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古今变迁的一瞬
——非遗纪录片十年回望
栏目:观察
作者:李征  来源:中国艺术报

  非遗纪录片通过对非遗技艺和非遗作品的忠实记录和生动呈现,折射出历史变迁下,人们生活和思想方式的巨变,以及这种变迁中非遗的社会、文化和美学价值,引发当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发展的思考。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非遗纪录片的出现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打开了全新的突破口,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可视化载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拓展了大众认知非遗的边界与渠道。纵观近十年非遗纪录片创作,其发展可以用三个特征来诠释:

  非遗纪录片大量涌现,彰显文化自信

  1905年京剧题材作品《定军山》被誉为我国最早的“准”非遗题材纪录片,1978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山东民间木版年画》现在看来属于早期非遗题材纪录片。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昆曲位列其中。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正式确立。随后,“非遗”概念被广泛传播。以非遗为主要拍摄对象的纪录片开始大量涌现,并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导向、政策支持以及平台搭建三者合力的作用下,中国纪录片迎来大力发展。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非遗纪录片得以高速前进,愈显精品化、多样化趋势。十年来,从《舌尖上的中国》(2012)、《我在故宫修文物》(2016)等“现象级”作品的诞生,到近几年《我在故宫六百年》(2020)、《我是你的瓷儿》(2022)等优秀纪录片作品的呈现,都对非遗进行了不同视角的展现与探索。从数量上看, 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云游非遗·影像展”活动中,展映的近年来非遗纪录片就多达2300余部,用影像带领人们领略了光影中非遗的魅力。

  非遗纪录片用影像构建了一种蕴含在日常生活讲述中的“文化记忆”,通过非遗与影像的交织,呼唤集体记忆,凝聚民族情感,成为记录保存非遗的必要手段和传播传承非遗的重要载体。非遗纪录片的繁荣发展不仅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拓宽了中国文化形象的展示平台与传播路径,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树立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间不断尝试创新,拓展叙事范式

  早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注重以影像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传承体系、技艺技法等,大多采用长镜头,以时间线为主要剪辑手法,追求影片的纪实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与非遗厚重的文化内涵相比,纪录片的触角、深度、厚度尚嫌不足,思想力量尚需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纪录片创作者不断尝试创新,拓展叙事范式,叙事观念开始从单纯记录非遗技艺,到或者展现非遗背后的原生态民间民俗文化,留下珍贵的民族技艺,比如《寻找手艺》(2017)、《了不起的匠人》(2016-2019)等;或注重体味非遗古今变迁中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碰撞。比如, 2022年B站最新制作的非遗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因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有趣的叙述语言,达到近3000万次的播放量,B站评分高达9.8。与以往非遗纪录片注重讲述非遗技艺的科普知识不同,这部纪录片采用了对照的叙事手法,注重捕捉古与今、传统与现代非遗传承人思想的变化以及非遗技艺的变迁。通过对照、对比,在纪录片整体结构中体现非遗古今交替、新老传承所构成的内在对应与观照,试图用镜头语言尽力留下非遗文化古今变迁的一瞬,技艺演变过程的一瞬,新老思想碰撞的一瞬,情感情绪变化的一瞬,从而达到主题的深化与升华,更多地彰显“器物”与“技艺”穿越历史的厚重底蕴与创新转化的当代建构,强化了观众作为记忆与观赏主体的在场感和互动感。

  影像科技融合,多屏交互传播引流年轻受众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电视领域后,极大地拓宽了电视节目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手段,让电视工作者的想象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科技为文艺赋能,让电视艺术焕发出了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在视听语言上,近年来,导演有意识的将影视科技手段探索运用于非遗纪录片创作中,在拍摄制作手法上打开思路,尝试运用无人机航拍、水下摄像、特种摄影、3D制作、虚拟人等多种方法充实纪录片画面语言。比如2022年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非遗鄂尔多斯》中,开篇展示黄河的形态脉络,采用了3D制作技术,以3D制作产生航拍效果,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六百年》主要讲述了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沿革和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老中青古建保护者们代代相传的独特故事。纪录片在第二集中,对故宫古代匠人精巧发明的透风砖进行了介绍,运用3D技术对透风砖的原理进行影视动画的呈现,让观众直观地看到透风砖的作用是什么,感叹于古代匠人的智慧,弥补了历史资料缺失的遗憾。非遗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中,邀请李玉刚和虚拟歌手洛天依合作演唱主题曲《瓷语》,这是将虚拟人应用于非遗纪录片创作的成功尝试,诠释了传统与科技的融合,受到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

  在传播渠道上,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播出,成为第一个全国纪录片平台。央视及各级电视台设置的纪实频道、纪实类栏目是各类纪录片的主要传播阵地。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高新科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多屏交互全媒体传播成为当下传媒艺术的主要生态格局,新媒体开始深度融入纪实内容领域,逐步增加自制纪录片容量,成为纪录片的新主场,在这种传媒业态下,非遗纪录片也开始不断开拓、创新,探寻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破圈”传播。《指尖上的传承》(2015)的推出标志着新媒体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诞生,《了不起的匠人》第一季的播放标志着新媒体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寻找手艺》以更加质朴和开放的形态,极强的趣味性,在B站等网络平台成为热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多屏交互全媒体传播的宣传方式,贴合了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年轻人驻足,有助于拓展受众人群、打破时空界限,使得不同地域的年轻人加入守护非遗的队伍,让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而更加焕发光彩。

  纵观十年来非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理念的创新,还是叙事方式的演进、视听语言的升级,都体现着非遗纪录片创作者在全球化视域下用影视文化建构国家形象做出的探索与实践。非遗纪录片以其纪实与非遗融合的特性,成为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肩负对话文明、沟通思想、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文化使命。通过镜头语言,以独特的叙事手法,记录下古今变迁的一瞬,以及一瞬背后的文化承载,或将成为若干年后的吉光片羽。

(作者单位:北京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