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心理调控研究
栏目:视线
作者:刘媛元  来源:中国艺术报

  小提琴表演艺术作为一种优雅而又精妙的音乐表演形式,自其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完善,适应着人们随社会和时代变迁发展变化的艺术高追求,用细腻独特的音色将乐谱上动听的旋律、作品中丰富深厚的情感演奏出来,给人以极致的视听享受。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小提琴表演的舞台艺术魅力和音乐特色,演奏者需要不断精练技术,丰富舞台表演经验,提高专业演奏水平,从而让小提琴音乐的表演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得以提升。然而在实际舞台表演当中,演奏者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演奏水平。因此,在小提琴舞台表演过程中,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小提琴舞台表演考验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和舞台调控力。对于演奏者来讲,舞台表演可以说是一种“二度创作”。舞台表演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舞台表演对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和感知心理都有一定要求。音乐表演心理涉及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记忆力、注意力和意志力等内容。在小提琴舞台表演中,需要演奏者识记所表演曲目的乐谱,专注于音乐表现,而不是查阅乐谱上。这要求演奏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应对复杂的音乐技巧和表现要求。同时还需要演奏者保持冷静和自信,克服紧张情绪、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并及时处理意外情况。音乐感知心理则主要包括感觉统合、身体感知、音乐感知等方面。在小提琴音乐表演中,演奏者需要对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进行统合,在演奏过程中准确摆放的手指位置,恰当施加琴弓压力,做到演奏流畅;同时还应感知音乐中的音调、节奏和情感表达,对作品的音乐结构、技术要求和表现意图进行充分理解,运用自身掌握的演奏技巧来呈现音乐的美感,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小提琴演奏。

  人类参与某项活动的心理因素受多方面影响,既包括个体内部的情绪变化,也涉及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事物产生的具体看法和心理感受。小提琴舞台表演的成功有赖于小提琴演奏者的心理支撑。小提琴演奏者在舞台表演中的心理困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演奏细节被忽视。表演时的紧张情绪可能导致演奏者的手部颤抖,影响到指法的准确性和琴弓的稳定性,从而影响音准和音色;也可能导致演奏者在弓弦转换时过于急躁,导致弓弦之间的过渡不够平滑,影响音乐的连贯性;还可能让演奏者由于过度关注演奏技巧本身而忽略了音乐表现,导致音乐缺乏情感和表现力。二是心理过于松散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过于松散的演奏状态可能导致演奏者对手指和琴弓的控制力不足,使得演奏技巧不够精确;也可能使得演奏者对节奏失去把握,导致演奏节奏不稳定或不准确;还可能让演奏者对音乐的情感表达能力降低,使得演奏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三是意志力不足导致舞台控制力不够。表演时演奏者缺乏意志力可能导致其在舞台上无法克服紧张情绪,影响表演的质量;也可能使演奏者在演奏中无法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例如无法自如地控制演奏节奏、演奏强度和情感抒发等,影响演奏的整体效果;还可能使得演奏者在演奏中面对意外情况难以及时调整和应对,从而影响后续表演。

  在音乐表演中,演奏者和听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演奏者通过表演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图,而听众通过感知和理解来接收和回应音乐。小提琴舞台演奏需要在听众面前进行,这可能会给演奏者带来一定的演出压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帮助其减轻演出压力,缓解紧张情绪,以确保其在舞台上能够呈现出自己最佳的技巧和表达。对此小提琴演奏者应该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和身体调控能力的训练。在演奏之前,可以通过进行深呼吸来放松紧绷的肌肉和思绪,并进行适当的身体放松和热身;可以通过拉伸肩膀、手臂和手腕,旋转颈部,放松身体的紧张感,提高血液循环和肌肉灵活性,减轻肌肉紧张和不适感;还可以借助想象力来构建积极的情境,想象自己在舞台上自信地演奏,并得到观众的赞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自身的自信心和放松感。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音乐演奏本身,不要害怕失误或担心评判,专注于音乐表达,排除外界的压力和干扰,让自己沉浸于享受演奏的过程中。演出结束后,演奏者可以花一些时间反思自己的表现。不要过于自我批评,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之处,在积极的思维下加强自我激励,自我关怀,让自己保持稳定良好的表演心态。

  良好的心理调控可以帮助演奏者与音乐建立情感联系。小提琴音乐表演中的情感与想象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演奏者通过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的展现,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想象。而听众的情感反应又会影响演奏者的演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种共同体验使音乐成为一种情感和想象的桥梁,连接着演奏者和听众。因此,在小提琴音乐表演中,演奏者可以通过倾注情感和发挥想象力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心理调控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感状态,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音乐的内涵。具体而言,在表演开始之前,演奏者需要深入理解曲目,仔细研究作品的背景、情感和内涵,了解曲目的情感起伏和表达方式,为正确传达音乐中的情感做准备。在表演过程中,演奏者应该完全投入到音乐中,感受每个音符的情感表达,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相融合。演奏者还应发挥想象力丰富自身音乐表演,在演奏伤感的曲目时,想象自己置身于悲伤的场景中;在演奏欢快的曲目时,尽量调动自己的快乐情绪。此外,演奏者还应尝试将音乐与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象连接起来,创造出独特的演绎。

  小提琴舞台表演不仅是音乐技巧的展示,还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舞台表现技巧。这包括表演姿态、眼神接触、与观众的互动,以及舞台存在感的营造等。这些技巧不仅有助于密切演奏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连接,还有利于增强音乐表演的吸引力。对此小提琴演奏者可以通过日常舞台训练来提高舞台表演的熟练度与自如度,缓解舞台表演的心理压力,提升舞台表演效果。具体而言,在日常练习中,演奏者可以定期模拟演出场景,邀请朋友或家人作为观众,或者自己设想一个舞台演出的环境,把每一次练习都当作正式演出,提高自己对舞台演出的适应度。同时演奏者要注重细节和技巧的训练,通过反复强化基本技巧和音乐细节的练习,提高演奏的熟练度,培养自己对舞台表演的自信心。练习之外,可以寻找更多的演出机会,例如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音乐会、比赛或演出活动,通过增加演出的频率和经验,逐步提高自己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同时演奏者还需要学习一些诸如呼吸练习、肌肉放松等心理调控技巧,以帮助自己在演奏前和演奏过程中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在练习和演出后,演奏者还应积极接受他人的反馈和评估,寻求专业老师或观众的意见,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提高自己的技艺和自信心,从而减轻舞台表演的心理压力。

  小提琴舞台表演不仅是评估演奏者音乐水平的重要方式,还是演奏者与观众建立深层次情感共鸣的有效途径。因此,小提琴演奏者应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努力培养良好的演出情绪,提升自己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实现自身专业演奏实力与最佳心理状态的完美融合。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