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言(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科技赋能下的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研究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科技引擎带动着艺术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更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

  ●王亦洲(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希望进一步与体育、舞蹈等方面的专家进一步深入合作,不断探索AI赋能运动类课程教育的新范式。

  ●封毅(中央电视总台高级工程师)

  MR、XR是未来的大趋势,舞蹈领域想要去实际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技术并配合5G、AI、虚拟影像,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田湉(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韩珂(北京电影学院讲师)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并非要强烈地向世界证明什么或者为个体而表演,而是为大家而表演,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于博柔(美国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研究员)

  基于当代科技可以构建集动作捕捉、图像、文献等素材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舞蹈数据库,结合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知识图谱,真正使科技为文化与艺术赋能。

  ●米靖(北京体育大学教授)

  科技在营养补充、伤病防治、训练方法优化、训练负荷监控等诸多方面助力体育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科技对体育的支撑作用会越来越强,科技对金牌的贡献率会越来越高。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原创舞剧与新时代文艺批评

  ●胡一峰(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先驱者的探索影响和塑造着当下的文艺体制,中国舞剧的问题也属于体制性和历史性现象。

  ●孙晓霞(《艺术学研究》主编、研究员)

  我国舞剧创作需要充分体现中国的主体性,放下中西与古今对立的断裂式观念,抓牢中国百年以来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体性和一致性,古今结合,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

  ●周莉亚(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

  新媒体作为舞蹈创作与传播的通道和途径之一,并不会影响编导的创作本身,也不会改变编导的创作初衷。新媒体平台传播与剧场艺术创作相互独立,又相互碰撞、互动互联,从而诞生新的创作和观演理念。

  ●慕羽(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空间叙事”等叙事方式与经典叙事学以情节和人物关系为核心的叙事不同,这样的叙事已超越曾经的“经典叙事学”,进入“后经典叙事学”阶段。但后者并不以取代前者为目标,“经典”叙事手法如情感和情节叙事在当代舞剧中也同样得到继承和发展。

  ●韩真(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编导)

  舞台叙事的特点是空间叙事,如何将叙事、“诗性”和空间结合起来,让观众在空间叙事中达到情感共振,这对编导来说更是难题。编导需要迈出自己的舒适圈,突破极限,使空间维度和叙事层面更加多样,使创作获得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

  ●王瑜瑜(《艺术评论》执行主编)

  尽管艺术样式间存在区别和壁垒,但对同样孕育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不同艺术样式,艺术家应注重其文化品格和美学精神的相通之处,在“各美其美”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创造性转化,实现“美美与共”,共同彰显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中华文脉。

  ●佟睿睿(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级编导)

  舞剧编导即使遇到绕不过情节叙事的情况,也可以运用心理空间叙事等方式,发挥舞剧本身的优势。

  ●乔燕冰(《中国艺术报》主任记者)

  自媒体时代,专业评论家需转换话语方式,主动跟进网络文化场域的动态,让评论与大众有效对接,让专业评论提升大众审美,塑造人文精神。

  ●钱鑫(二级编导)

  一线创作者除了关注作品创作的文学性、诗性、剧性、舞蹈语汇以及时事,还要关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寻求新媒体特性跟舞台艺术相契合的角度。

  ●李松睿(《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

  艺术家在“剧”的层面必须在某种框架中做出题材和结构的选择,而在“舞”的层面更接近艺术家个人独特的灵性。

  ●韩业庭(《光明日报》主任记者)

  报纸所刊登的文艺评论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选题以小见大,关注现实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思潮与社会现象。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颁布后舞蹈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舞蹈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方案专题研讨

  ●张巍(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二级教授、“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首席教授)

  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趋势显现,打开了真正聚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政策空间、实践空间、探索空间,为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视、对专业艺术人才培养价值的认可。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高等艺术院校一方面应该视野更宽,敢于在学科内部认知观念上打破狭隘、突破自己、守正创新,使自己所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真正与专业博士人才培养的水准相匹配。另一方面应该提升品质,不断明确舞蹈专业博士人才的招收与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文化认知视野高度与本体认知高度兼备的专业博士人才。

  ●王海洲(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未来艺术专业博士的培养,要以创作高峰作品、培育高峰人才、领军人才为目标,将其与国家与社会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人才的发展现实需求对标,充分发挥顶尖艺术院校的先行先试探索作用,在“术道合一”的新的专业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不断前进。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教授)

  推进艺术专业博士工作最为现实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招生。应该从自身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研究入手,主动寻求并论证这种培养层级的目标。

  ●王伟(北京舞蹈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专业博士学位的设立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的需要。专业博士的培养正是因为其“专业”学位界定属性的存在,决定了培养方式上要针对实际、立足实践、培养其创造性的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田培培(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舞蹈学术型博士应该定论为“学术研究+艺术思维+综合应用型”“高水平学术+艺术+研究能力”的艺术学者;舞蹈专业型博士应该定论为“艺术思维+专业技能+综合实践型”“高水平艺术技能+学理认知”的艺术家。

  ●沈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

  正是“实践”的不断强化,促使着博士可以以实践为“第一现场”寻求解决路径,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研创成果助力,进入一种专业审视与问题洞察的学理分析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其创造性能力。

 

国际视域下的国际标准舞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科体系建构

  ●保罗·基利克(英国黑池舞蹈节业余组拉丁舞冠军)

  中国的国际标准舞不仅是拉丁风格的明珠,更受益于中国文化的滋养,两方面结合才能不断激发潜力、更新自我。

  ●塔琪亚娜·拉维诺维奇(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职业组拉丁舞冠军)

  赛场上需要看到的是选手通过独特的想法与构思打动观众,而并非只是清一色高难度的技术组合。

  ●戈兰·奥洛夫·挪帝克(英国国家舞蹈锦标赛职业拉丁舞冠军)

  国际标准舞编创要立足中国特色,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使中国的国际标准舞作品取得世界性的成功。

  ●李小芬(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国际标准舞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要新、路径要通、方法要行、成果要实,如此才能营造培养国际标准舞人才的国际化环境,使我国国际标准舞的国际影响力再上台阶。

  ●刘芳(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主任、教授)

  国际标准舞专业教学“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顺应美育教育的社会需求。

  ●陈淑民(北京舞蹈学院国际标准舞系拉丁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国际标准舞人要顺应时代要求,用国际标准舞之形式展现中华文化之魂,为国际标准舞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李濛(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既要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又保留其应有的艺术特征,这是国际标准舞“国际化”的出路。

  ●孟艳(北京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双奥”导演)

  专业型与创作型舞蹈人才培养应匹配相对应的师资,注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项菲(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北京舞蹈学院力求以舞蹈艺术助力文化产业发展,传递中国价值观、构建他国对中国文化更为准确的整体性认识,助力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与文化艺术的跨界传播。

  ●卿青(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跨文化研究”指坚持文化流变是相互混杂、相互影响、动态复合而非固定单一的观念,对事实上的多样性与相互渗透持开放态度。

  ●马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中国舞蹈文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要坚守中华立场,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华优秀文化积淀,兼顾国外受众或者中外共性表达。

  ●刘琦(广东现代舞团原艺术总监、团长、一级编导)

  对外交流和作品创作是互动共生的关系。一方面要让创作根植于中国土地,伴随中国飞速发展,在交流和自我审视的状态中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在对外交流中要通过作品展现出来的背后的精神力量,让国外的观众能够了解中国当下的面貌。

  ●景俊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课题研究可以利用舞蹈与其他舞台艺术的相通性,提炼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品质,以更好地实现国家文化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司思(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艺术市场营销与传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跨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当以“内容为王”,东西方文化融合,要考虑文化差距与融合方式。

 

国际视野下的音乐剧研发与创作研究

  ●肯·韦斯曼(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制作人)

  身为创作者和制作人,必须确保自身的创作能够使观众接受并被故事所吸引,同时音乐风格的选择也必须与当下的观众产生联系。

  ●马丁·弗洛尔(德国制片人、Mehr BB娱乐公司艺术总监)

  选择何种音乐剧作品进入市场时,首先看重的是观众群体的构成及其喜爱的作品类型。其次要顺应时代潮流,具备巡回演出的可能性。

  ●刘启薇(美国纽约佩斯大学客座教授)

  为具有情感共鸣的好故事找到好的视听觉呈现方式,是中国音乐剧登上国际舞台的关键。

  ●保罗·哈特(美国百老汇演员总监)

  音乐剧舞台需要掌握多种能力的表演人才,演员掌握的技能越多,得到的机会也就越多。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用理论
和基础理论研究暨前沿动态

  ●闫桢桢(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种审美化、表现性的对民俗传统舞蹈的“译释”路径,要求艺术家有强大的形式能力和丰厚的民俗文化积累,也要有足以把握时代经验的想象力、沟通历史古今的雄心大略与勇于尝试探索的学识胆魄。

  ●付宜玲(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副教授)

  “非遗”舞蹈的传承并不是让其活在一个“旧时光”中,应该使其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适应,转化其传统的艺术形态,为其构建多重的当代身份。

  ●李卿(北京舞蹈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以构筑审美意象为核心,以遵从族群文化规则与禁忌、体现特定族群文化与塑造集体人格为重要原则,从时空力的角度将民俗仪式中的人体动作进行专业化重构,使其成为建构意象世界的基本手段。

  ●胡骁(星海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舞蹈文化不是片面的,需要从多种面向去看待其文化内涵,进行更多维的文化研究。

  ●闫晶(北京舞蹈学院副研究员)、田晶(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当我们探讨中国舞蹈特色发展之路时,依然可以去找寻中日舞蹈之间外在的异动与差异、内在的动机与惯性,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去找寻中国舞蹈的特色之路。

  ●卢慧(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院长、一级演员)

  要将民间舞蹈艺术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行动。

  ●秦丽秋(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副教授)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建设要守正创新、因应时代,与历史对话又顺应时代发展,让更多的年轻人被中国传统民间舞蹈美的能量所感召,使得“传统的美”变得亲切、真实起来。

  ●柳雅青(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教授)

  要保留传统舞蹈特色,在其特色中发展,形成符合民族性、代表性、风格性、训练性、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的“学院派”民族民间舞教材。

  ●郭娇(北京舞蹈学院一级演员)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可以通过传统组合的学习“建认知”,实现对动作背后的“身体-风格”“身体-形象”“身体-情感”之间的双向构建,最终使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互为一体。

  ●崔月梅(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第一教研室主任、教授)

  传统文化的多元、训练体系的多元、时代审美的多元造就了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结构及审美风格的“变”与“不变”,这不仅是每一代建设者之理想与追求的映射,更是一个民族舞蹈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使然。

 

中国当代舞台美术发展的前沿与路径

  ●伊天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艺术创作要让人物生活在属于各自性格成长的空间里,让戏剧情境在熟悉与陌生中创造出新的剧场力量,让传统在当代面向未来。

  ●于海勃(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舞台设计师应对最新发展保持长期的关注与敏锐的观察,勇于试验,不怕失败,始终处于活跃创作的状态。

  ●程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服装设计师)

  文艺工作者应该聚焦人民、聚焦时代,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周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

  要重新认知现代舞台美术,突破传统,寻找精神不走形的创新样态。

  ●孙大庆(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助理、教授)

  新时代教学要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可能,有为有守,应对新科技的挑战。

  ●韩春启(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艺术实践是舞台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艺术院校要加强实践,强化专业技能,将演出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将教学实践扩展到社会演出市场中。

 

观点提炼 邓佑玲 苏心 李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