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艺术家感言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何加林(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

  “中华情·中国梦”是一个持续举办了十年的品牌活动。在这十年间,海峡两岸人民的情感交流愈发浓烈,基于同根同源文化的艺术创作和亲切互动成效非常显著。

  此次的笔会活动中,两岸艺术家们如同老友,共同挥毫,用真挚、热烈的情感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团圆的企盼,字里行间都是用心用情的自然流露。我们大陆的几位艺术家合作了一幅《鼓浪屿》,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用自己的笔墨把一衣带水、两岸共生的感情通过鼓浪屿传递出来,讴歌祖国的新貌;台湾同胞也合作了一幅作品,画面中松树、牡丹、锦鸡等中华传统元素也正体现了守护文化根脉的赤子之心,令人感动。希望“中华情·中国梦”能够通过海峡两岸艺术家们手中的画笔不断延续下去,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诚国(金门县水墨画协会理事长、金门县美术学会原理事长)

  这多彩多姿、丰富热烈的艺术盛事在每年桂花飘香、蝉鸣声长的金秋时节为海峡两岸提供亲情友情乡情同胞情交流的聚会,也为两岸艺术家带来了切磋技艺的好时机。

  9月26日上午,两岸书画家齐聚一堂,笔歌墨舞,挥毫的挥毫,画图的画图,真是翰墨飘香,满室乐融。下午,厦门市美术馆的书画交流展更是掀起了高潮。宽广的展览厅挂满了两岸艺术名家的作品,漫步观赏,可见主办单位的辛劳和用心,也观赏到不论是画作、书法作品、摄影作品或是民间文艺作品,件件精彩生动,幅幅风格迥异,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中华情·中国梦”情系两岸,获得两岸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以书寄情,以画传情,在这文化艺术交流中,在这祝祷“月圆人团圆”的时节里,期盼两岸和平美好的未来。

 

  ★林再生(中国摄协理事、台湾摄影家交流协会理事长)

  一轮月,两岸情,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很荣幸我的作品参加了本次“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的摄影作品展。展览以“情”字为主线,以影像为媒,体现了两岸同胞一家亲的美好景象,增强了海峡两岸摄影人的互动。

  我的一幅参展作品拍摄于云南翁丁村,它是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在那高山白云之间,佤族村民淳朴、随性的样子深深感染了我,不禁令我感叹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博大而包容,各少数民族汇聚在一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感谢主办单位的精心筹备,希望这样的好展览能一直举办下去。

 

  ★彭邦(中国摄协理事、香港中国摄影家交流协会秘书长)

  怀着对祖国美丽山河的敬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我们香港的几位摄影家的作品,参加了此次“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的摄影作品展。我们共享了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信,感触很深。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共同抒发爱国之情,浓浓的同根同源的同胞情洋溢在我们心中,增强了沟通,促进了友谊。

  艺术作为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相互沟通、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摄影具有传播快、覆盖广、信息大、受众多等诸多优势和特性,成了当下不可缺少的宣传和传媒方式。我们期待更多的摄影人,展现更多更好的摄影作品,奉献给当下,留存给将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潘善助(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书法教育委员会主任)

  再次来到厦门参加“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要感谢主办方十年来一直的坚持,为加强海峡两岸艺术交流搭建起桥梁。海峡两岸同根同祖,尤其是在书法方面更是一脉相承。书法传承着中国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情感,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更让人心相通。因此,对台湾书法的研究也成为我的一个研究方向。如今台湾书法的繁盛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上世纪40年代末一大批渡台书法家作出的巨大贡献,例如于右任、陈其铨等等,与大陆书法师承一脉,薪火相传。“中华情·中国梦”品牌活动通过艺术,让海峡两岸同胞互学互鉴、共同成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非凡的意义。

 

  ★陈铭镜(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

  这是一场展现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根源和精神追求的艺术盛会,也是一场促进海峡两岸情谊的友好交流。本次展览书法作品的征集以中国历代诗词为主要内容,台湾书法界送件突破以往,所有书体涵盖篆、隶、草、行、楷,名家辈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自文字发明以来,我们擅长用软性毛笔写出特有的中国文字,把毛笔的尖部、腹部、根部,通过运笔的起、行、收当中的提笔、按笔、使转等运动方式,写出不同的长短粗细,而且有骨、有肉、有血气,甚至有间架平衡、变化的字体仪态,字里行间表现出行气、墨气,以及个人内心情愫,形成书法的特有魅力。

  此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海峡两岸书法的现状,在差异当中又彼此具备了经典、丰润、骨气、洒脱、雄浑的美艺特征,值得互相交流学习。两岸人民是同根、同种、同血缘的炎黄子孙。书法文化与儒释道精神,是我们共同的命脉。海峡两岸同胞应该通过书法不断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传承我们的民族情感与同胞情。

 

  ★李雅华(厦门市民协原副主席)

  我的作品《惠安女民俗长卷》是以国家级非遗惠和影雕技艺制作而成,在近2米长的石板上,雕刻出无数个勤劳质朴的惠安女用劳动与汗水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画卷,也正是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中国梦”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情”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自豪感;“中国梦”代表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我深信,只有通过对中华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参加本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不懈努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我的作品传递中华情和中国梦的力量。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够与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交流学习,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鹭鹰(厦门市民协会员)

  民间文艺作品是民间艺人在生产、生活中,为装点生活需求而创作的民俗艺术。本届“中华情·中国梦”中秋展演系列活动中,民间文艺作品展区作品形式十分丰富。参展作品无论是材料、纹样还是题材、内容,都是以喜闻乐见的样式反映民众迎祥纳福的文化特征,众多“福”文化系列作品都蕴藏着民间艺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展览展示了漆画、剪纸、大漆、木雕、漆线雕、铜雕等风格多样的作品,蕴涵十分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主题体现乐观积极与健康和谐的价值观念。此次我也有幸参展,带来了“福”文化雕塑系列作品——《福临鹭岛》《有福之州》《惠女纳福》《祈福》《中华有福》等,雕塑作品摄取不同时期汉字“福”书法笔意,采用当代雕塑表现手法进行立体创作,形式上结合地域文化,色彩上融入地域风情,用雕塑语言诠释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笔会合影

笔会现场

艺术家在创作

本版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