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北大红楼》:
凝聚爱国热忱 呈现峥嵘岁月
栏目:北京大视听
作者:吕冠蓉  来源:中国艺术报

广播剧《北大红楼》海报

  伟大的时代召唤着伟大的作品,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更加需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大历史观。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指导下,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精心制作的广播剧《北大红楼》,选用沉浸式的故事情节展现党史故事和人物的“形象还原”,为受众提供“在场参与”的沉浸体验,利用声音为代表的听觉符号使受众实现“感官共振”,切身感受一脉相连的家国情怀,凝聚汹涌如潮的爱国热忱,创意呈现峥嵘岁月。

  讲史不难,难的是如何处理虚构与史实的关系;求大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宏大主题中写就细节的光辉。《北大红楼》以尊重客观历史为基础,把握好历史与艺术的平衡点,通过广播剧的形式让党史场景“剧情化”,将“场面”讲出来,打破了党史故事的传统性以及课本或者影视剧给予大众的党史故事固有印象,根据党史故事设计出更丰满更具体的情节,用“故事沉浸”为听众营造影像重现的氛围和人物的形象还原。

  在第三集中,故事锁定在从北大红楼走出的两位革命先锋——李大钊与陈独秀身上,共鸣的入口就是青春与革命。编剧巧用人物与时代的限定,笔力遒劲、凝练克制,将青春与历史交融,设计编排在1920年初,京城政局动荡的背景下李大钊护送陈独秀出京过程中二人的详尽对话,笔墨着力在二人激烈的讨论声中,情绪从悲愤、不屈转变到“南北相望,相约建党”的满怀激情和坚定无畏,在互道珍重的惜别中凸显二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情怀,这种勇敢、乐观、豁达和大无畏精神,和当下青年人的精神价值达成共振,青春与革命建立起的代入感,再次升华了整部剧的主题。

  作品从红色资源中找选题,从革命历史中找素材,从新时代生活中找内容,在制作中特邀北大师生参与录制,“还原”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早期党组织活动等经典历史场景,以及当下北大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现实场景,凭借无实物场景、自由想象空间的优势,用声音带动情感投入,完成了现实与虚拟的场景交融,获得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体验感受,进入了审美的多维空间。《北大红楼》通过用百年后的北大人演绎百年前的北大人,不仅深情诠释五四时期青年爱国先驱们的热血澎湃与革命激情,找到了一条年轻人走进党史的情感通道,也成为一次“场景沉浸”体验的艺术实践,拉近了与更多人的距离,也走进了年轻学生和听众的心中。

  作为红色党史类作品,《北大红楼》将戏剧原本全方位的冲击感浓缩在听觉范围,将贮存于画面的信息撷取,再创作加工至声音轨道,为受众带来的感官共振——“听觉沉浸”,成就不一样的艺术作品。剧中邀请多名知名配音演员“献声”,生动模仿历史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声音以虚写实、以声传神,调动听众的想象力。如饰演李大钊的演员那洪钟大吕般的声音,始终铿锵作响,撼人心魄;饰演毛泽东的演员始终带有浓重的湖南口音。剧中旁白由著名配音演员李立宏担任,他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带领听众穿越时空,抵达百年前的历史现场。

  幕后的声音录制小组在北大红楼、李大钊故居、长辛店工人补习班等红色旧址均进行了实景音效采录,利用“混响卷积”技术,真实还原红色旧址的实景声场环境,用“声”临其境的表现手法回顾百年党史的诞生之源,感悟激情澎湃的革命精神。在主题音乐创作上,作曲家于祥国多采用温暖而内敛的基调,又饱含革命者的激情和睿智。音效方面,风声、吆喝声、马蹄声、拆邮包声、油印机工作声等自然音效和社会音效真实、自然,高度还原现场感;心理音效、情绪音效设计巧妙,成功外化了角色当时的精神状态,利用通感刺激观众展开联想,有效弥补了广播剧所缺失的视觉元素。《北大红楼》用极具画面感的人声演绎、高度融合剧情的音乐铺陈、精妙逼真的音效制作,将人声、音乐、音效、环境等情绪营造得恰到好处,引导受众进入特定的戏剧情境,引发其情感共鸣,获得艺术享受,同时彰显出价值引导的力量。

  《北大红楼》精准把握文艺创作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广播剧的独特魅力,用优质的创作打造文艺精品,在“故事沉浸”和“场景沉浸”的共同作用下,使受众在“听觉沉浸”中产生“身临其境”的在场参与感。在诠释厚重党史的同时,亮出一份主旋律精品创作的“北京答卷”,也打出北京出品的“金字招牌”。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