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的跨文化实践
——从歌曲《送别》谈起
栏目:观察
作者:陈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近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海外拓展办公室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外文系澳研中心协办的“中国艺术歌曲的意境与诠释”——北京大学孔子学院中外人文论坛上,来自英国的女中音歌唱家菲比(Phoebe Haines)演唱了三首中国艺术歌曲:《送别》《红豆词》《教我如何不想她》。这三首歌曲,恰好对应了中国近现代的三种文体:《红豆词》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小说里由贾宝玉演唱,这是一首岔曲。岔曲是盛清时期流行的满洲贵族子弟的曲唱艺术。岔曲使用的文本称为子弟书,是非常流畅、典雅的白话文。子弟书是受到昆曲影响,由当时的满洲贵族子弟创造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在民国之后就渐渐衰落了。《送别》出自清末民初的李叔同之手。李叔同以其由才子、革命者到高僧的传奇性的经历而闻名,有多首诗词在中国流传。这首《送别》的文体是歌词,是李叔同依据美国歌曲的曲调填写歌词而成。《教我如何不想她》出自刘半农之手,刘半农是语言学家,他在写这首诗时提倡白话诗,是一位早期白话诗人。这首诗经过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曲,不仅流行一时,而且达成了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给女性找到了一个第三人称,就是“她”。在早期白话诗文里,女性的第三人称没有定名,一般用男性的“他”,鲁迅也使用了方言里的“伊”。这也是新诗与艺术歌曲结盟从而实现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实例,参与了再造中国现代文化的实践。

  这三种文体,呈现了近现代中国的时间序列。这三首作品虽然都是抒情式的作品,我们可以观察到有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一种是用中文给西方歌曲的曲调填词,譬如李叔同的《送别》;另一种是在中文文本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歌曲的形式来谱曲。从创作年代上,可以看到中国艺术歌曲的变化,也就是中文主体的增强,这也是从晚清到民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趋势。虽然在现代中西交流的理论里,“碰撞——回应”之说已被挑战,但具体在中国艺术歌曲里,依然可以体现出这一融合过程。

  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实践中存在着一条途径,就是“创化”,即创造性转化。其中最典型的个案就是李叔同的《送别》。这首歌的来源与变化,已经被叙述了很多次——美国人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被日本人犬童球溪利用其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这首歌曲的歌词被李叔同翻译为中文,此后李叔同又用中文、利用其旋律填写了《送别》的歌词。这一路径不长但曲折,而且跨越了国家与文化的旅程。仅仅是描述,就会让人感觉是一件既小又大的文化事件。说“小”,这只是一首小小的歌曲而已。说“大”,就是它很清晰地描勒了文化的流动与“创化”过程。以下为李叔同将《旅愁》翻译为中文的歌词以及《送别》的歌词的比较——

  《旅愁》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身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故人,高堂会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梦断心。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两首歌词的意思相近,都是抒写别愁,但是呈现的场景不同。虽然都是中国古典的意境,但是前者呈现的是旅舍客愁,可以想象出一个人在异乡旅馆里的孤独之感,后者则是呈现了分别的愁思。如果用《西厢记》来比较,前者可以对应张生在草桥客店里对莺莺的思念,即“草桥惊梦”;后者可以对应张生与莺莺在长亭的送别,即“长亭送别”。

  李叔同在翻译与创作为中文歌词时,用了不同的韵部。翻译的《旅愁》用的是“侵寻韵”,创作的《送别》用的是“干寒韵”。前者内敛,后者豪迈,恰好对应的是两种不同的情境,或者也可以扩大为中国与日本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便是李叔同在跨文化实践里的“创化”之举。

  《送别》诞生之后,有着较长的变化之路。譬如,它长期被当作学堂乐歌的典范,进行教学与演唱;也有人将之改编,用于不同的场景,比如小说《城南旧事》及同名电影。20世纪90年代,它也曾被改编为摇滚乐,成为著名摇滚乐队唐朝乐队的代表曲目之一。《送别》一曲的文化史,既是一首歌曲的创造与传播历史,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遇的历史。

  这三首中国艺术歌曲,虽然现在已被归纳入“高雅艺术”范畴,但是在民国时期却是流行歌曲。当时存在着一批与《送别》《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风格与情调类似的学堂乐歌以及流行歌曲,在早期中国电影里能经常看到这类歌曲的演唱。此外,作为老上海的标志,白光、李香兰、周璇等人演唱的老上海歌曲,也都有类似的风格与情调。或者,这一类中国艺术歌曲的功能与影响,也可以用于现代中国音乐风格的形成,它也是当代中国音乐风格形成的一个源头与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只是讨论了《送别》一曲,诸如《教我如何不想她》《红豆词》这些中国艺术歌曲,也都有不逊于《送别》的文化史。这些交汇为中国艺术歌曲的文化史,可以用于观察与讨论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国艺术歌曲的文化史不仅是跨文化实践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艺术歌曲参与并塑造现代中国的历史。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