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道:传承、创新、融合的生动演绎
栏目:品味
作者:孙梓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日前在河北雄安新区举行,并颁发第十七届文华奖、第十九届群星奖各门类奖项。其中,由四川省选送的曲艺作品——四川扬琴《蜀道》脱颖而出,斩获群星奖。笔者认为,其成功的秘诀来源于传承、创新、融合的生动演绎。该作品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打造、四川省文化馆专业指导、巴中市文化馆与巴中市巴州区文广旅局共同创演。

  “经典+民间”:探寻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在四川扬琴《蜀道》中,如何描绘蜀道的沧桑巨变,作者思虑万千,从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的《蜀道难》中获得创作灵感。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影响四川发展,甚至形成让人诟病的“盆地意识”。《蜀道》的问世,进一步彰显了“开放包容、崇德尚实”的四川精神和战胜困难、敢斗天险的革命精神。近年来,四川人民在脱贫攻坚、抗震救灾、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锤炼了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

  值得关注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创作者也借鉴了李白另一首《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据说,李白在创作《巴女词》时,也是在去蜀途中,行至巴地,拟民歌之作,自此之后,不断有拟作,表现了李白对民歌的倾心和学习。在《蜀道》之中,作者也善于借助民智民慧。如将流传甚广的网络语言“诗与远方”,被巧妙地运用到台词中。李白(白):“你为何在此? ”巴女(白):“我去寻找诗和远方的浪漫”,让人会心一笑。又如,巴女(唱):“背二哥的脚步声已被风吹散,深深浅浅的叹息消失在从前。看而今船到码头车到站,千万里来去只在转眼间”,也是从流传于川东北一带的《背二歌》中借了民间语言和意象的“东风”,从而使作品既高蹈又接地气,赢得广大观众的好评。

  业界普遍认为,《蜀道》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其先后受邀参加解放军西部战区专题展演、第五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展演、中国国际(上海)旅游交易会文艺展演、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北京)巡礼展演,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古代+今朝”:演绎历史沧桑和今人传奇

  《蜀道》通过“李白”和“现代巴女”的对话实现两个时代的对话,构思新奇,想象大胆。用新时代的浪漫笔触匹配李白的“浪漫主义”,破解了千古蜀道何以难、难在何处,又如何化难为易之谜,做到了古今穿越、万物相通,传唱出从“蜀道难”到“蜀道畅”、从“蜀道穷”到“蜀道富”的古今巨变。

  作品充分发挥四川扬琴独特的“坐地传情”风格,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艺术形式,将历史之路、人文之路转变为致富之路、家国之路的沧桑巨变展现在舞台上。在唱词方面,作者加入了新的元素,从原来对蜀道交通之变上升到时代之变,提升了作品的境界,升华了作品的主题诉求;在音乐上,对音乐进行了重新配器,将原来的大提琴换成了大阮,使音乐保留了四川扬琴的特色,丰富了和声层次;在角色塑造上,让“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定位更加准确,在“李白”与“现代巴女”的对话体系中实现了两个时代的对话,让作品有了较为强烈的矛盾冲突,最后也得到了有效解决;在演唱与演奏上,在赋予主唱角色的时候,让乐队演奏也跟着情绪的变化而起伏,达到了和谐统一。作品通过古今对话,热情讴歌祖国的伟大变化,深情礼赞“治蜀兴川”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独创+群演”:“专”“群”结合中取长补短

  《蜀道》之所以具有浓浓的“时代性”“烟火气”“人情味”,正是充分发挥和融合专业作家和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的蓬勃力量诞生的好作品。词作者秦渊是专业作家,有着成熟的艺术考量和独到眼光,他精准地选择“蜀道”说事,正是基于当代性、思想性、艺术性的综合研判。曲作者向胜长期扎根基层,在创作过程中查阅了四川扬琴大量的传统曲目,学习研究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声腔音乐的特点,以及其伴奏方法等,深入思考如何才能准确地刻画出《蜀道》中所描述的“李白”“现代巴女”的人物形象。正是秦、向二人的珠联璧合,才有作品的艺术定型和价值导向。主唱夏铭锺、杨娜以及12名演奏员全部来自基层文化一线,这些演奏员,还充当合唱角色。可以说,在排练、打磨的过程中,他们“专”“群”结合,取长补短,相互补台,很多人都成了“土专家”。

  借助群星奖这个平台,把群文艺术跟广大群众结合起来,让群文艺术走进老百姓,实现了文化惠民,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正所谓“人间烟火,群星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