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歌谣的社会记忆与当代价值
栏目:视点
作者:坚斌 郝好  来源:中国艺术报

  民间歌谣承载并呈现了特定情境的社会文化,亦是同时期人们的社会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歌谣贯穿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阶段,是中国革命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们保存了革命时代的社会记忆,传承了革命精神,在当时与当代都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和意义。毛巧晖所著《民间歌谣与社会记忆(1919—1949)》一书以反思革命歌谣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为基点,探讨了革命歌谣所呈现的社会记忆及其特殊的时代性,填补了学界关于这段革命时期民间歌谣的研究空白。

  结合时代透析意义,注重挖掘当代价值。毛巧晖在著作中对革命歌谣的分析是将其置于时代语境前提下进行,指出革命歌谣伴随着革命产生、表现革命主题,主要流传于革命根据地,并将歌谣与时代记忆紧密联系,分析革命歌谣在革命年代的起源、发展、意义、作用与艺术特征等。同时,他对革命歌谣的当代价值也作了深入分析。其次,该著作还强调了歌谣对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作用,革命歌谣洋溢着鲜明的党性,与当今社会的历史文化互为镜鉴,革命歌谣颂扬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该著作总结革命歌谣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铸提供情感纽带。

  宏观视野系统研究,微观视角差异阐述。以往关于革命歌谣的研究均局限于某一历史阶段或革命区域,或按革命的不同阶段划分,或按不同革命根据地划分,而《民间歌谣与社会记忆(1919—1949)》从宏观视野对革命歌谣的起源、发展、分类、意义、功能作出了系统论述,有助于全面把握1919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革命歌谣的总体概况,也有助于从宏观视角考察革命歌谣与时代背景以及社会记忆形成的联系,将革命歌谣研究全面化、集中化、系统化,论述了革命歌谣在建构社会记忆维度上的重要效用。此外,此书在第二部分也对革命歌谣按地域划分类别,从地域差异和历史渊源出发,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革命歌谣在内容、主要特征、价值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在该著作第三部分,作者对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歌谣进行个案分析,注重对这些革命歌谣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叙事方式、内容风格、主题表达进行艺术性与革命性的微观剖析。

  艺术学术价值兼顾,历史现代意义勾连。《民间歌谣与社会记忆(1919—1949)》在学术上的价值显而易见,从社会记忆构建这一宏观视角对于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期革命歌谣的分析弥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但同时该著作也兼顾了对革命歌谣艺术价值的挖掘。在个案分析部分,作者通过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映山红》等歌谣的歌词、旋律、音调、曲风的分析,论述了歌谣的艺术性对主题表达的正向意义。在余论部分,作者还额外阐述了革命歌谣在旋律和审美上的音乐成就,指出革命歌谣的旋律呈现出多民族、多地域、多类型的特征,歌谣的音乐语言和音乐技巧的使用坚守人民定位、坚持大众审美。此外,该著作十分注重对歌谣历史渊源的挖掘,在第二部分分析不同革命根据地歌谣的地域特征时,先从地域差异和文化基础着手,深究产生不同根据地歌谣不同特征的地理因素和文化差异;在第三部分个案分析中对每一首歌谣的起源、发展、改版进行了历史考证。此书不仅注重挖掘革命歌谣的历史起源,同时也关注其传承与变化,如作者在第三部分追踪了《十送红军》的现代演绎、考察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传播过程、分析了《南泥湾》精神的现代意义等。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注重对革命歌谣历史渊源的挖掘和其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联结,体现出革命歌谣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在现代依然具有珍贵意义的价值取向。

  《民间歌谣与社会记忆(1919—1949)》的研究视角全面,将革命歌谣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下,考察与社会集体记忆形成之间的联系,并从微观视角对革命歌谣的地域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个案研究论证了革命歌谣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此外,作者不仅兼顾革命歌谣在传承历史记忆方面的价值,也观照了革命歌谣作为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还不忘兼顾其当代价值。革命歌谣不仅可以还原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图景,亦能够使得民众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某一地域和某段历史。因此,革命歌谣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在不断地重新书写和建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