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两国艺术家会聚南京畅谈中西文化交流——
和而不同 共同守望人类精神家园
栏目:视线
作者:本报记者 孟祥宁 文/图  来源:中国艺术报

吴为山陪同法国雕塑家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法两国虽处于亚欧大陆的两端,但并不妨碍中法文化的交流、互动和融通。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江苏省文联共同主办的“和而不同——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研讨会”近日在江苏省文联艺术剧场举行,章剑华、克洛德·阿巴吉、吴为山、莉迪亚·哈朗布尔、让·昂格哈、许钧、刘伟冬、周京新、张玉梅等来自中法两国的著名雕塑艺术家、专家学者围绕中法雕塑艺术性格与民族精神、世界雕塑发展方向、从中法文化交流看当代雕塑等话题展开了深度交流,在中国与法兰西浓郁的文化气息相互交融的氛围中,艺术交流和对话有效地超越了地域的阻隔,深化了中法两国文化层面的理解,增进了两地人民之间的情谊。

  东西方文化是人类精神的共同财富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 ,雕塑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艺术种类之一。雕塑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有着非凡的成就和独特的历史地位,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雕塑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雕塑艺术日趋发展与完善,并呈现出各时代的风貌与特色。法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同样灿烂辉煌。中世纪后期在法国孕育产生的哥特式艺术在欧洲影响深远,创造了夏特尔教堂雕塑、巴黎圣母院雕塑等一批经典的作品。此后,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共同影响下,催生了像罗丹这样享誉世界的雕塑大师。艺术观念的延续与变革,使得群雄并起、异彩纷呈。此次与会的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兰西院士克洛德·阿巴吉、让·昂格哈等法国当代艺术家以丰富的雕塑作品展示了精神的传承、艺术的流变和文化的多元。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江苏省文联党组书记章剑华认为,中法两国艺术家都根植于各自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在艺术追求上沿着不同的路径前行,其途漫漫,其修远兮。中国艺术家因其古老的文明,孕育的是学会思考、懂得思考也善于思考的智者,这体现在对古典文化的深究与现代精神的张扬方面;法国艺术家因其浪漫情怀,塑造的是热情奔放、珍惜生命、富于创造的诗人,这体现在对社会史诗般的表述与人文精神的讴歌上。

  中法艺术家在思想内涵上的深层追问、在表现形式上的不断探索,跨越了东西方广阔的地域空间,穿越了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无限久远,给予了我们产生丰富想象的极大可能。与会中外专家学者表示,透过这种不同土壤、不同形态、不同文化、不同意识的各种差异,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其在艺术内涵上的共性:共同关注人类命运的发展,共同关注思维方式的沿革,共同关注理想主义的永恒。章剑华为东西方文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为哲人,一为歌者。语境有差异,殊途却同归,都承载着极强的人性意识和人文关怀,这是人类精神的共同财富,也是举办这次研讨会的宗旨和意义所在。大家认真梳理中法文化艺术流向,寻找其共同点和差异性,达到相互尊重、和而不同、共同繁荣、共创永恒的目的。

  在艺术中找到对话和沟通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结晶。中法文化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性格特征,但都致力于构筑人类的精神世界,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回顾中法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虽然两国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发展形态,但都无不表达各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这就使得中法雕塑艺术在语言文字之外,找到了对话和沟通的情感共鸣,找到了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思想基础。

  今年6月,作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克洛德·阿巴吉与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法国巴黎举办了“心灵对话·中法艺术家雕塑展” ,反响非常强烈,吴为山代表作《老子》与克洛德·阿巴吉代表作《旅行者》进行着跨文化的对话。法国评论界认为,两位艺术家各自根植于自己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但又超越了本民族文化,而达到人类精神的高度,因为他们在同一艺术高度上,追寻同一主题,那就是生命的本质价值。

  克洛德·阿巴吉在本次研讨会上表示:“我跟吴为山年纪不一样,文化差异也很大,但我们的雕塑作品中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都把自己的想法注入创作之中,就像交响乐里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的声音,同时放在一起又如此和谐,诞生出一种特别的美丽。 ”在克洛德·阿巴吉看来,这就是“和而不同”的最佳体现。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法兰西通讯院士莉迪亚·哈朗布尔专门到现场观看了“心灵对话·中法艺术家雕塑展” ,并非常惊异吴为山的雕塑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又融合了一些西方文化特色。她认为这次会议主题是“和而不同” ,这种和谐是我们共有的,既是中国雕塑的特点也是西方雕塑的特点,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当中找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大家相互学习,能够让我们有更紧密的交流,并能够在交流中创作出更多作品。

  作为全球化的艺术形态,雕塑在国际文化传播中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让人们在比较之中深刻地认知自身的艺术特质,也更加知悉国外的文化个性,由是倍加珍惜人类文明和谐共存的多样性。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刘伟冬认为,从上个世纪初延续到1949年,一直到后来改革开放中国重新拥抱世界的时候,中国现代美术教育深受法国艺术的影响,像吴为山等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在中西方艺术中游刃有余,进行回望和展望,是因为在他所受教育中本身就融合了一种中西交流的基因。

  尽管中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但却有诸多共通之处,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认为,法国的印象派崇尚自然,中国绘画讲的是师法自然,两者有共同点。印象派在自然的鲜活实景面前进行直接的创作,而中国画也主张走到自然中去,亲历青山绿水的真切感受,雕塑同样是这样。艺术表现的内敛、包容和暗示往往高于张扬的表面直接再现。罗丹在创作中非常崇尚精神内质的表现,他的作品都特别强调灵魂的表达,这与传统中国绘画强调的骨气有异曲同工之妙。周京新坦言,自己的绘画创作受罗丹的影响非常大,“有一个阶段在创作时,把罗丹的作品作为这个阶段唯一一个直接的参照” 。

  中国雕塑要保留中国文化特征

  研讨会上,吴为山展示了自己在全国各地所创作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雕塑系列等作品,此次研讨会间隙,法国雕塑家们专门参观了吴为山创作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并给予很高评价。克洛德·阿巴吉认为,吴为山作品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的价值体现。对此,吴为山说:“大家看了我的雕塑作品之所以感动,因为它们散发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光芒。我们必须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自信,这种自信源自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 ”吴为山的这番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大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要在作品中把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今天的时代发扬光大,成为新时代的新艺术创造的资源,融入到今天的创作之中,这样中国文化的源和流才能绵延不断,才能真正向世界展示中国对世界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才能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文化。

  老子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吴为山创作的青铜雕塑《老子》面部表情和善而神秘,长发披肩如新沐而出,富有神韵。这件作品借助书法线条、铜鼎造型,创新性地运用现代艺术创作思维,力图展现出哲学与人生、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反映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内涵,也体现出了现代艺术风格,在法国等地展览期间得到了当地文化艺术界和广大民众的认可。研讨会上,很多专家认为,这座雕塑的视觉震撼力就根源于中国文化的穿透力。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获得的尊严,多半来自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被认可、被理解的尊严。

  克洛德·阿巴吉最早了解中国雕塑是从佛教、道教的雕塑作品开始的,他认为很多当代的艺术作品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中国雕塑的发展最重要的不是跟随当代艺术潮流,而是要保留中国文化特征,去做一些真正的富含中国元素的雕塑作品。因为如果中国雕塑家做的作品更有中国特色的话,那么欧洲艺术家或者普通人都会很有兴趣,但如果跟随全世界艺术家的潮流,就没有中国特色,意义也不大了。

  “艺术家要像一棵树,它的根基是文化,还需要传统文化的土壤。 ”吴为山表示,我们的艺术不是迎合西方人的,我们要迎着他们的面走,而不是跟着他们的背影走,我们必须建立中国人自己的雕塑语言。在全球化时代,中国要向西方学习,更要到自己的古代文化矿藏中去淘金,中国的人口、地域、传统文化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精神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就会断根,会使世界文化部分缺失、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