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在“靠谱”和“离谱”中周旋
栏目:议无止境
作者:杨瑞庆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人留下的优秀作品也是“谱” ,如能借鉴这些“经验之谈” 、“经典之范” ,就能增加“保险系数” ,容易取得成功。但是过分“遵纪守法” ,甚至刻意去模仿精品,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雷同感,味同嚼蜡,毫无感染力。

  □有经验的作曲家总是一半篇幅在寻求“靠谱时的共鸣” ,至少还有一半的篇幅要去追求“离谱时的新奇”。

  “谱”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导实践的载体,如常见的曲谱、菜谱等;二是形成规范的标准,如常说的靠谱、离谱等。作曲当然离不开曲谱,那么作曲者如何写出曲谱呢?以歌曲为例,大多是依字行腔,采用乐谱符号,就能记录成曲谱。从这一点去判定,作曲必须形成曲谱。如果没有曲谱,怎么能传达出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呢?这里,只涉及到关于“谱”的第一种解释。

  但如何作曲,就牵涉到关于“谱”的第二种解释,就是创作时对于经典作品、规范作法的如何运用。常听说某人如果说话不着边际,有胡编乱造的嫌疑,就用“不靠谱”来评价。这里的“靠”是“倚”的意思。说明做事如果依附经典、符合章法,就能让人放心。前人总结的作曲法就是“谱” ,前人留下的优秀作品也是“谱” ,如能借鉴这些“经验之谈” 、“经典之范” ,就能增加“保险系数” ,容易取得成功。但是过分“遵纪守法” ,甚至刻意去模仿精品,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雷同感,味同嚼蜡,毫无感染力。仿照手法在美术、书法作品中可以得到认同,一旦A君模仿B君的作品十分逼真时,往往会产生“学得真像”的赞叹。而在音乐创作上却非常忌讳,当听到陈曲滥调的旋律时,立即会嗤之以鼻。但是,音乐中适度融进熟悉的音调,却会使作品产生亲近感,成为作曲者的惯用手法。

  由于音乐是听觉艺术,和谐的美感是在聆听音乐时产生的,这就决定了作曲时可以“靠谱” 。因为欣赏者已经在平常的积累中储存了大量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调式、音调、节奏、手法方面的信息,只要作品中巧妙运用这些素材,就会勾起人们的美好回忆,而引发共鸣。设想一下,如果作曲时完全不“靠谱” ,一切都是前所未用的新音调、新节奏,那么,只有不知所云的遗憾,无论如何也撞击不出审美的火花来。所以,放眼我们身边的歌曲,同宗、同风、同类的作品比比皆是,群众欢迎,专家也能认可。

  但是,“靠谱”不等于“抄谱” ,有经验的作曲者绝不会原封不动地去照搬现成,总是在借鉴中渐变。当代作曲者都在实践既“靠谱”又“离谱”的创作路径,就是在借鉴经典作法、经典作品的同时,一定要融入一些“独家经营”的音调和节奏,才能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新意。因为写作素材只有7个自然音,再加上5个变化音,充其量只有12个元素,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严重“靠谱”而被不屑一顾。有经验的作曲家总是一半篇幅在寻求“靠谱时的共鸣” ,至少还有一半的篇幅要去追求“离谱时的新奇” 。

  歌曲创作既要“恋旧” ,又要“猎新” ,这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课题。去年“唱响中国”的十首获奖歌曲,可以说都是既“靠谱”又“离谱”的智慧结晶,它们在新旧之间的平衡上寻找到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当代群众歌曲的“样板” ,而被隆重推出,其创作经验值得总结。这些获奖歌曲除了词意具有吸引力外,旋律既熟悉又新鲜,所以在群众投票、专家评选时都获得了获奖的好运。如:

  《走向复兴》 “靠”了《我们走在大路上》的谱,但A段结构变为复乐段结构,不落俗套。

  《阳光路上》 “靠”了《我和我的祖国》的谱,但是在不同的调性中进行,将旋法引入了新的天地。

  这个现象说明了音乐传播中的特殊规律:就是既需要“靠谱”的亲切感,也需要“离谱”的吸引力。两者相辅相成,需要智者去巧妙把握。

  这些获奖歌曲当然不可能去有意寻找模仿对象,而是在无意“靠谱” ,寻找到了一些已经实践证明深受群众喜爱的经典手法和经典音调去编织歌曲,从而达到亲近欣赏者的目的。但是,群众仍然期盼新鲜,如果能在作品中恰到好处地融入新意,就会产生平中出奇的迷恋感。这些获奖歌曲基本都能做到这一点,就是在“靠谱”的同时,都有一定程度的“离谱”创意,使每首歌曲都有独辟蹊径的亮点。

  虽然说作曲中“靠谱”和“离谱”显得同等重要,但在实际操作时还应使后者占上风,就是说创作中的创新意识应该贯穿作曲始终。但这种创新需要建筑在“靠谱”基础上的“离谱” ,才能取得既熟悉又陌生的多重欣赏效应。如果歌坛上经过了多轮“渐变”后,各种新鲜的音调就会丰富起来,又积累起一批可以作为“靠谱”的资源。如果“靠谱”中不“离谱” ,进行曲总是“硬邦邦”的大调式,三拍子总是“蓬擦擦”的节奏感,藏风歌曲总是那几个熟悉音调的连接,那么“歌多声少”的现象不可能避免。

  在实践“离谱”写作时,千万不能脱离群众的实际接受水平,否则只能望曲兴叹。如龚琳娜创作的《忐忑》确实给人全新的感觉,由于音调、节奏、章法完全不“靠谱” ,所以一般人唱不了,只能听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