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脉 守正创新
共论诗歌创作的湾区经验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湾区的诗歌图景”诗歌论坛现场

  5月8日,由广州市文艺报刊社、广州市作协、广州诗社承办的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新时代湾区的诗歌图景”诗歌论坛举办。

  论坛将传统诗词与新诗融合,邀请关注大湾区诗歌发展的学者、评论家、传统诗家词人和现代诗人代表,共同探讨大湾区诗歌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出席论坛。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在国家战略规划的推动下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学面向世界、联系未来具有特殊意义。他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诗人,能够领风气之先、发时代之先声,发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写出具有史诗品格的诗篇,为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提供新的文学形态。吉狄马加对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提出建议:一是续接中华文化中伟大的诗歌传统,二是持续开展诗歌品牌创建活动,三是大力培养有代表性的诗人,四是让诗歌进入公众生活。

  大湾区诗词承接岭南文脉,发轫于唐宋,形成于明,大盛于清,至近代而更新变化,历时600余年而不衰。“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结合岭南诗派的梳理与传承,专家学者着眼于大湾区诗词文化发展,共同研讨新时代背景下大湾区诗词的守正与创新。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钟振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张海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词学会副会长彭玉平,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赵松元,中华诗教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杨子怡,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邓骏捷,以及诗人、学者代表胡迎建、李舜华、袁锦君、刘驰等围绕大湾区诗词作了主题发言。研讨会由张海鸥主持。

  钟振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诗家词人传承中华诗词文化,“守正”的特点尤为突出,整体的文化水平、文学修养、创作经验皆优长于其他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广州打造“诗词之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是一个很好的文化策略。”张海鸥表示,广州具有这方面的实力,并应该在大湾区诗词文化建设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彭玉平回顾了广州诗词的发展历程,指出广州打造“诗词之都”是一种历史深处的要求,是广州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气质的要求。大湾区的文化禀赋为建设“人文湾区”提供了资源基础,将奏响面向未来、兼容并蓄的文化乐章。

  杨子怡以大湾区诗词创作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为切入点,探讨大湾区诗词的守正与创新。他认为,大湾区经济要继续腾飞,文化必须成为其助翼。

  赵松元指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湾区诗词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整合香港、澳门与珠三角9市的资源,才能将大湾区建设成为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邓骏捷认为,在时代的巨变与文明的碰撞中,使得澳门诗词生发出别样的魅力,这是中国任何一处地域文学都不能取代的。

  作为一个诗歌大省,广东现代诗创作为中国诗歌提供了很多新的概念,比如“民间写作”“中间代”“70后”等已作为诗学现象或命题来研究,整体呈现出多元与多维的发展态势,在技艺和思想、语言维度上表现出不断探索的局面。香港和澳门在现代诗上也有其独特的经验。专家学者针对现代诗创作中对岭南文脉的传承,以及外来文化的交融,共论诗歌创作中的大湾区经验。

  吉狄马加和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杨克,广东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世宾、黄礼孩、方舟,佛山市作协主席张况,香港青年诗人吴燕青,以及诗人、学者代表冯娜、阮雪芳、王威廉等围绕大湾区现代诗作了主题发言。现代诗研讨会由杨克主持。

  世宾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广东在历史开放的惯性和现代化建构过程中,诗歌领域已呈现了一个多元、精神和美学富有创造力的局面。他说,粤港澳大湾区诗人必须有历史感和责任感,才能在固有的诗潮和意识里开拓出一条朝向人类文明的道路,融入到世界诗歌平台中。

  黄礼孩追溯了澳门诗歌的发展源流,分析了生活在澳门这一地域的诗人写作特色。他指出,未来的澳门诗歌需要在时间里浮出水面,澳门诗人更应该眺望大地和大海,为自己的诗歌注入宏大的背景和空间。

  方舟认为,大湾区生态诗歌的兴起,是新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他强调大湾区诗人应有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世界使命感,将对地球生命的、命运的关切纳入自己的写作中。

  张况论述了佛山诗歌的发展现状,他指出佛山诗歌今后要更加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的洪流,抓住新时代发展机遇,用文学作品真切反映佛山现实生活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精彩华章。

  冯娜认为,现代科技展现出的人类智慧和非凡想象力,与诗歌的内质是一致的,大湾区诗人的诗歌中呈现出的多元、复杂的生命经验和对未来的想象力,正是诗歌作为人类存在实证的意义所在。

  阮雪芳坦言,在时代语境中描摹湾区的诗意,凸显湾区的精神,从而实现生命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双向对话,对诗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威廉以诗人姚风、世宾、陈末为例,他认为这三位诗人反映了大湾区诗歌的多重面貌,他们用不同的维度展示了大湾区写作的无限可能。在香港青年诗人吴燕青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诗歌表达,是城市写作群的诗歌表达,具有城市的地域书写,也是城市多状态生机的文学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