净亮而带有禅性的光头,两眼仍然有神但变得谦和了。我问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他说:“这些年跟蒋士云先生、黄济云先生、黄一健先生、宁树恒先生学习书画篆刻后感触颇多,深感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值得人一辈子去景仰和学习。 ”他说他已辞去原来的工作,在家专事读书学习。

  走进操军凛家,一股浓浓的书香和墨香扑面而来。这是一个简陋的三居室,但因为两排高高的书架和一张摆满纸笔墨的书台,便表明了主人的满足和雅趣。他说他现在每天的生活是:用两小时读书,两小时临帖,其余时间都是教学生。在操军凛的书架上,我看到《古文观止》等许多经典著作,这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他追求的境界。

  谁也想不到,操军凛简朴的家外面,就是粤北重镇韶关最繁华的古街——百年东街。在这喧嚣诱人的街市上如何入静?操军凛说:“静从心中来。一个人只要心神安定,外界的干扰自然奈何他不得。 ”他说,作为一位书法家,这应该是第一门功课。浮躁是学艺的大敌,如果这门功课过不了,就说明他不是学书艺的料,还是趁早另寻它活吧。第二门功课是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他说,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字是有生命的,线条是有情感的,只有在按提之间、虚实之间、快慢之间赋予情感,才是书法艺术追求之正道。第三门功课是培养求深和求精的精神。他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导师的循循教导,使他领悟了求艺应有的态度。中华优秀文化是人民创造的,所以求艺就是要向人民学习,向传统学习,学习他们的实干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戒匠气而得艺风。第四门功课是要努力做一个有良心的文艺人。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有的文艺人已沦为金钱的奴隶,这是对艺术的玷污和亵渎。点、横、竖、撇、捺是中华文字的构成元素,点要清楚,横要正道,竖要刚直,撇要忍让,捺要谦虚,这就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底色,也是做人的准则。因此,做一个有良心的文艺人,就必须做到情系文化、艺为人民。

  看着操军凛悉心教导学生临帖的背影,我似乎又看到了蒋士云先生当年教他时的情景。目前,他所教导的学生,已有三人成为中国书协会员,这让他感到些许欣慰。他常与他的学生共勉,努力做一个人品艺品俱佳的新时代文化人,这或许就是他学艺和教艺之所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