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再吹长安风
栏目:视线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航天五院“中继终端”(中国画) 程佩

  “1961年长安画坛代表画家首次晋京展览,长安画派由此名动全国;2018年,长安画派与长安画坛国画作品以‘丝路起点·回望长安’为主题第二次晋京;时隔五年,长安画坛第三次集体亮相首都——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西安,让文化成为西安走向世界的桥梁。”7月6日,在“黄河新篇来自长安”美术作品晋京展开幕式上,西安中国画院院长王犇如是说。

  由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陕西省美协指导,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文旅局、西安市文联主办,西安中国画院承办的“黄河新篇来自长安”美术作品晋京展于7月4日至8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学术研讨会同期举行,展览与学术研讨会共同在京城吹起长安风。

  展览汇聚来自长安画坛的画家们历经五年时间创作的中国画、油画、版画等种类作品约100幅,多精选自西安中国画院近年来实施的“西安文脉”“红色记忆”“黄河长安·关中新篇”等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也特邀了三秦画坛的名家精品。作品分为“丝路文脉”“红色记忆”“青山英姿”“古城新貌”四大板块加以展示,不仅展现了西安的传统文化底蕴,还呈现了西安近年来的重点工作和城市建设成果。从大禹治水,到黄河两岸三秦大地的雄浑气魄;从引汉济渭工程,到“三河一山”绿道;从文化惠民,到秦创原建设……展览作品紧紧围绕时代脉搏,展现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新气象。公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西安的发展动力和城市活力。“作品尺幅大、样貌多,反映了黄河文明的时代新气象、西安悠久的历史文脉、光辉的红色历程、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王犇介绍。

  西安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宏联认为,展览作品融发展之势于丹青之姿,绘文旅新貌于笔墨之端,以艺术之独特视角展示了古都西安古今之貌;在陕西省美协主席郭线庐看来,展览作品是对陕西、西安美术发展的集中检阅,更将为中华文明的探源走出了西安美术的独特路径。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杨晓阳表示,西安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统,还有革命的延安文艺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安画派、黄土画派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深远。西安美术家有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资源,理应充分发掘和表现出西安传统之美与现代之变。“西安作为古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与现代城市发展相融合,展现出城市的新风貌,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乔宜男表示,西安中国画院近年来在主题性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次展览就是一份汇报,期待本次展览能够为世界展示西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讲好西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