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里面看《西游》
——年年假期播《西游记》现象反思
栏目:艺论纷纷
作者:耿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媒介洞穴”人为制造的媒介隔离,正如将孩子抛向荒岛,抛得越远孩子越绝望。

  □容许儿童自己从文学阅读中寻找在电子媒介环境中树立理性、发现自我的途径,才是真爱。

  寒假开始,又见“猴哥” !每年寒暑假必播《西游记》 (1982版电视剧) ,这是为什么?

  尼尔·波兹曼曾提出电子媒介时代“童年消逝”的思想。他认为,在印刷媒介时代,印刷媒介注重信息掌握的循序渐进,因此造成了“童年”与“成人”的分野与过渡,而儿童的成长感正建立在这种从“童年”到“成年”的分野与过渡中。在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比如电视,在信息传递上是同质化的,儿童与成人在电视面前接收的信息无甚差别,这造成了“童年”与“成人”分野的淡化,而儿童以此“分野”把握“成长”的参照也因此缺位,最终导致“童年的消逝” 。当前儿童的生活世界正是学校与社会的杂糅,因此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在媒介文化上的冲突已成为儿童文化中的突出问题。

  考察中国当代儿童的媒介文化语境,可以发现,对此冲突的消极解决造成了大众媒介中的“洞穴意识”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冲突不可避免,而儿童在此冲突中被认为不可能有自己的选择能力,选择权就被交到了儿童法定监护人家长手中。家长意志投射到电子媒介,于是就形成了电子媒介专辟出被家长舆论认为足够净化的空间,人为制造出“儿童”与“成人”在电子媒介世界中的差异,以此来实现对儿童的“保护” ;形如蛮荒时代,原始人以洞穴来安置弱小群体。当电子媒介被认为是洪水猛兽时,“媒介洞穴”油然而生,这应该就是“年年假期播《西游》 ”的原因了。

  82版《西游记》很有特点,故事曲折,想象丰富,关键是无毒无害,没有谈情说爱,间有暴力镜头,也是假打真吆喝,整个是一部超级儿童剧。这正是电子媒体时代,家长为儿童选择“媒介洞穴”的范本。遍观中国儿童的媒介环境,由《西游记》衍生出的“媒介洞穴”已非仅见,以《家有儿女》为代表,一批所谓“益智、有趣、收视率高”的媒介产品,最热心的追捧者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然而“媒介洞穴”其实危害极大。一方面,人为制造出的媒介隔离正如将孩子抛向荒岛,抛得越远孩子越绝望;另一方面,电子媒介中的“洞穴意识”借助媒介本身的膨胀,已然成为儿童成长的媒介环境,这必将对学校体制内以印刷媒介为主体的媒介环境形成联动影响,使印刷媒介同样产生了人为隔离的“洞穴意识” 。

  以在校青少年儿童的文学教育而言,当前入选中小学教材的大部分文学作品是上千年文学传统的精品,李白、杜甫、四大名著、鲁迅,几乎所有作品都需把握其深度才能实现正确理解,而对文学来说,文学的深度其实就是人性的复杂与冲突,这是文学本身的魅力所在。以小说《西游记》为例,孙悟空的“反抗强权”其实是表面意义,“心猿归正”的精神历程才是全书的精华。然而,“心猿归正”适不适合讲?不讲, 《西游记》浑如白水;讲,怕《西游记》如“祸水” ,权衡犹豫间,学校、家长与学生本身已悄然被成为媒介环境的“无害的电视剧《西游记》 ”推向前者:宁愿孩子不知《西游记》深浅,也不愿孩子涉入莫测险地,“洞穴”里最安全!当然,可以设想《西游记》的深入阅读有机会在更高阶段进行,这种想法忽视了一个问题,因为“媒介洞穴”已然成为氛围,在对其缺乏反思的前提下,儿童的文学成长将是向洞穴深处愈益滑落的过程。

  电子媒介时代,以印刷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儿童文学应如何脱困?有两点当下可行:第一,家长宜祛除对电子媒介的焦虑心理,给儿童通过文学阅读培养现实理性的空间。儿童媒介环境中的“洞穴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家长群体的过度监管。一位家长在博客里表示对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也不放心,认为“对孙悟空而言,只要他前进道路上的阻碍,通通杀死,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英雄主义” 。 ( “青青玉庭”的博客)这样的监管焦虑只能导致儿童在文学阅读中避重就轻,沉溺幻想。文学,不仅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空间,更是其树立现实理性的缓冲板;电子媒介构成了当下现实的主要内容,容许儿童自己从文学阅读中寻找在电子媒介环境中树立理性、发现自我的途径,才是真爱。第二,儿童文学创作应写出包含“成长体验”的作品,重建电子媒介时代的儿童成长历程。2010年7月的《儿童文学》刊发孙丽萍的《镜子》 ,写的是小主人公得到了一面可以窥见真相的“镜子” ,当他用它来揭破魔术师的表演,呈现“真相”时,却发现自己其实是犯了一个错。这篇作品好就好在它写出了所谓“真相”的悖论,而对悖论的体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电子媒介取消了儿童的成长体验,因此,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通过叙事重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深层冲突,以文学的方式恢复被电子媒介遮蔽的人生成长的完整性,将是电子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首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