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之处见“规矩”见“方圆”
——第二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综述
栏目: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王雨檬  来源:中国艺术报

  “老太太摔倒了无人敢扶”“败家子儿坑爹”“小皇帝啃老”“凡事朝钱看” ……在老百姓眼里,这是世风日下的社会陋习;在参加第二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的专家眼中,这些皆由中华传统文化的失落所致。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社会经济压力的攀升、互联网科技下的信息浪潮等种种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一点点地从我们的指缝间流失,“四书五经”成了书店里束之高阁的读物,克勤克俭、隐忍平和、重视信用等文化价值观也正在被瓦解。

  近日,由广东省清远市委宣传部、清远市文联、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指导,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广西传统文化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在凤城清远召开,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黄庆勇,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伟群,清远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银航,清远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主任戚华海,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教研室主任刘华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李土生,广东省国学教育促进会会长柯可等嘉宾在交流会上以儒家文化为主线探讨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在中国自秦汉至清朝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在西方的很多国家也得到了认可,刘华庭认为,尽管传统文化的定义与内涵在学者中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但儒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已是共识,也就是现在日益受到关注的国学基础。“中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正走向世界。道家、儒家思想在世界影响很大,老子思想在西方也有很高的地位。黑格尔曾在读完《道德经》后感慨: ‘世界的哲学故乡在中国。 ’以儒家思想学说为骨架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关于社会伦理道德、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 ”他说。

  建立在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家庭之上的儒家文化通过在家庭中的操练,让人修身养性,比如像“孔融让梨”这种行为,可以让独生子女操演“孝悌”的德行。如果上升到治理国家的层面,儒学思想的作用又如何呢?刘华庭认为儒学既不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也不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内容,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坚持批判、辩证的科学态度,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都在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有的学者把所谓‘新儒学’抬得过高,个别人提出应该把它作为兴国、强国的指导思想,这是不符合历史和现实要求的。 ”

  传统文化在去粗取精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融合,在社会、历史的实践中不断“被阐释” ,李土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就是要靠汉字的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人生智慧都蕴藏在汉字中—— “规”就是“大丈夫之见” ,“事”就是要“从一起笔做起” ,可惜在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时,很多文化元素流失了。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繁体的“傳统”并解释这个词的文化涵义: “ ‘傳’ ”字的单人旁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右边是惠及子孙的‘惠’和掌握分寸的‘寸’ ,由绞丝旁和‘充’构成的‘统’字,代表着涉及到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不断补充的内容,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智慧——传统文化就是要不断实践、补充,造福人类子孙。 ”

  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不能一味地恪守陈规,一成不变的传统会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丧失生命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学精神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再日新,通过创新不断催生出具有新思想、新生命力的新国学、新国艺,通过国学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滋养核心价值观。 ”柯可强调了传统文化的“新”生。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也曾言:“传统不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不学新东西,只开老方子,说轻点是庸医误人,说重点就是骗人牟利。 ”

  活动中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彬彬有礼的身影,他们毕恭毕敬的鞠躬问候、优雅端正的坐行站立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戚华海在两天的会议日程中,深受志愿者的感动,他认为,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方面的问题,根基在精神,传统优秀文化需要大力挖掘、整理、继承,这是“继往圣之绝学”的当代命题,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正是这道命题的注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绽放出的“文明之花” ,结出的“现代之果” ,充分展现出“中华礼乐文明的当代精彩” 。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大到邦国之交,小到邻里关系,衣食住行、生死嫁娶,处处都体现礼节的讲究。礼节是一种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在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会长卞理和常务副会长李月莲看来,这些文明礼仪都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一砖一瓦,虽是小事却是众志成城的巨大能量。近年来,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多次举办公益活动,引领小学教师和家长带领着孩子们背诵《弟子规》 ,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时应该遵守的守则规范,从本次活动中小至三岁长至中年的志愿者身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规矩”和“方圆”在当代的弘扬。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深深的鞠躬……这些礼敬行为无声地滋润了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