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言(一)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学研究十年(2011-2021)

  ●仝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中国舞蹈史十年研究成果突显了经典文本的再版、唯物史观的凸显、多元一体的研究格局、历史声像的再现、审视舞蹈艺术的根本、多元治史的路径六大特征。

  ●张素琴(《当代舞艺术研究》主编、教授)

  中国舞蹈学研究方法论在十年间呈现出三个特点: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的尝试和建构,以较为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对舞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持续探讨,对舞蹈跨学科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与本位坚守。

  ●张延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教授)

  认识论视角下,学界对舞蹈艺术本质属性的探讨呈现出更加自觉的立足舞蹈本体特性,强调专有属性的研究状态,多关注舞蹈艺术的审美属性、文化属性、社会属性。

  ●李馨(北京舞蹈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中国古典舞表演理论在十年间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放在中国传统舞蹈美学原理建构视域下的表演原理研究,也有立足本体视域下的古典舞表演语言建构反思及其人才培养方法探索研究。

  ●张麟(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教授)

  十年舞蹈创作理论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呈现出了“舞蹈编导创作原理及其技法的专门研究”“舞蹈创作过程研究”“创作思想、创作特色研究”“舞蹈创作题材研究”“舞蹈影像等舞蹈交叉实践研究”“民间舞创作研究”“舞剧创作研究”“舞蹈创作的美学研究”八个研究方向的内核性构成。

  ●程思(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副教授)

  十年间,芭蕾舞表演理论在表演基础理论、表演史论、表演编创理论、表演跨学科理论方面的各个核心领域有显著突破。

  ●黄际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教授)

  过去十年,舞蹈教育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构成多元化,理论研究在舞蹈教育本质探讨与舞蹈学科素养层面的探讨中积蓄了新的发展势能,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对于复合型人才类型探索呈现多维化、多元化的局面。

  ●温柔(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舞蹈科学十年研究沿着“向内”和“向外”两个路径不断深化与多元发展。呼应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新文科”、“三大体系”建设的背景,舞蹈科学应朝着“深化”“应用”“拓展”“特色”这四个路径发展。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在新文科背景下,当下的舞蹈批评研究可以分为原发性研究、继发性研究、元研究;写作者和研究者队伍可以分为以记者、专栏作家、公众群体为核心的自发的批评,以学者、教授群体为核心的职业批评,以艺术家、实践者群体为核心的艺术家舞评。

  ●王欣(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2011年至2021年全国舞蹈重要学术会议与论坛的话题设置,始终围绕时代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与任务,呈现出了国内学术共同体逐步搭建、国际影响力及话语权不断扩大、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研究问题与时偕行的重要趋向。

  ●苏娅(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获取“舞蹈”的专业学位博士授予权,厘清“舞蹈”的专业学位博士未来人才培养方向,设置培养目标,提供培养方案,迫在眉睫。

  ●欧建平(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作为舞蹈学研究者,要在共识性认知建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形成自己对舞蹈领域展开学术研究的用词、路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的建构。

 

国际视野下的芭蕾高端人才培养研究

  ●宰万柱(美国伯恩特帕克大学教授)

  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持久的生命力,以及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是亚洲舞者得以在国际舞台蓬勃发展的内驱力。

  ●朱莉·肯特(美国华盛顿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芭蕾舞和所有舞蹈一样,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形式,多样化的剧目使舞者能够以广泛的方式进行交流。

  ●亚历克斯·乌尔苏利亚克(德国约翰克兰科芭蕾舞学校原校长)

  我一边训练指导年轻学生,一边期盼着更多教师愿意学习如何应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以及冥想、瑜伽等一些了解身体的新方法,让艺术家的职业生涯更加长久和光辉。

  ●辛丽丽(上海芭蕾舞团团长)

  芭蕾艺术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在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上有强大的优势,通过芭蕾舞剧创作展现中国的文化和审美,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实现的。

  ●邹罡(广州芭蕾舞团团长兼艺术总监)

  要树立国际化的剧团形象,增强剧团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多种渠道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传递剧团发展情况,使剧团成为海外人才回国的首选之地。

  ●欧鹿(中国香港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

  二十一世纪的芭蕾舞人才应具备创造力、表演力、合作能力、批判性评估、自我反省的技能和知识、健康策略规划六大基本要素。

  ●费波(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

  要培养在面对国际文化交流时能够融会贯通、具备学习和自学意识的人才。因为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求证,有广阔的心胸去接纳和了解外来艺术和文化。

  ●邹之瑞(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教授)

  结合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与芭蕾艺术,产生共情效果,可以更传神地在国际舞台上表现中国蓬勃的民族文化,引导各国观众欣赏和享受“中国印象”。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舞蹈研究

  ●管竞秋(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多媒体制片人)

  在舞蹈电影制作中,镜头的运动通常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镜头与舞者相互作用,共同创造屏幕上的运动。

  ●邝蓝岚(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艺术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人文学科教委主任)

  中国的丝绸之路主题舞剧,不仅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突出了丝路敦煌作为多元文化地理概念在国际语境中的特殊位置,并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魏美玲(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现代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兼中文项目主任)

  我们要思考如何运用身体语汇来讲述种族歧视问题,如何通过舞蹈创造一种跨族群、跨国界的共同体精神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当代舞蹈的跨界创作视野与美学价值建构

  ●王舸(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导)

  情节简洁且主题深刻化的创作是充满挑战的,在构建舞蹈戏剧时应打破常规的戏剧结构,擅于借用多元的艺术文化形式与舞蹈进行结合构成跨界艺术形式。

  ●赵明(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编导)

  中国舞蹈人是最具有使命感和担当挑战的,当创作构想时,有的是从心里面有悟、有感、有表达,从而形成的舞蹈艺术作品。

  ●常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创作应天然无雕琢,自然流露东方气韵与东方思维,而并非硬贴民族化的标签。

  ●隋文静(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女运动员、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冠军)

  花滑不单单只是跳跃、步法、旋转的呈现,还需要与舞蹈艺术结合,大到上半身整体的配合度,小到指尖的延伸。

  ●万素(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教授)

  教育者应破开教育陈旧之边界、整合自身的文化深度、融合时代需求和教育使命,让艺术引领时代精神,开创艺术教育的新样态。

  ●于静(《北京青年报》文艺评论部编辑)

  舞蹈的综合性已经从艺术家个体偶然的艺术探索,发展到了艺术家表达方式的自然和必须,这也体现着舞蹈创作者自身特质的变化,也是他们看待舞台的观念的变化。

  ●温迪·佩隆(美国《舞蹈》杂志前主编)、殷梅(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教授)

  当下舞蹈世界是一个不断扩展变化的状态,舞台创作的定义被不断打破,催生出多维度多方向的前卫创作理念。

  ●彼得·埃科索尔(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川口隆夫的作品《关于大野一雄》和《挥之不去的感觉》的创作思考与创作过程,呈现出当代艺术家对经典的大胆审视与重新解读。

  ●道格拉斯·洛西克夫(纽约城市大学皇后学院教授)

  以全媒介的视角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能,舞蹈叙事也可以跳脱出传统的叙事结构,带给观众更多自我探索的完型空间。

  ●瑞秋·库珀(亚洲文化协会主任)

  在交流与合作中要以更开放、更包容的眼光和角度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在创作时给予充分的尊重,在分享和互鉴中注重其价值和责任,勇于探索、勇于学习、勇于钻研。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张晓梅(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主任、教授)

  话语体系的建立不是为了脱离人民的审美和生活实际去追求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寻找与建立和中国古老的精神相通的一种身体文化,使古今得以延续。

  ●向开明(延边大学教授)

  人才培养四大要素是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的培养模式、有潜质的培养对象和优秀的培养者。

  ●周萍(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必经之路,其中的理论提炼、总结至关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践行守正与创新,即从实践中总结出道理,再用更多的实践去验证它。

  ●田露(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民间舞创作之“和”,应是达到与民间文化之心和、人和、与自然相合的高度。传统文化题材的当代性艺术创作必须在积累中沉淀、在感受里思考、在环境中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