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音乐剧创作的文化景观
栏目:观察
作者:王哲  来源:中国艺术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人们艺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备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灵活的组合形态、广泛的题材内容、能够产生无限循环的流行金曲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音乐剧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享受。新时代的音乐剧作品创作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人们对音乐剧的审美需求和文化追求。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创作理念是当下中国音乐剧作品创作的典型特征。音乐剧已经不再是单一文化的产物,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创作理念。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元素都在相互融合,音乐剧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音乐剧《在远方》不仅运用了百老汇的音乐风格和故事情节,还将流行音乐和嘻哈元素融入其中,以快递小哥的奋斗故事映照改革开放后的家国巨变,聚焦快递行业20余年发展变迁,点赞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民生福祉,用现实主义的语汇向观众传达了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期盼,刻画了当下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深受改革创新精神激励的年轻人。作品呈现出了一种轻喜剧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强烈的时代内涵。

  传递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当下主流音乐剧作品创作的重要社会功能,同时呈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音乐剧作为一种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影响力不能忽视。笔者参与创作的音乐剧《新华报童》,讲述了抗战时期一群街头少年与《新华日报》有关的热血经历。神秘悬念的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的剧情走向,牵引着观众的心紧紧跟随剧情跌宕起伏。著名编导、艺术评论人陈伟科曾这样评价:“《新华报童》在唱段设计上,打破传统流行歌曲的规律,创造出独特风格,让人听后意犹未尽。同时,演员的声音表现力和爆发力很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情感和高潮部分。”音乐剧《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是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人为追求人民解放和百姓幸福而不畏牺牲的红色题材作品。该剧以李卡烈士的事迹作为切入点,从“抗战胜利后,李卡在广州发动学生演讲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一直演到他“牺牲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之中”,艺术地再现了李卡光荣而伟大的一生。该剧创造性地集戏剧、音乐、舞蹈、影视视听语言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以音乐剧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致敬广东革命先烈,弘扬红色文化。

  创新和突破的创作手法可以使音乐剧作品更加独特和个性化,从而更好地表达其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音乐剧《绽放》聚焦校园生活,深入挖掘师生共同的奋斗与梦想、矛盾与理解,在接地气的同时富有时代感,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独具匠心的舞台构图、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亲的英模形象。此外,由笔者导演的音乐剧《梦开始的地方》打破舞台空间局限,利用艺术表达的创新,向观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梦想画卷。作品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创新的戏剧结构,营造出充满张力和想象力的空间,使观众身临其境。由此可见,每一部舞台艺术作品,除了沿用传统的创作方式,推陈出新的表现手法也能够让作品变得更加精彩。

  如今中国的音乐剧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很好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观看音乐剧已经成为世界各地观众的重要文化消费之一。通过创作优秀音乐剧作品,不仅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而且可以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新时代音乐剧作品创作的文化现象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创新和突破的创作手法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观众对音乐剧的审美需求,也为未来的音乐剧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作者系深圳歌剧舞剧院有限公司青年导演、三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