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红了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高洪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种植高粱据说有五千年的历史了,高粱来自何方?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非洲经印度传入中国,一种说法是中国原产。我认可第二种说法,中国原产,为什么呢?因为我的童年记忆伴随着红高粱,我舌头上味蕾的记忆中有高粱米浓厚的味道,还有高粱甜秆赛过甘蔗的一种特殊的北方的甜蜜。小时候,高粱米是东北大地孩子们的主食,大豆高粱更随着《松花江上》这首歌一下子传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一种抵抗外侮的物质寄托。

  高粱米有几种吃法。一种是做成高粱米豆饭,这应该是很不错的食品。第二种是夏天里把高粱米做成水饭,这是东北关东大地上度夏消暑的一种特殊食品。高粱米煮熟之后,放到冰凉的冷水里,捞出来之后一人一碗,面对着“大葱蘸酱,越吃越胖”的东北民谣,暑气便在这种大快朵颐中渐渐消退了。第三种吃法是把高粱米磨成面粉,发酵之后做成高粱米面的贴饼子。这种贴饼子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时常有小商贩挎着食盒沿家沿户地吆喝,应该说,这种吆喝声很能勾起一个小城儿童的馋虫,而高粱米面贴饼子也的确是那个时代非常可口的宵夜。

  高粱就这样在我的童年中扮演一种特殊的角色,在我看来,青纱帐不仅仅是玉米地,更主要的是高粱地。“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这是郭小川诗中所写到的激动人心的诗句,北方的青纱帐应该是以高粱地为主要的物质依托,同时高粱还能提供一种让小朋友们乐不可支的夏季食品——甜秆。“甜秆”两个字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等同于南方的甘蔗,高粱的甜秆是翠绿的、湿润的,用牙齿剥去它坚硬的外皮,咬一口,满嘴香甜,所以我喜欢高粱,甚至崇拜高粱。

  高粱有很多别名,比如“蜀黍、桃黍、荻粱、乌禾” ,很怪的是叫“芦檫”和“茭子”,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名禾”。这都是网络上查到的高粱的别名,其实高粱不需要这么多异彩纷呈的名字,“高粱”两个字足矣了。高,身高的“高”,高大的“高”。粱,“米”字在下面做主体支撑的一个字,“粱”和粮食的“粮”同音不同形,但是高粱米确实味甘性温,和胃消积。我记得在高粱地里捉过蝈蝈,逮过蟋蟀,还吃过高粱病态中的产品——乌米。这其实是它的黑穗病,患这种病的高粱茎节短小,叶片簇生,基部膨大,穗内有黑色的粉末。但是小孩子们每逢见到这样的高粱都如获至宝,摘下来当场开心地吞食,觉得是一种特殊的美味,大起来才知道这是高粱的黑穗病。患病的高粱尚且给童年的孩子们带来莫大的快乐,可见高粱是一种多么友好的植物啊!

  为寻觅高粱,我和一帮朋友在疫情防控期间乘飞机飞到毕节地区的金沙县,金沙县桂花乡产上好的高粱,叫有机红缨子高粱。整个金沙县据说有20万亩的红高粱,产值5个亿,这5个亿的基托是什么呢?是金沙回沙酒,一种仅次于茅台的贵酒。“云烟贵酒美名传,纯酿待客结善缘。金沙走后知摘要,一饮一啄醉先贤。”这是我到金沙之后写的一首小诗。“金沙走后知摘要”中的“摘要”是什么?摘要是金沙酒业一款打造十年的美酒,形如一部书,味如美酒酿。金沙的张总笑着说:“金沙的高粱酒值得一喝,因为它是酱香酒。”“酱香酒和浓香酒、清香酒乃至芝麻香酒有什么区别吗?”“当然有,酱香酒的工艺极其复杂,需要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逐一勾兑成53度的酱香酒,所以酒体丰满、回味绵长、空杯留香。”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金沙,看到了金沙县桂花乡5万亩的红缨子高粱,在乌蒙山的阳光照射下,高粱们摇头晃脑欢迎着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远方客人。一粒高粱,一滴美酒,而有机红缨子高粱还是糯高粱,糯高粱在北方是非常少见的一个品种。从高粱的产地东北走过的我看到云贵高原的红缨子高粱,陡然想起1995年我首次访问金门,印象极深。金门有两大特产:一是金门菜刀;二是金门高粱酒,金门高粱酒在当地有很多品牌,最有名的叫金门陈高,当时的价格远超茅台。金门高粱就是当年驻守金门的胡琏将军从东北大地上引进的种子,东北的高粱长在金门的土地上。最后,由东北高粱酿成的金门美酒让我这个从北方远来的客人品到了特殊的乡韵、乡情,而在贵州,在金沙,我居然产生了同样的感觉。

  关键是陪同的小伙子告诉我们,金门高粱固然好,但是金沙的高粱更加杰出和优秀。他们用高粱和小麦1:1制成的酒已经畅销全国,而且酒糟还有更大的作用,可肥田,可做饲料。他顺口讲起一个小故事,我觉得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童话素材:当酒厂的酒糟置放在外面时,经常有不知名的小鸟过来啄食,这些小鸟吃了酒糟之后,昏昏欲睡地醉倒在路旁,一只又一只,没有人拾捡它们,没有人干扰它们。一两个小时之后,饱食过后的小醉鸟们醒过来拍拍翅膀,飞向了天空,飞向了枝头。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高粱酿造的美酒可以陶醉远方的游人,高粱酿酒剩下的酒糟又可以施恩于大地、动物,甚至枝头的小鸟。

  所以在告别金沙的时候,我即兴写了一首小诗:“高粱红时雅兴浓,秋深携友走乌蒙。疫情难遏诗情远,举杯当贺锦绣程。”这首诗是我由衷的祝福,祝福金沙,祝福桂花乡。而最重要的祝福,我要送给高粱,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高”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