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城市未来城市规划的新宠
栏目: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吴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贵阳山水城市项目

  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拆迁重建、现代化城市建设……当这些词的热度和影响还在继续时,保护传统古村落、诗意栖居、和谐自然、山水城市等新城市规划和居住理念已应运而生,是自然的力量过于强大,还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受了伤,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回归?

  近日,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发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联合主办、上海证大房地产有限公司支持的“寻找未来城市的诗意——城市山水精神论坛”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试图寻找未来城市的诗意,探讨山水城市建筑理想的实践和学术脉络。

  关于“山水城市”

  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已然是当今城市发展不可否认的象征,越是高大就越气派,越是密集就越显得发达,但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都没有考虑环境、人文,更不要说艺术,只一心想成为美国的曼哈顿,似乎那才是现代化城市的象征。很多人说,不喜欢高层,其实并不是说城市不能变成高密度的城市,也不是否认高楼和我们生活的关系,而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已经变化为其他的象征。在建筑师马岩松看来,这些都只不过是权利和资本的纪念碑。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当代建筑批评家王明贤表示,全球化在中国的最大表征莫过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趋向都市化的城市建筑。遗憾的是,城市形成了大量大杂烩式的城市建筑景观,大量的老建筑被拆毁,造出一批毫无特点的新建筑,大规模高层建筑的集群化使城市失去历史记忆,建筑的“失语”现象日益严重。

  “山水城市”概念最早由钱学森提出。据环境艺术家包泡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发表了数百篇关于“山水城市”的文章,在1990年7月31日钱学森给吴良镛的信中,他第一次提出了中国的城市要和中国的园林、山水画、诗词相结合。论坛上,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着重阐释了关于“山水城市”的理念,他认为,山水城市是将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构建以人的精神和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未来城市。这个构想讲求城市与自然山水、人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探索,更是对现代人类生存方式根源的反思。在他看来,文艺复兴之前,为宗教及贵族服务,经典的建筑都集中于教堂。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人性得到解放,人的意识开始觉醒,建筑开始为生活服务。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进入机械化大生产时代,生产力迅速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环境、思想观念,造就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极简主义” ,建筑开始去适应现代生活、城市发展的新要求。随着科技的革新,人类迅速进入消费时代,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满足外在的视觉刺激上……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和缩影,是人文和艺术的有机融合。

  “希望‘山水城市’这一理念能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样式,更要成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只是从建筑来讲,美术、设计、工艺、电影、电视、时尚,都应该从山水这一理念里面吸取营养。‘山水城市’应该成为一个大众化的话题、大众化的生活方式。它不是乌托邦,它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长。 ”戴志康说。

  对自然下手不要太重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大自然多一些温柔,下手不要太重,索取不要太多,少一些大手笔,情况就会慢慢好转。在规划设计时,多一些对于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尊重,就有可能多一些城镇与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多一些对已有聚落和建筑模式的借鉴,就可以多保留一些属于那山那水那个地方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论坛上,建筑师黄源的一席话令人深有体悟。他列举了延安的例子。

  延安原来是有老城的,就位于山水之间。城市有城墙守护,东门和南门临水而建。城墙富有特色地沿着山脊蜿蜒而上,山顶雄踞着西城门——镇西楼,真正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山坡上的建筑便是窑洞,山脚下平地建起院落和街区。这一幅幅古老的画面给人以很多遐想。

  这种情形几乎持续到抗战时期。可以想象,这种依山而居、临水建城的方式体现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连续性,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独特的聚居模式。

  “然而,现在的延安,除了少量作为红色革命圣地而保留的窑洞和院落之外,大部分的早期民居破败不堪,无人维护,加上水土环境恶化,山体地质灾害的危险也在增加。于是在平地上拆除院落,盖上多层和高层住宅,让居民下山上楼。为了满足迅速增加的生活、就业、购物、医疗、教育需求,再拆掉更多的院落,盖起来写字楼、酒店、大商场、大医院和学校,宝塔山脚下便充满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现代建筑。城墙、城门早已拆除,一个宽大的平台覆盖了河道,可供广场舞大妈使用。 ”黄源告诉记者。

  城市和经济得以发展了,但是当人们站在宝塔山上俯瞰这番景象时,便心生疑问:“眼前这座陌生的城市还是红色延安么? ”

  的确,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下手轻一点,不要把自然的河流用堤坝逼得太紧而没有退路。 ”黄源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