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盎然 寓意深远
——音乐剧《青城山下》的创新艺术特色
栏目:艺评成都
作者:李翔  来源:中国艺术报

  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而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经典艺术文本,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结晶。对经典的改编无疑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024年新春之际,根据经典神话传说《白蛇传》改编的音乐剧《青城山下》再度亮相四川大剧院,又一次引发了观众的热情关注。正所谓“重要的不是故事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故事的年代”,音乐剧《青城山下》在艺术创作上推陈出新,在充分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巧妙融入了生动、灵气而富有现代性的审美意识,恰当地平衡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间的微妙关系,并大胆打破了以往根据《白蛇传》改编的相关艺术作品陈陈相因的叙事语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艺术格调,令人耳目一新。

  巧思:不落窠臼的创新叙事逻辑

  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传说,《白蛇传》的故事底本历经千年演变,衍生出的各类型艺术文本不胜枚举。根据《白蛇传》改编的艺术作品,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电影《青蛇》、动画电影《白蛇:缘起》、川剧《白蛇传》、粤剧《白蛇传·情》等,即便叙事视点不同、核心人物各异,但就大多数作品的基础叙事线索选择而言,均主要围绕白蛇与许仙间的爱情故事而展开。然而,音乐剧《青城山下》却大胆打破了故事母本的常规叙事逻辑,另辟蹊径地将故事的核心内容前置,聚焦于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发生之前。剧中,一名小乞丐在酒仙人的唆使下潜入青城山伺机杀害白蛇,不料却在与一众小蛇妖的日夜陪伴中缔结友谊,在与白蛇的朝夕相处中一往情深。最终,小乞丐为了保护善良的白蛇而吞下蛇丹,幻化为青蛇与白蛇携手相伴。“如果不能拥有你,我愿换一身衣裳陪伴你”,小乞丐对白蛇的情谊不是小儿女的悲欢,而是大气的成全与温暖的陪伴。创作者不仅生动讲述了白蛇与青蛇间的相逢际遇,更深入揭示了两者间守望相助、心心相印的前世因缘,从而带领观众在别具匠心的审美视野里“看人间、见妖界,了恩怨、解情仇”。

  妙趣:活泼生动的地域文化表达

  音乐剧《青城山下》是一部具有鲜明地域文化色彩与现代性审美意趣的作品。在音乐创意上,该剧不仅探索性地运用了大量说唱、爵士、民谣、摇滚等多元音乐类型,更加巧妙地融入了不少四川方言元素,让文本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身份与别具一格的文化魅力。

  如果说方言是一种声纹标识,可赋予艺术作品一套独特的“声音密码”;那么民俗则是一串意象符码,可赋予艺术作品一套鲜明的“性格标签”。音乐剧《青城山下》积极运用四川方言文化元素的同时,还有机融入了不少四川民俗文化元素,让奇幻的故事中不乏人文底蕴与市井气息。剧中,小乞丐教山中小蛇妖做人的桥段中,大量穿插了常见于四川地区的吃火锅、打麻将等生活情景。“点上一把火,架起一口锅,锅里头世间万象好快活”“打麻将,莫紧张,血战到底通天亮”……风趣幽默的方言唱段与动感夸张的肢体语言巧妙结合,插科打诨间生动诠释出川人乐容天下的性格特征与蜀地沉浮自安的文化气质。

  真情:霁月光风的审美价值情怀

  “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青城山,山林清秀,幽甲天下,作为道家文化的发祥地,这里蕴藏着古老的东方智慧——和谐共生、道法自然。音乐剧《青城山下》在全剧主控思想的把握上,悄然呼应了道家的价值情怀,即遵从内心最本真而纯然的光亮与善意。小乞丐从受命酒仙人卧底蛇窟,到因情感生出困惑,再到发出“谁造了这天地,又造了这规矩”的终极追问,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小乞丐在与蛇妖的真诚相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天道和人心不是对立的,世界只有一个,心就是理,我心即世界。在追寻“善”的真谛的同时,“没上过一天学”的小乞丐也用最纯洁的心灵教会了蛇妖何谓“心痛”——就是“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光亮,把别人的伤引到自己身上,把自己的爱送到别人身上”,微言大义的歌词唱响了最朴素而纯真的做人道理。民间传说《白蛇传》流传千年仍打动人心之处在于强调“情”的本源性。真心不会付流水,月下有人诉衷肠,音乐剧《青城山下》在看似充满想象力与趣味性的视听外壳之下,包裹着浑金白玉般的善意,再度扣动了人世间最纯澈的情愫与最美好的心弦。

  敬畏经典,珍视经典,是践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对于经典的现代性改编,既需要不落窠臼的创新突破,更需要恰到好处的分寸掂量,既需要谨小慎微的匠心打磨,更需要霁月光风的价值情怀。正如胡经之先生所言“艺术不是模仿,而是揭示;不是宣泄,而是去蔽;不是麻痹,而是唤醒;不是功利的追逐,而是精神价值的寻觅;不是纯然的感官享受,而是反抗的承诺和人类生命意蕴的拓展”,这应是艺术创作的初衷,更应是艺术创作永恒追寻的方向。

(作者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成都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