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院校
推进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实践
栏目:视线
作者:周龙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族院校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国内民族发展问题而建立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其办学宗旨是服务少数民族,为处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培养人才。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各民族青年人才汇集,有助于推进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传播、深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沃土。基于此,民族院校推进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二者融合中培育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既具备坚实的基础条件,又能调动各方育人力量,借助民族特色美育资源、多样化思政教育模式,形成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体系,凝集育人实效。对民族院校而言,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推进美育与思政融合,不仅是其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其发挥育人实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现实需求。

  优化教育队伍建设,打造综合素养较高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者队伍

  教育者是影响育人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推进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者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认同感及育人技能影响着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进程的推进。所以,民族院校应重视教育者队伍建设,以校内教师为主体,打造专兼结合的育人队伍,引领美育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持续深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此,民族院校应立足校内美育教育者及思政教育者现状,从民族艺术、民族美育层面考察教育者的能力,结合其在日常育人活动中的表现,全方位明确其育人素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以民族院校办学特色、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等内容优化培训体系,为不同类型的教育者提供系统的理念引导和技能锻炼,助力教育者实现育人目标。此外,民族院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师范类院校或艺术类院校引进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美育与思政协同育人的高素质人才,以优化教育者队伍,为融合育人实践提供有效引领,奠定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基础。对教育者而言,应从自身育人实际出发,以民族共同体意识考察自身存在的短板或不足,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相关培训,全面提升自身育人能力,深化自身协同育人理念,高质量引领美育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深入挖掘民族美育蕴含的思政元素,奠定美育与思政融合的内容基础

  民族院校美育中蕴含多样化的思政育人元素,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对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一定要求,而且能从思想观念层面引领院校美育与思政融合的具体实践。立足于此,院校应深入挖掘美育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民族性、艺术性等角度进行思政育人资源选择,关注美育中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和观念导向,以此奠定二者融合的内容基础,并在二者的“同向同行”中形成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助力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校范围内的有效实践。在资源挖掘过程中,民族院校应立足地方实际,以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重要目标,在与相关机构的深度结合中拓展场域,并从民族特色艺术资源入手,提炼美育中的多样艺术价值,以特有的美育资源深化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以多样化的美育形式承载思政育人活动。例如,在“音乐赏析”美育课程中,教育者可选择具有民族性的音乐作品,以歌曲、舞蹈、民族乐器弹唱等形式,在教育者的带领下帮助学生感知民族音乐的特有属性,感悟地域文化特征,激发民族责任感,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强化育人实效。再如,在民族舞蹈作品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重视舞蹈动作和表情神态的意义解读,在表演动作技巧传授的基础上提炼作品的艺术性,在作品解读中展现作品的感染力,在作品情感表达中激发学生的远大理想,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创新美育实践方式,带动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育人氛围,熏陶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更需关注学生主体的文化认同及思想观念。新时代背景下,各类院校应转变育人理念,重视学生参与主体性,通过创新育人实践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在师生充分互动中深化协同育人,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在美育与思政融合及文化熏陶中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民族院校及教育者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此引领美育与思政融合的实践方式设计。这就要求院校及教育者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新时代背景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情实际为导向,并结合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要求,以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培育人才为根本目标,在育人实践中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引领设计出符合学情实际、便于学生深度参与的实践方式,助力美育与思政融合的深入。其次,在育人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应带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例如,教育者可通过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等形式充分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在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中完成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最后,大学生应树立主体自觉意识,在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明确自身作为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人和实践者的地位,在教育者的带领下主动接受价值引领,并在学习生活中养成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传播的良好习惯,为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美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注入活力,进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民族团结良好的氛围。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