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海:带着蜡染闯世界
栏目:非遗
作者:本报记者 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苗艺蜡染精品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蜡染的历史极为悠久。如今,我国蜡染艺术,多集中于贵州、云南等多民族地区。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自然条件好,有山有水,适合种植靛蓝和养殖蜜蜂,为蜡染的创造提供了必要条件。云贵大山深处,交通与信息也相对封闭,客观上使得民族传统工艺有了生存的空间。

  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与绞缬、夹缬并称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当这些曾经的生活习俗逐渐化作昨天的记忆时,也有人从历史深处打捞出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让它们走出民间,重新走向大众。青林海就是其中的一个。

  不过,一向热衷于推广苗族蜡染的青林海并非苗族,而是仡佬族。按照《溪蛮丛笑·叶钱序》的记载,苗族与瑶族、仡佬族等,其实“风俗习气,大抵相同” ,苗族蜡染技术已为当地各民族所共享。

  青林海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小就受到贵州苗族蜡染技艺的熏陶:当地几乎家家都会这种古老的防染工艺。他小时候会常常到一些作坊去看那些巧妇们如何制作,她们用蜡刀蘸上融化的蜡,在白布上绘制出各种图案,然后将它们染色、晾干。

  当第一次看到蜡变硬后产生裂痕,染料渗入蜡的裂缝中形成巧夺天工的冰纹时,青林海兴奋得直拍手。冰纹是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跟人的指纹一样,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纹路,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这正是蜡染艺术的灵魂。

  小时候的蜡染记忆给青林海留下了深远的影响。1980年退伍后,青林海被分配到当地一家银行工作,但他一直都在留意蜡染的发展。1996年初,青林海开始筹建贵州苗艺民族蜡染工艺作坊。这一“下海” ,就一直干到了现在。蜡染工艺作坊的员工有三四十人,但工作方式是松散型的——农忙时当农民,农闲时当工人。

  经过一年的努力,青林海于1998年来到北京,带着蜡染,再次经历创业的艰辛,搬了很多次家,最后从动物园批发市场搬到民族园唐人街购物中心,但他仍保持着当兵时的爽朗性格。

  非遗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说法再多,不外乎“传承”与“活态” ,但做法却有千万条。青林海是民间工艺博览会的常客,也经常在首都各高校以及各大艺术场馆举行巡展,通过收集、挖掘、整理和创意,将蜡染从以往单一的蓝白相间增添了彩色,并发展出壁画、台布、服饰、包帽、门窗、床单等品类,使之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蜡染是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祥,其实是适合现代的审美要求。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

苗族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