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授课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
基本内涵和美学特征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艺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指导新时代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总方针和总要求。广大学员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和新表述、新观点、新要求,以便更加全面准确理解和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三大根本问题:一是回答为什么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五个明确,即明确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方位、发展道路以及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责任。二是回答繁荣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五个要求,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坚持守正创新,勇攀艺术高峰”“追求德艺双馨,营造天朗气清行业风气”“坚守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坚守艺术初心”。三是怎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艺理论建设、加强文艺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征。一是“劳动创造美”的本质观。坚持“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基本观念,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根本创作路径。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三是“照亮生活”的审美观。“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 ”四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艺术观。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信仰,是实现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前提。没有信仰,就无从审美。信仰能够唤起人们的道德情感,起到预设心理、启动开关、铺垫通道的重要作用。

 

文艺批评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傅 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

  一篇有影响力的文艺评论文章,大致包括简介、阐释、分享与评价等部分。简介是评论者个人对作品本体的理解和概括,是文艺评论的必要部分。阐释就是要阐发出作品的意义和内涵,把作品中朦朦胧胧的部分说得明明白白,是文艺评论家的基本功。分享是通过文艺评论家个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的分享引领大众提升自我审美,是文艺评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是文艺评论最为重要、也最困难的部分,是文艺评论的核心和点睛之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允,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文艺评论家要对文艺作品作出好的评价,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评价视野,在更为广阔的空间、时间维度上对文艺作品作出相应的评价。文艺评论应当找准时代、类型与民族三个坐标。审美扁平时代,互联网将世界压平,每个人都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地方的区隔不复存在,多元的文艺形式和更多的优秀作品被准入,文艺评论家局限于自己狭隘的地方视角,其评价定然是无意义的。文艺评论家也要找准类型的坐标,不同类型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只有同一个类型内部才具有可比性。要把评论的文艺作品摆放到相应的艺术类型和行业基本框架中进行比较与评价。民族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民族这个坐标尤为重要。各个民族的艺术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脉络,这些文化脉络具有着各自独立的价值。因此,全世界的艺术不能够用同一标准进行衡量。西方艺术理论、艺术规律是从西方的艺术经验里面总结出来的,未必具备世界性。要重视中国艺术经验、艺术理论,尤其是中国的戏剧理论,以中国的审美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深挖、提炼、提升和总结,如此才可以加入世界艺术的大格局,才可以与世界进行平等对话。

 

科幻语境与文艺评论的创新性

黄鸣奋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

  语境是围绕特定事件并为该事件的适当解释提供资源的解读框架,文艺创作语境具有憧憬性、虚构性、创造性的特征。而文艺评论的语境与日常语境和文艺创作语境都有区别,它的主要特征是共情性、议题性和独创性,在具体的语境中明确文艺评论的定位,是开展文艺评论实践的前提。

  文艺评论不仅要考虑语境,还要考虑语体和语域。语境是语篇产生的环境;语体是构成语篇的语言形式;语域是语言的使用领域;语篇则是语言运用与语言交际的实例,体现特定的语体和语域。这几个概念紧密联系,在进行文艺评论的时候要对具体的语境、语体、语域有所把握,才能打磨出合适的语篇,体现文艺评论的当行本色。

  在传播学视野下,科幻语境的构成包含三大层面、九个要素。因为评论的客体可以分为人、物、事三类,评论语境就有了社会、产品和运营三个层面,而科幻语境以科技为参照系放飞想象,故其各层面和要素均围绕科技展开。

  科幻电影是面向未来、思考未来、迎接未来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为适应评论对象的特征,科幻电影评论也应当从传统的文艺评论语境中切换出来,以全新的角度推动创新,凸显个性。具体而言,科幻电影评论包含三个主要角度:一是“物理相资”的科技角度,二是“虚实相济”的艺术角度,三是“异同相生”的文化角度。除了这三个视角,实现科幻电影评论创新,当然还可以采用更多的视角。比如,在社会历史视角下,“乡村科幻”成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乡村科幻如果能够兴起,对于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科幻发展、科普教育公平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一个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新

王杰
浙江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作为历史悠久、善于通过审美认同实现国家认同建构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通过其独特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表达机制凝练出中华美学精神,使之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新石器时代即确立的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与以工业文明为主体的欧洲现代社会相遇,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式文艺现代化和中国的审美现代性形成独特品质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情感结构的先锋性促成了艺术创作的先锋性,而艺术创作的先锋性又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先导。光未然和冼星海在以《黄河大合唱》为代表的音乐创作中,在大合唱的中国化、民族化方面不断探索,同时对中国民歌和民族音乐形式进行现代化改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新的艺术形式的先锋性艺术作品。在延安时期,新文艺运动和新的审美追求是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中仍有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改编”或“革新”而再创造,从而将“最先进的思想”与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实现新的结合,形成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形式。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仅仅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这样的文艺现象在延安时期大量存在。通过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形式,包括新的情感结构以及“改变世界”的愿望和意志等等都得以以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胸中块垒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新的艺术形式中得以“对象化”,从而创造出新的经典作品,而且持续产生深刻的影响。

 

影像的优势和中国影视剧的问题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影像相对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拥有独特的优势。例如,格里菲斯提出“电影能表现风吹过树”,戈达尔表示“只有电影能同时表现火车进站和下雨”,维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借由电影,“过去的事情可以展现,距离可以消除”。以谢尔盖·爱森斯坦的《总路线》(1929)、比利·怀尔德的《七年之痒》(1955)、格里高利·丘赫莱依的《士兵之歌》(1959)等经典电影为例,电影拍摄的要素和重点大量体现在镜头、角度和明暗、场面调度、运动和剪辑、声音和形象等几个方面,拍摄过程中某一方面技巧和态度的不同会形成不一样的影像风格。

  比较一下国产影视剧与英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作品,谁都能发现,中国影视剧应及时更新形式和语法。以当下中国影视界最为流行的青春电影为例,参照影史上最著名的青春片《罗马假日》,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小时代”电影,“前任”电影,不仅格调陈腐,而且视听语言极其单调乏味。电影创作的无门槛是当代电影乱象的一个征兆,“流量至上”的年代,一方面,有的电影越来越俯就情智双低的闹剧,大量非专业人士对这个行业的踩踏也相当肆意;另一方面,“以流量明星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使得“镜头追着明星走”,进一步强化了电影语言和形式的贫穷。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对这种唯资本、唯流量的现象进行整治,我们也期待电影能够早日恢复其应有的专业性。

 

文艺批评的三种方式

周志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批评”(批判,kritik)一词来自康德,指的是对知识的判断和对德行的分析等。批评在汉语的日常语境中往往是贬义的,但是在“文艺批评”的语境下,它一般指辨析具有价值的内容,也就是说,批评的重点是解析和分类。这里批评虽然是中性的,但和评价(comments)也有所区别,后者指的则是对作品本身进行讨论,对其价值问题的评估。

  一、辞章与修辞解析。汉字作为一种“方块字”,可以组合成对仗,并在声音之高下、句子之长短中,形成回环往复、流转有韵的魅力。因此,做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便是在汉语形象、言简义丰、草蛇灰线、虚实相生的修辞中细读领悟,发掘表象背后的内涵。

  二、考据与感悟评论。在文学批评中,我们要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态度阅读文学作品,感悟心灵之间的“对话”,激活庸常生活里不一样的体验。要品读文学艺术的魅力,尤其是汉语的形象、韵律、多义与陌生化的魅力,通过总结文本创作的特性,贴近写作者的意识,评价其得失优劣。要结合其特定的现实政治诉求或文化逻辑,评价一个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功能。

  三、义理与哲学阐释。文学作品自身所蕴含的意义往往比作者想要表达的更为丰富复杂。因此,领悟并释放出作品内部被压抑的各种意义乃是文学阅读的极大乐趣。有些作品常常被误读,这就需要发挥批评的想象力,去“拯救”和挖掘作品最富有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内涵。还有很多作品,作者所设置的主题往往没有魅力,甚至有“格言化”的可能,这就需要通过阐释来重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伟大的作品往往不是现实的“反映”,反而是对现实的强烈批判。今天最好的小说,往往不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是呈现出一种“寓言”式的现实主义。“寓言现实主义”的作品总是具有“多异性”的时刻,即多种悖论并存的时刻,使任何解释和理由都无力的时刻,比如《红楼梦》中的“黛玉之死”。