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的人越多,
中国文化也就越丰富
栏目:关注
作者:罗多弼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多年来,著名汉学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罗多弼积极在瑞典和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尽其所能推动瑞中文化交流。3月14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上,他以充沛的笔墨和饱满的激情道出了一位外国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解读与热爱之情。他的发言所提出的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继续不断推进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将近半个世纪以前的1968年,我在斯德哥尔摩开始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我的主要动机是出于一种好奇。我愿意了解世界,而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国度。虽然如此,但是中国当时还是一个与外国比较隔离的国家。瑞典于1950年5月就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瑞中交流还是很有限。我觉得中国当时的隔离妨碍我们深入了解中国,也妨碍中国人了解外面的世界。我觉得,这种情况需要改变,因为互相理解非常重要。误解和无知很容易导致冲突,因而为消除隔阂而努力非常重要。从那时起,这一直是我的研究和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我愿意多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推动交流,促进互相的理解和信任,消除隔阂。

  我们可以试图理解中国文化,但永远达不到一个完全、真正的理解

  我们可以试图理解中国文化,但是永远达不到一个全面、完全、真正的理解。我们应该尽量追求真正的理解,也可以越来越接近于这个目标,但是要记住,也许你还是无法抓住那最后的、绝对的真理。如果我们以为完全能够给中国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文化的形象就很容易变得僵化,我们就很可能看不出来或者不承认它的变化。因此,如果有人以为能够完全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这不但傲慢,也是一个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谬论。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说,在今天的世界里,中国文化是第三极文化。跟欧洲和美国等文化一样,中国文化非常丰富而多样化,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实体,相反,它在不断变化中。如何理解这种文化,不但取决于文化本身,也取决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视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补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越多,中国文化也就显得越加丰富。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人就开始进行现代化。到了“五四”运动时,当时的大师觉得需要打倒“孔家店” ,搞西化以及邀请西方的两位先生,即赛先生和德先生,来救中国。当时,抛弃本国传统文化似乎是为实现现代化而需要付出的代价,但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代价。这可以让我们想起王国维先生的悲剧和他的名句“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 。回顾起来,抛弃传统文化,否定儒家实属太过分了。邀请赛先生和德先生,我觉得是应该的、是需要的,但是没有必要把这两位先生和儒家传统那般激烈对立起来。关键是在于如何理解儒家和中国文化。在“五四”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也许别无选择。而且,我还是觉得“五四”的启蒙在中国文化和现代化方面的贡献非常大。不要否定“五四” ,但是可以认为“五四”把中国和西方的文化那样对立起来很可惜,也可以认为“五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太过分了。中国文化完全可以吸收西方文化的因素,西方文化也可以吸收中国文化的精华。

  与其说中西文化本质上不一样,不如说两大传统表现了许多共同主题和多样变奏

  最近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很了不起。中国今天已经不孤立了,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难怪这令很多中国人更加具有一种文化自信,为本国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在这种状况下,很多人觉得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一个对发展而言需要付出的代价。中国传统文化有它独特的地方,但是更引起我注目的是中西传统文化的共识。与其说中西文化本质上不一样,不如说两大传统表现了许多共同主题和多样变奏。此外,中国传统也好,欧美传统也好,都很多样化,很可能每个传统内部的差异大于两个传统之间的区别。

  现在,恢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股很重要的思潮。作为汉学家,我觉得中国人愿意多了解、认同他们的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我唯一的担心是这种兴趣很容易导致把中国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把中国文化的所谓“特殊性”夸大。这一点是不是需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丰富,也很宝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全盘接受它。作为现代人,我们可以选择要接受哪些部分、要抛弃哪些部分,可以取精去糟。什么是精,什么是糟,由每个人自己界定,这是我们的自由,也是我们的责任。

  纵观中国传统思想,有三个方面,我自己特别重视:

  第一,是儒家人生观的几个方面。比如,孔子关心的是人,他的关心并不限于某一个民族或某一个国度的人。孔子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孔子主张的价值具有普遍性。孟子性善论的核心是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认为,如果不能同情别人,就不是真正的人,他把同情或者怜悯体恤当作伦理的基础。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关系也非常值得思考,也许可以说它们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可以共同作为我们当代人的宝贵资源。

  第二,是道家尤其是庄子对于差异的尊重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庄子提醒我们不要“以己养养鸟” ,要“以鸟养养鸟” ,也指出“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

  第三,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审美感,这种审美感表现在古代诗歌和山水画上。很多诗和画把一个小的人物放在大自然中,这个人跟自然就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美籍华人汉学家刘若愚教授在谈中国诗歌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时说:“中国古诗并不表现人与自然的不断斗争,而是将前者描写成为后者的一个部分,人的生命体应该融入到万物无穷流动中,生与死理应包含于大自然的出生、成长、衰败、死亡与重生的永恒轮回之中。 ”我相信在当代和未来世界都会有很多人认同中国诗歌对人和大自然的这种描写,也会认同这种描写所代表的向往和审美感。中西文化传统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不管我们认为相似还是区别占主要地位,在今天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跨文化的理解和对话都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