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培文艺评论沃土 发掘新锐评论人才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浙江衢州举办
栏目:公告
  来源:中国艺术报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开班式现场

  钱江源头探寻文化基因,南孔圣地品味宋韵儒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2022年7月6日至12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衢州市文联承办,衢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协办的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在浙江衢州成功举办。

  新锐班以“守正道走大道,增强文艺评论朝气锐气”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加强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文艺评论新锐力量,推动文艺评论繁荣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文艺评论新锐学员参加了培训。开班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夏潮出席并讲话;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童颖骏,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吴德生致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沈勇,衢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颜雪高等出席。开班式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主持。

  新锐班邀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傅谨,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鸣奋,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尖,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志强等专家学者授课。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除开展六次专家授课外,还安排了破冰交流、小组讨论、学员论坛、汇报发言、现场教学等系列活动。

  文艺评论既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党领导文艺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本届新锐班着眼于文艺评论事业的接续发展,着眼于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健康成长,着力强化政治站位,突出正确方向引领,并将其贯穿于开班动员、课程设置、交流研讨、结业总结等各个环节。课程充实紧凑、内容精彩丰富,六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聚焦理论评论前沿进行主题授课。既有宏观的政治思想指导,又有中观的文艺评论方法,还有微观的具体门类评论实践,形成了一套立体式、全方位的文艺评论理论课程。

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专题研修班合影

  本次培训班还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员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80%来自高等院校,其余来自文艺研究机构和相关文化企业。学员总体学术素养较高,以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为主。为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本次培训在专家学者课堂授课和论坛研讨的基础上,安排了系列现场调研和评论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员前往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等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参观根雕民艺展、乡村美术馆等,感受民间文艺、农民画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与艺术乡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繁荣发展。还举行了新锐文艺评论家与衢州文艺工作者结对签约仪式,五位来自文学、美术、书法、影视等艺术门类的学员和当地五位乡村艺术家签约结对。在结对周期内,新锐班学员将与地方艺术家进行全方位交流互动,助力衢州打造文化文明双高地建设,同时也为文艺评论和创作实践积累素材、汲取养分。此外,学员现场观摩点评江山市大陈村村歌音乐剧《大陈见面》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诠释与现代传承,现场交流气氛活跃,展现出青年评论人才深入作品现场的精神风貌,彰显文艺评论的实践品格。

  学员普遍表示,新锐班的课程设置点面兼顾,既有思想政治理论指导,又有文艺评论专题辅导,在多学科课程交汇与对话中,探索了关于文艺评论的现实性与学理性、前沿性与基础性、贯通古今和融汇中西等问题,推动文艺评论理论研究走向纵深。衢州历史悠久、文化气氛浓厚,为新锐班的研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人充分感受到了“南孔圣地”的独特魅力。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青年文艺评论人才是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生力军。培养青年评论人才,是构建可持续发展良好文艺评论生态的关键,也是推动文艺评论事业蓬勃发展的保障。中国评协、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将持续关注、跟踪学员发展,利用报刊网站、新媒体平台等方式,为新锐班学员发展创造条件。同时继续开展新锐班、骨干班、领军班等多层次文艺评论人才专题培训活动,加强对青年文艺评论人才的扶持力度,培养发现、团结联络一批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评论人才,造就适应新时代文艺事业发展需要的评论名家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