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以京剧艺术共建北疆精神家园
作者:刘尧晔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3年8月4日至5日,作为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特邀剧目,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为观众演出了《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这次演出,是新时代内蒙古构建“北疆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亦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增强文化认同和建设精神家园,202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中正式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

  回溯内蒙古京剧发展史,不难发现其与上文“北疆文化”的内涵描述高度吻合,虽然这一概念是2023年才正式提出,但艺术实践已践行六十余年,内蒙古通过引进和发展京剧艺术来构建共同精神家园、推动艺术创新、实现各民族守望相助,与北京京剧界在人员、剧目上有着密切的交往交流交融。

  京剧于清末传入今天的内蒙古地区,随着时代变迁,由王府的深宅大院进一步扩散到民间,由活跃在内蒙古各地的班社、票友不断推动京剧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从内地调派大批人员赴内蒙古支援北部边疆建设,如“齐心协力建包钢”的背后是多个省市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及其家属,以及大专院校分配的青年学生纷纷来到包头,使得包头市的人口从1949年的35万迅速跃升至1960年的136万;又如1957年筹建内蒙古大学时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了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大批内地移民的迁入也推动了内蒙古的精神文化建设,为满足多民族多元文化需求,同时以京剧引领内蒙古地方戏曲的发展,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的乌兰夫倡导下,从北京市引进一批京剧骨干,于1960年8月组建了内蒙古京剧团,演员分别来自北京市京剧团(北京京剧院前身)、中国戏曲学校1960届毕业生和社会流动演员。之后为了加强演出阵容,又先后与包头市京剧团、内蒙古新华京剧团(李万春剧团)合并,形成了一支由蒙、汉、满、回等多民族组成的京剧艺术表演团体。

  内蒙古京剧团建立后,在“蒙派京剧”的创建上也很快打响了第一炮: 1964年夏,京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赴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得到中央领导人高度肯定,并被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团等多家单位学演或移植演出。该剧的编剧赵纪鑫响应国家“支持边疆建设”的号召,从北京京剧团调入内蒙古京剧团,一生致力于创立“蒙派京剧”。作为“草原英雄小姐妹”这一知名IP的“舞台首秀”,该剧的大获成功,让全国各族人民更加了解内蒙古文化,也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向。

  内蒙古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的又一次剧目交集发生于二三十年后,由闫甫、长岐改编自经典剧目《四郎探母》的新编历史剧《契丹女》在包头市漫瀚剧团上演后受到业界好评,被北京京剧院、内蒙古京剧团相继移植公演并改名为《北国情》,作为向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献礼剧目,在北京和呼和浩特的舞台同时大放光彩。次年,内蒙古京剧团携该剧参加全国“纪念徽班晋京二百周年”演出、研讨活动,并由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和自治区文化厅联合拍摄成三集戏曲电视连续剧,荣获全国第九届戏曲艺术电视“天安奖”一等奖和三个单项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移植改编该剧的导演李仲鸣、主演鲍绮瑜亦是于1960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建设,由中国戏曲学校来到内蒙古京剧团参加工作,为自治区戏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通过京剧这一高度发达的艺术载体,内蒙古与北京建立了长期密切的文化联系,一方面引进京剧人才推动边疆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这些人才也通过汲取内蒙古的文化养分,为自治区乃至全国京剧事业贡献了全新的优秀作品,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京蒙两地京剧界在前人开辟的道路上,进一步加深了交流合作,形成了固定的共建机制。2023年4月,内蒙古艺术剧院(由内蒙古京剧团等多个艺术团体合并组建)、北京京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京蒙协作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三方将紧密携手,推进京蒙协同发展,在艺术创作、艺术培训及考级、人才培育、文艺演出文化交流、推广普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

  3个月后,7月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以“相约北疆文颂中华”为主题,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打造主题突出、精品丰富、群众认可、交流互鉴、文化共享的盛会。为改善剧目演出结构、提升剧场演出作品层次、满足广大群众高水准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节专门设置了特邀作品展演板块,引进《白毛女》等9场经典剧目,其中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的《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就占了2场,这充分展示了京剧艺术特别是梅派艺术的影响力,也显示出内蒙古自治区在构建“北疆文化”的具体举措中将京剧视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抓手。

  《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与内蒙古的观众见面的。梅兰芳京剧团由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以厚重的东方传统文化底蕴和鲜明独特自成体系的艺术风格,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并流播海外,是中国剧坛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京剧文化领军团队。该团首次赴内蒙古演出,诚如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朱甲所言:“此次赴内蒙古参演,是剧院与内蒙古艺术剧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共享共建的突出体现,也是京蒙战略合作良好发展的表率。”因此,在剧目选择上颇为精心,《四郎探母》是传统戏,《穆桂英挂帅》则是新编历史剧,二者在梅兰芳辉煌的四十年舞台生活中皆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前者是其青年时即与谭鑫培、王凤卿等名角多次合作的拿手剧目,在其口述史《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屡有提及,并有“与谭鑫培合演《四郎探母》”等专门章节;后者是作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及入党纪念而精心打造的新戏,并专门撰文《再度塑造一位爱国女英雄——穆桂英》详细阐述编创过程,亦为其舞台绝唱。这两部作品均凝聚了梅兰芳戏曲表演艺术的精华,故而被选择出来作为梅派艺术在北疆传播的旗帜。《穆桂英挂帅》由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梅派名家胡文阁主演,《四郎探母》由杨少彭与张馨月两位“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主演,内蒙古艺术剧院京剧团部分青年演员参加演出,两场均座无虚席、掌声雷动,显示出梅派经典作品跨越时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也证明新时代“北疆文化”建设中京剧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结语

  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以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演出《穆桂英挂帅》和《四郎探母》为标志,京蒙两地的京剧文化共建在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迈入了新的阶段,将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艺术的当代传播拓展到了新的地域,通过共建培养改善演员结构和深入学习梅派艺术,内蒙古京剧将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使新时代北疆文化的建设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层次。

  (刘尧晔 内蒙古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二级艺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