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龙腾舞动乡村持久的自信和力量
栏目:非遗
作者:黄卫琴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08年,竹叶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舞动

  从古至今,中国文化有一个永恒的符号,那就是龙。中国龙的形象,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又是一种全民性情结意绪。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龙文化已渗透进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龙的信仰已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龙的形象已出现在诸多物件、用品、装饰之上,成为佩戴、应用之物,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种情感历久而不衰,终至积淀为安吉人的精神象征和文化传统,在绿水青山的安吉传承出龙舞文化的生动活剧。

  在安吉上舍村,这里的村民对四周的山脉和穿村而过的溪流、道路十分敬畏,将其视为龙的化身。在此生发演变的灯舞“化龙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叶龙”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村,两条龙,各显风采。

  看过安吉化龙灯表演的人,都会被这条亦灯亦花、刚柔相济、变幻多姿的花龙深深吸引——竹制的花瓶灯颇为特别,能像蚌壳般开合:合起来时形似一只常见的花瓶,瓶身内可插入时令鲜花;一旦打开,花瓶便一分为二,成为两只扁形花瓶,两只扁花瓶所依附的竹板则呈现云朵般的形状,可开可合,如同魔术。一招一式舞动时,欢快灵巧、柔美多姿。

  在浙江众多的龙舞中,化龙灯在诞生之初是唯一一种由“花朵”变化为“龙”的民间舞蹈,突出“变”的巧妙幻觉,充分显现了安吉人的奇思妙想和聪明智慧。锣鼓响起,手中的花瓶灯和龙灯变换出多种姿态。龙与花结合,动与静交替,刚与柔相济,使得化龙灯的表演特色十分鲜明。正如头牌灯布面上所书写的“动则变,变则化”那样,化龙灯这一表演项目通过花样迭出、反复变换的方式,展现其独特魅力,让观众在喜庆祥和的风采中,领略其中的柔美与浪漫,更能淋漓尽致地体悟其强烈的生命力。

  在“舞”与“变”的传承中,化龙灯的艺术感染力越来越强,名声也越来越响亮,龙舞艺术的实质性变化也在随之凸显。

  据《安吉县志》记载,由于化龙灯声名渐渐远播,近乡邻长兴县经常邀请梅溪镇上舍村的舞龙艺人前往演出,这无疑连带影响了邻近地区舞龙技艺的变革。长兴县天平桥村的百叶龙就是清末时期在上舍村化龙灯的启发下,由村里的“龙师父”杨九龄手把手传授形成的,其风格和化龙灯极为相像。

  而从清朝末年开始,化龙灯又渐渐演化出另一条绿色分支——竹叶龙。在安吉这片竹海中,一条全新的、突出安吉竹乡绿色的姐妹龙破土而出,实现了再一次华丽转身。

  竹叶龙同样起源于上舍村。人们很快发现,用取之不尽的竹叶作为“龙鳞”显然更为合用。由此,竹叶龙的外形与人们想象中的“龙”更为接近,表演者举着舞龙棒舞动,那全身抖着绿片的龙着实威猛。

  起初,竹叶龙的表演形式完全沿袭以前的化龙灯,以“走灯”的形式走阵势。第四代传人胡启华在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新,以保留化龙灯基本特点为前提,在舞蹈形式、造型上下功夫。竹叶龙的阵势或造型的名称与化龙灯略有不同,但只要稍加比较,仍可发现两者具有相似之处,体现了两者的传承关系。其中,竹叶龙中“进门笋灯、出门龙灯”的表演环节与化龙灯中“进门是花灯,出门是龙灯”如出一辙。碧绿的绿龙在绿水青山间腾挪跳跃、欢快舞动,或气吞山河,或龙翔潜底,让人们感受到这条曾游出国门、遨游过世界的“龙”特有的活力和精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上舍村从一条龙到两条龙,从几个人扩充到一村人的表演队,从传承、传播再到传递,境界在不断升华,有益于深化村民之间的情感认同,维护乡村情感共同体。

  上舍村注重“以龙会友、以龙会客”,村里建了浙江省首个民间龙舞博物,并专设龙舞文化传承人研学室,可谓见人见物见精神。以龙舞博物馆为载体讲述的中国龙故事,展现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彰显的传承之心、时代之进,显然更具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安吉龙舞文化的演变发展,在赓续传承、融合传播中沁润人心、涵养自信;龙舞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全国、全球尽展风华;龙舞在传承中历久弥新,在传递中互鉴文明。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孔子学院,摆放着一颗安吉竹叶龙的龙珠。它缘于一次国际艺术交流,安吉竹叶龙受邀前往西班牙表演,因其魅力及象征意义,这颗竹文化绿珠就此“定居”西班牙。在这之前,这条折射出推陈出新改革意识、乐观向上生活态度以及浪漫诗意精神追求的竹叶龙,还登上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法国和平艺术节等20多个国际舞台,向世人传递竹文化的魅力。透过安吉这条绿色“龙”,让世界读懂美丽中国的“绿色密码”。以艺通心,既讲好历史以及当代安吉故事,也传递着中国价值追求、价值观念,充分展现着中国优秀、持久的文化自信和力量。

  竹海龙腾,龙身节节、人心齐齐。化龙灯,满载着浙江人灵动求变、刚柔相济的性格魅力。日前,舞龙已经蓄势待发,即将为热闹欢腾的新春佳节添姿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