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类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戏剧评论《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 作者/冯冬

  作品简介:

  《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于2022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论著立足中国黄梅戏,从黄梅戏的跨文化演出与交流、黄梅戏剧目的跨文化演绎,黄梅戏的跨文化翻译和黄梅戏音乐的跨文化发展四个维度,以国际视野系统地综述黄梅戏的跨文化互动与传播现象,呈现其传播过程、演出积累、适应时代与受众衍变的规律,伴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步壮大并形成国际影响的全貌,也揭示该剧种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因此,本论著对中国戏曲,尤其是黄梅戏的发展、传播及“走出去”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节选:

  黄梅戏“属于近代史的产物”。作为较为晚出的地方性剧种,黄梅戏相对于昆曲、京剧而言,没有辉煌壮阔的历史和几近完美而严谨的表演程式,但它产生于花部乱弹百花齐放的繁盛时代,深受吴楚文化的滋养,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吸收歌舞、说唱等艺术精华,向更为古老的、成熟的剧种学习,从兄弟剧种中借鉴,以率真、质朴、自信的文化精神和实践品格在积极顺应时势中发展壮大,在南征北战中不断拓展着自身的影响力,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流布,不但为异域文化提供了新的艺术借鉴,还能从中提取有利信息为自身开拓新的发展途径。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到来,黄梅戏丰厚的情感凝结及艺术特质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文化在“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增强自身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有利资源。

 

文学评论《当代安徽文学创作研究》 作者/陈振华

  作品简介:

  安徽文学在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领域创造了应有的辉煌。当代安徽文学的创作也广泛聚焦现实,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本书以多维视角,散点透视当代文学皖军的创作,既关注像严阵、梁小斌、刘克等老一代作家的创作,也关注像季宇、许辉、许春樵、陈先发、赵焰、李国彬、洪放、余同友、潘小平、陈斌先、李凤群等当代安徽作家的中坚力量,亦关注新生代作家的渐露锋芒。本论著以当代安徽作家创作的现场性、当下性、地域性呈现当代文学皖军创作的审美风貌,响应文学皖军再崛起的时代询唤,既有对文学皖军、安徽文学的创作有系统的阐析,也有对当代安徽具体作家作品的深度诠释,自有其可观性和价值所在,是研究当代安徽文学的专门学术著作。

  作品节选:

  安徽一直是中国诗歌的重镇,仅就现代安徽诗歌而言,就出现了群星璀璨的局面。陈独秀擅写旧体诗,胡适的白话诗尝试,湖畔诗社的汪静之出版《蕙的风》时才年仅20岁,新月派代表诗人朱湘被认为“代表了中国十年来诗歌的一个方向”,方令孺、方玮德出身桐城名门,诗作意境不俗,还有“时代的鼓手”田间。当代安徽诗人也是名家辈出,影响深远。韩瀚、刘祖慈的诗歌振聋发聩,梁小斌的朦胧诗享誉中国,海子的诗歌朝向神性的高度,还能数出很多有影响的诗人诗作:沈天鸿、杨键、陈所巨等。

  当前,安徽诗人的诗歌创作继续勇立潮头,敢为世先。陈先发在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后又摘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桂冠,再一次引领安徽当前诗歌创作的热潮。获得鲁奖的《九章》“熔状物、玄思于一炉,本土气质与现代语言技艺共同发酵,迸发出强悍的艺术表现力”。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仍笔耕不辍,近期佳作频出,组诗《梁小斌的诗》获得首届中国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奖最高奖。余怒的诗歌基于寂静燃

  烧般的、日常生活的锐利思考,被学界誉为“中国的卡夫卡”。实力诗人吴少东获中国诗歌网“2018年度十佳诗人”,其诗作意在“灿烂的孤独”,一向以明润、丰厚、开阔、大气著称。张岩松,中国后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在叩问后现代的精神状况与存在景观中建构自己的诗歌王国。张万舒的《黄山松》已然成为安徽人的精神象征。当前优秀的诗人实在太多:祝凤鸣、杨键、沈天鸿、余怒、李云、陈巨飞、许敏、木叶、何冰凌……歌咏时代,歌咏人民的诗歌集结号、冲锋号已然吹响。

  当下的安徽诗歌创作在中国诗歌界影响较大,而且安徽诗坛的诗歌生态也健康明朗向上。安徽诗歌界积极行动,促进诗歌创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目前有中国桃花潭国际诗歌周、中国紫蓬诗歌节,中国诗歌创作基地也落户安徽紫蓬山。安徽省文联主办的《诗歌月刊》继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报》之后,继续成为诗歌传播的重要阵地,聚集安徽乃至海内外优秀的诗作。民间的刊物或网刊、公众号也为安徽的诗歌推波助澜,雪鹰主持的《安徽诗人》也逐渐彰显了安徽诗歌的创作实力与特色,未来值得关注。有理由相信,安徽诗歌的前景会更加贴近人民,贴近现实、贴近大地,低姿态飞翔。

 

文学评论《理想与诗意——江飞文学评论集》 作者/江飞

  作品简介:

  本论著基于文学史的立场,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当代中国文坛尤其是安徽本土作家(如鲁彦周、石楠、潘军、洪放、胡竹峰等)作品进行了广泛扫描和细致观察,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张扬个体精神、抒写底层情怀、寻找理想诗意、重建精神信仰的内在特性和独特价值。观点突出,学理清晰,个性鲜明,切实践行了“在场”“对话”“求真”的批评观念和方法,体现出一位“80后”批评家为重建文学批评的“文学”本体所做出的努力。

  作品节选:

  酒旗风暖少年狂——胡竹峰散文论

  胡竹峰熟谙“赋比兴”的传统,尤其善于用“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或以甲作家与乙作家相比,或以有形之物比无形之物,均形象妥帖,各得其妙。比如,“从文体上说,鲁迅简练如刀,一刀见血,三拳两脚击倒对手。周作人刚柔如鞭,看起来舒徐自在,鞭力过去,如秋风扫叶”。又如,“汪曾祺是泉眼无声惜细流,一江春水向东流。孙犁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无边落木萧萧下。汪曾祺是纷乱尘世中的清清箫音与缓缓笛声。孙犁则是离群索居时的幽幽埙咽和淡淡琴韵”。如此等等,几乎每篇之中皆有。朱光潜曾说,“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诚哉斯言!借此,我也试有一比:胡竹峰的散文是电影里的文艺片,是绘画里的文人画,是音乐里的抒情民谣,是建筑里的中国园林。

 

文学评论《底层叙述、人民性与文学良知——许春樵长篇小说论》
作者/彭正生

  作品简介:

  许春樵是一位入世色彩浓厚的当代小说家。他的长篇小说以当代社会的历史转折和时代变化为对象,聚焦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喜乐哀愁,呈现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处境,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和当下意识。许春樵以切近体验和主动介入的方式进入小说世界,对底层人物的命运给予凝神注视和深度关切,显示出鲜明的人民性价值立场。在许春樵的长篇小说中,他似乎刻意放大和泛化小人物的精神亮点和优良品性,彰显出知识分子的文学良知。

  作品节选:

  百年中国新文学,以民间、底层为表现对象的人民性叙事在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上主要可分为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以鲁迅为代表的启蒙主义作家倾向于以审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揭示底层社会与民间世界,以沈从文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家则以欣赏、认同和肯定的态度对底层社会与民间世界予以美化。由于时代和文化语境的变化,许春樵长篇小说的人民性既有继承性,也有突破性。许春樵延续了浪漫主义人民性对底层(民间)道德的认同,但削减了它的牧歌似的幻想性,更具有现实性;他改变了启蒙主义人民性对底层(民间)的审判和反思,却保留了它的人道主义的同情态度。《放下武器》中悲悯地写出了作为普通人的郑天良在官场的挣扎,以及人性面对权力和金钱挤压而逐步沦陷的过程;《男人立正》则展示了消费时代卑微人群的生活情态,极大地彰显了底层人物的道德力量;《屋顶上空的爱情》则书写出底层知识分子在商品社会里艰难生存,且顽强抵抗沉沦、守护良知的境遇。在此,许春樵似乎希望“借助于人民性重新唤醒消费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唤醒他们内心中的人道主义同情,唤醒他们作为社会的精英所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