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体》:
充满中国哲学、美学、人情意味的科幻剧
栏目:本期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视剧《三体》剧照

  电视剧《三体》自1月15日起在央视八套播出,并在腾讯视频、咪咕视频同步播出,成为腾讯视频开播热度最快破两万的电视剧,首日热度直接打破其历史最高纪录。在豆瓣平台,有超过30万观众打出8.5的高分。不仅如此,《三体》在海外观众中也收获大量好评。日前,电视剧《三体》研讨会在京召开,主创代表、制播单位代表以及专家学者就该剧如何破圈吸引老中青多个年龄段观众,成为中国科幻剧发展史上重要的节点,畅谈了各自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三体》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科幻剧发展道路。

  忠实于原著,高度还原

  电视剧《三体》改编自中国原创科幻大IP、著名作家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原著小说曾获得世界科幻协会颁发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雨果奖被誉为“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这也是亚洲作品首次获得该奖。可以说,这部小说拥有数量众多的海内外“书粉”,这些“书粉”看到心爱的作品被影视化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否忠实于原著。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认为,该剧忠实于原著、高度还原,充满奇幻想象,又不乏现实观照,有效地将遥不可及的硬核科幻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人间故事,让合理的幻想、严谨的理论与鲜活的现实相互交织融合,秉承了原著对人性、科技和宇宙关系的探讨足迹。剧中处处可见对科学与人性、历史与未来的辩证思考,在“世界很大、人类很渺小”的反思中,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珍贵思想,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魅力和精神价值。

  这部从筹备到播出长达7年之久的电视剧,是如何把小说《三体1》的所有重要情节、人物关系呈现在荧屏上,并做到细节上经得起推敲呢?这与主创团体细致的工作分不开。三体宇宙(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CEO赵骥龙谈道,为了维持整个三体IP开发上的思路和一致表达,出品者一开始就根据原著,编出《三体》工作观手册,让参与创作的团队理解改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设定和规则。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党委副书记、电视剧项目部主任夏晓辉说,主创前后历时7年的筹备,在拍摄及其后期制作中,一次次推倒方案、敲定各个细节,无处不体现出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视频首席执行官、电视剧《三体》总出品人孙忠怀介绍,《三体》在海外权威的影视资料网站(IMDB)上,随着剧集的推进评分节节攀升,最高评分达到9.9分,海外观众也赞叹剧集精致的视觉体验、引人深思的剧情和对原著质感的还原呈现。

  忠实于原著,对演员来说,就是从忠实于剧本开始。演员林永健回忆起他饰演的常伟思审讯叶文洁这场戏,是他和叶文洁的饰演者陈瑾的对手戏。“大部分都是她的词,我坐那儿听,我都看进去了,一是被她的个人魅力所征服,再就是被她台词的魅力所折服。我在现场问,‘陈老师,你怎么背的?’她说:‘没有心思跟你说话,我现在要接着往下演。’演着演着,她突然来了一句,‘对不起导演,停,我刚才肌肉记忆出现了问题’。原来接到剧本那天她就开始背台词,背到了什么程度呢,现场少说了两个字,就感到肌肉记忆不对了。”林永健说。

  科幻落到了现实

  小说《三体》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的质子,描绘了智慧文明对宇宙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常令人畅想宇宙之浩瀚。而电视剧恰恰又让人落回现实生活,让人回味着这部作品与现实各种社会图景的碰撞。该剧编剧田良良选择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认为通过缔造一个可信的情境来“做戏”,能让角色更真实、情感更饱满,观众能够更容易跟剧中的角色产生共情。他说:“虽然这是部科幻作品,但是不悬浮,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指向。剧中的角色也一直有不屈的精神,包括重启纳米实验的汪淼、执着于拯救的申玉菲,以及说‘虫子从来没有被战胜过’的史强,甚至于希望用极端的方式来改变这个世界的叶文洁,最后也给人类留下希望的种子。还有原著中格外耀眼的,实际上是中国人那种内敛、克制和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这些都让这部作品独树一帜,所以在改编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特质呈现出来,让影视化后的《三体》拥有一种民族力量。”

  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科幻世界》主编拉兹认为,剧中对文明、生命的思考,引发很多讨论。科幻作品往往是写科学危害、科学发展带来的灾难,但几乎所有中国科幻作家和科幻从业者都是科学主义者,都是支持和信仰科学的,只有从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文艺工作者才能写得出来,现在这些观点能够通过这部电视剧进行广泛传播,意义非凡。

  作为电视剧《三体》中贯穿始终的人物史强,观众们一开始并不太认可,因为原著中对史强的描写与其扮演者于和伟的中等身材并不太吻合,然而随着剧集的播出,认可并喜欢这一角色的观众越来越多。于和伟十几年前就看了小说《三体》,在听说要拍《三体》时,自荐饰演史强。“史强是一个特别接地气的人物,‘高概念’作品里面需要这样的人物跟观众接轨。”对于大家起初的不认可,他也表示理解,“‘书粉’太爱《三体》了,他们其实是有一些担心。我认为,‘皮相’固然要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的精神内核。”

  表现独特的中国的哲学观和美学风格

  《三体》导演赵磊表示,在创作中要力求找到中国特色的科幻精神。而《三体》最核心探寻的是什么?在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看来,就是两个哲学命题:宇宙是什么和人生是什么。“当我们面对更强大的对手,人应该怎么度过余生?这部作品在恢弘的宇宙尺度上,追问个体存在的价值,关注‘虫子’的未来,我想这既是人类的尊严,也是每个个体可以在时代大变局中的扪心自问。《三体》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在物理上走向太空,在心理上走向世界,这在美学呈现、文学改编和哲学内涵上,都是为中国式的文艺创作道路再添佳作。”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认为,仰望星空不仅仅是情怀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人性问题。“我们的科幻作品要面向世界传播、进入世界观众的视野,没有一流的主题和对一流问题的讨论,是不能吸引世界观众的。剧中的时间是当代、当下,具有‘科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这种‘科幻现实主义’表现在描述历史现实,表现在对人类恶性的批判和反思及探求其解决之道,表现在现实中建立什么样的未来宇宙观,表现在对科技文明和外星文明的灵魂拷问上。”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说,电视剧《三体》具有东方视角、中国表达和东方美学。对于有人提出的剧集的科技含量还要再提高,他认为这恰恰是一种含蓄和克制的表达,是这部剧的精彩之处,也是把剧中体现的合作、包容与冲突进行了平衡,“就像叶文洁回忆自己的孤独和平和,还有宁静、孤寂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宇宙的浩瀚空旷、人类的渺小温情和科幻的冰冷又浪漫。”

  前沿科技加持

  一部科幻影视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影视行业科技水平的加持。作为一部硬科幻作品,电视剧《三体》把原著中倒计时、宇宙闪烁、三体游戏、古筝行动构建得让人信服,是这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业务发展事业群高级副总裁单磊提出,近来各国的竞争和合作越来越多地聚焦于人类活动空间的挑战,一方面大家在进行更多的数字化探索,例如“元宇宙”,同时也是和现实空间更好进行融合,以扩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就是物理空间,追求更广的活动自由,即“星辰大海”。电视剧《三体》恰恰是用数字化的手段,通过大量数字资产的建构,来诠释一个走向“星辰大海”的故事。“剧中大量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影视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单磊说。

  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三体》总制片人白一骢坦言,从资金角度来说,科幻题材影视作品属于高风险、长周期、低回报的项目,导致科幻项目很难形成规模,又缺少工业化发展的土壤,无论是美术造型、特效,还有编剧、导演、摄影等,国内几乎没有经验特别非常丰富的团队。“我们做《三体》,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的时候连石头都摸不到。我们也引入了很多‘笨办法’,才深刻体会到工业化不足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和国外同行的差距。”

  林永健也认为,这对于演员们来讲也是个未知的领域。在拍摄过程中,他曾问导演:“导演,你懂吗?”导演笑一笑说:“林老师,你懂吗?”林永健说:“我不懂,你呢?”导演说:“我也不懂。”林永健又问:“那你为什么要导呢?”导演反问他:“你为什么要演呢?”林永健对此深有感触,“这部剧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但越是这样,越让人充满好奇、充满探索性,也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