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拨敦煌国乐音合引浦江“音·地·人”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王宇浩 张晓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弹拨敦煌国乐音合引浦江“音·地·人”

——记“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演奏比赛暨“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

  由中国乐器协会、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敦煌杯”中国民族器乐比赛组委会主办,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2023年“敦煌杯”中国弹拨乐(琵琶、阮、柳琴)演奏比赛暨“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日前在浙江金华浦江举办。本次音乐活动由“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演奏比赛、弹拨主题的系列音乐会与名家讲座组成,来自全国各地的2500余名参赛者在舞台上展现风采;而同期举办的音乐会与讲座,更是为弹拨乐界的中流砥柱与新兴力量之间搭建了交流的桥梁。音乐周系列音乐会以“指上华章”“国韵雅歌”和“国韵韶华”作为三场音乐会的标题,在主题上紧扣“国风国韵”,演奏者分别由中国现代弹拨艺术的奠基开拓一代、弹拨界承前启后的中流砥柱一代以及活跃在弹拨舞台一线的朝气蓬勃一代组成,老、中、新三代演奏家之间的传承成为该系列音乐会实际的“主标题”。

  “指上华章”,群星荟萃

  音乐周首场音乐会以“指上华章”为题,曲目在立意上多以“国”为核心,作品主题涵盖民风民俗、传统节日、大好河山与经典文学作品等。音乐会以经典曲目《我和我的祖国》开幕,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国乐名家以及参赛选手联袂演绎,千人齐奏经典,将最清澈的热忱献给最热爱的祖国。之后,由演奏家奉朝红、李晖演奏的《龙船》展现了端午龙舟争渡的热闹场面。演奏家魏青、刘桂连、魏育茹分别演奏《澳门狂想曲》《西双版纳的晚霞》与《云南回忆》三部作品,道尽作曲家与演奏者对祖国山河秀美壮丽的惊叹与热爱。琵琶演奏家杨靖与柳琴演奏家崔军淼分别演奏《弄韵》《雨后庭院》,前者操韵于琴上典雅不失活泼,后者在清新的旋律中诉说过往的平常,别具意趣。琵琶演奏家俞嘉以一曲《春秋》致敬中国古老而又精深的文化历史。演奏家董晓琳、魏蔚分别演奏的《云想花想》与《满江红》则以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作的核心出发点,以中国传统文学哲思为骨、以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丰其魂魄,赋予作品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在“指上华章”中,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空间上的南方与北方,在作曲家的巧思和国乐名家们的演绎之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富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音乐会中,老一辈艺术家们所展现出的老练技巧和对演奏作品的深入把握,值得民乐新一代们借鉴和学习。

  “国韵雅歌”,继往开来

  “国韵雅歌”音乐会是音乐周系列音乐会的第二场。本场音乐会作为“敦煌杯”比赛至高潮时举办的音乐会,参与演绎的皆是当代弹拨乐领域内的名家。他们在具备极高演绎水平的同时,又活跃在研究、创作、教育和表演等各个领域,以弹拨技艺的传习与发展为己任,为弹拨音乐发展这一团“活火”燃烧添柴。本场音乐会以阮与柳琴作为演奏乐器,汇聚了最具探索性和新锐性的音乐作品。古老传统乐器奏响的是来自于现代中国的新声。

  音乐会伊始,阮重奏作品《重逢》便以其新颖的创作理念,以中国传统乐器奏响来自大洋彼岸的蓝调之声。乐曲将吉他的技巧与旋律风格移植于阮之上,在6位来自不同岗位的高水平演奏家马兰花、朱宏伟、张晓东、祝杭红、张碧云、谭晶的演绎下,赋予古老乐器以新时代的开放之声。刘星改编的阮咸独奏《酒狂》在梅鹏程的演绎下,则颇有“脱吾帽,向君笑,饮君酒,为君吟”的豪迈。紧随其后的是由付月演奏的阮、柳琴协奏曲《飒》,此曲以弹拨音声重写《雁门太守行》为旨,以弹挑、过弦、人工泛音等技巧交替演奏阮与柳琴两种乐器,展现了青年作曲家的铮铮报国之情。由陈文杰创作的《悠远的歌声》则将听众自雁门沙场带至丝路古道,演奏家马兰花柔和婉转的琴声将边陲塞外的旖旎风光画卷徐徐展开。张碧云的柳琴独奏《望月婆罗门》以月为引,借月抒情。作曲家朱晓谷在创作时运用的扫弦吟揉等技巧,赋予此曲婀娜空灵的音响效果。沙漠、韩雪两位中阮演奏家合作演绎的《潮乡行》以潮州音乐素材为乐曲内核,在展示潮州地域色彩的同时,将潮乡的盎然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由演奏家沈非独立创作并演奏的《流连忘返》,以“刮”奏技法的朦胧色彩和左手连续勾弦打音的快速流动,让模糊的乐曲有了能够被“看见”的曼妙形态。富有京韵京味的柳琴与钢琴作品《京韵·春雨》,在柳琴演奏家王红艺和钢琴演奏家马君的合奏下展现,让现代与古典相交织的声音迸发出独特的风格特色。由演奏家冯满天编创并演绎的《出水莲》则将莲花的清新淡雅以阮咸与吟唱的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会最后,在阮咸合奏《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热情欢快的民歌节奏中落下帷幕,中国阮咸乐团50余位演奏家们共同构建了属于阮咸的璀璨动人之声。

  “国韵雅歌”音乐会将阮和柳琴两种弹拨乐器之美呈现在观众面前,阮和柳琴丰富多变的琴声,搭配以中国过去与当下、传统与交流之声,演绎着独属于中国传统乐器的诗情画意。

  “国韵韶华”,生生不息

  “国韵韶华”音乐会中,琵琶演奏家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演奏水平,以琴会友,以琴传道。音乐会以“时代”为音乐会内核,华夏五千年历史仿佛被融汇于这场音乐会中,浓缩于演奏家们的琵琶弦上。

  自演奏家张雅迪所演奏的春秋战国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袖剑与铜甲金戈——为琵琶独奏而作》,到黎芸演奏的《秦俑》,再到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汤晓风手下的汉时金戈铁马楚汉争霸的《霸王卸甲》,琵琶这件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传统,诉说着自古至今的往事。近代《浔阳月夜》的璀璨,来源于众多音乐家们的演绎与发展,青年演奏家邵笑所演奏的版本集众家之长,玲珑剔透。而王宪、杨靖创作的作品《太阳神女》在演奏家陈甦超的演奏中,将高原风土展现得格外富于遐思。演奏家罗慧芳则以一首《弦子韵》将北方鼓词音乐的精髓在琵琶乐器上进行了绝美演绎。本场音乐会最后是杨婧、缪晓铮分别演奏的连接传统与现代江南印象的作品《侬》与表达对未来美好展望的《云开月明》,历史与时代的画卷在演奏家的指尖缓缓铺开。琵琶或铿锵有力、或温婉清扬的音律不断跨越着历史长河,将过去的金戈铁马、风花雪月带至如今,又将当下的美好期待以音律送至亘古。

  音乐会的演奏者们都是活跃于弹拨乐演奏舞台一线的青年演奏家们。他们兼具传统技法和创新的表演形式,将新一代青年的蓬勃朝气融汇于音符的跳动之中,在方寸舞台上演绎着过去与未来的碰撞。

  文化发展,健康共生

  本次“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演奏比赛暨“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除音乐会之外,还特别设置了几场专家讲座,讲座专家集演奏家、作曲家等与弹拨乐器发展相关的诸多业内翘楚,他们在现场传播专业知识外,还就一些选手们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回答与交流,可谓在多维度展现中国弹拨乐风采方面做足了功课。

  此次浦江成功承办“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亦将这座人文底蕴深厚、本地文化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带入艺术界的视野。浦江当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广与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为本次“敦煌杯”赛事增添了属于历史和传承的厚重。与此同时,“敦煌杯”也以其独特的“乐音”为浦江“上山文化”和“诗画之乡”建设贡献了一份来自于音乐界的力量。从文化建设视角看,此次“敦煌国乐·浦江”国风音乐周在浦江的举办可以说是对新时代之下“音·地·人”三位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印证了大型音乐活动能够赋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而“音·地·人”体系的构建也为城市的发展更新和社会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贡献了来自音乐界的智慧。某种程度上说,城市、音乐与人民建立起健康共生的关系,城市的文化发展才能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